项目序号:857 |
项目编号:Ⅶ-81 |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
类别:传统美术 |
所属地区:内蒙古自治区 |
类型:扩展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左旗 |
保护单位:苏尼特左旗文体旅游事业发展中心 |
苏尼特蒙古族刺绣流布于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起源于匈奴时期,在13世纪得到发展。苏尼特部落是成吉思汗的文武大臣吉鲁根巴特尔的后裔,其毡绣别具风格。
毡绣绣制首先从制毡开始。制毡大都在夏末秋初进行。要选择一块平坦的草地,把样毡铺好后,开始絮毛。絮好后用温水掸湿掸透。然后把絮好羊毛的样毡卷在一根木棍上,外面包裹起来,两头缝死,木棍两端套上圆环,上面拴好牵引的绳索,牵引滚动。滚动八九里路毡子即可压实成型。回来后,剥去样毡,再反复挤压,这样毡子就会越发厚实。毡绣还需要驼绒线。毡绣图案包括吉祥图案、花纹图案、五畜图案、鲜花飞鸟等。毡绣工艺品的种类有蒙古包门、毡包帡幪、马鞍屉、毡靴(毡袜)、坐垫、各种绣花毡囊、拾羔袋、驼鞍等。苏尼特蒙古族刺绣是在游牧生活中产生的刺绣艺术,它的题材、内容、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等都充分地展现了游牧民族的生活生产特色,具有浓厚的苏尼特地区草原文化气息。
该项目在苏尼特部落的蒙古族妇女群体世代相传,多是在家族内由母亲传授给女儿。随着传统畜牧业转型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当地通过举办培训、比赛和展览展示活动,进一步丰富传承群体,扩大传播范围。
苏尼特蒙古族刺绣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反映了当地蒙古族民众的信仰、价值理念与生活习俗,是苏尼特部落蒙古族妇女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民族和地域文化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具有艺术、审美、社会和文化价值。
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民族 | 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05-2696 |
姓名 孟根其其格 |
性别 女 |
出生日期 |
民族 蒙古族 |
类别 传统美术 |
项目编号 Ⅶ-81 |
项目名称 蒙古族刺绣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左旗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类型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Ⅶ-81 |
项目名称 蒙古族刺绣(图什业图刺绣)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 |
编号 Ⅶ-81 |
项目名称 蒙古族刺绣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湖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