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390 |
项目编号:Ⅷ-40 |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
类别:传统技艺 |
所属地区:福建省 |
类型:扩展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宁德市 |
保护单位:福建盈盛号金银饰品有限公司 |
宁德畲族银器锻制技艺是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传统的、以“操、凿、起、解、披”五大技法为核心的银器制作技艺。这一工艺源自福建省宁德市,主要流布于宁德市的蕉城区、霞浦县、柘荣县,以及厦门市、泉州市等地区。
畲族民间银饰制作技艺以畲银打造为主,并融合汉族金银匠的风格,其制品包括头饰、发饰、服饰、带饰、手镯、脚镯、儿童什锦铃、餐具、酒具、茶具、摆件等。宁德畲族银器锻制技艺制作过程繁复,以浇铸成型、錾刻细部式为例,其工序涉及熔银、倒条、打型、切料、锤揲、雕刻、焊接、煮银、清洗等环节。这一技艺除了保留传统的制作技法,还融汇“圆雕、镂空雕、浮雕、平雕”四种工艺,在焊接、镶嵌、点翠、珐琅等工艺技术上都有特别之处。宁德畲族银器锻制技艺讲究玲珑典雅,主要体现在浇铸成形,錾刻细部;锤錾为主,錾刻、镌镂为辅;无缝焊接;与花丝工艺和镶嵌点翠或珐琅相融合;传统的刮光和煮银泡洗技术等方面。
宁德蕉城是闽东畲族的主要居住地之一,其畲族银饰传统技艺可追溯到唐末五代王审知入闽,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盈盛号”传统银器制作有案可查的历史已有147年,历经几代传承至今。据福安市下白石大获村《林氏族谱》载,清同治年间,林大金采用祖传技艺打造畲银,后创办“盈盛号”。
银器与畲族生活紧密相关,“三月三”、赶墟赶场、祭祠盛典、婚丧嫁娶等节庆活动,都与银器密不可分。银器是畲族人民展示家庭、家族世代拥有财富的象征之一,是女性身份、地位、美貌的重要体现。宁德畲族银器锻制技艺作为畲族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社会文化价值。
编号 | 项目名称 | 类型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Ⅷ-40 |
项目名称 银饰锻制技艺(鹤庆银器锻制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云南省鹤庆县 |
编号 Ⅷ-40 |
项目名称 银饰锻制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贵州省台江县 |
编号 Ⅷ-40 |
项目名称 银饰锻制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贵州省剑河县 |
编号 Ⅷ-40 |
项目名称 银饰锻制技艺(畲族银器制作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福建省福安市 |
编号 Ⅷ-40 |
项目名称 银饰制作技艺(苗族银饰制作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贵州省黄平县 |
编号 Ⅷ-40 |
项目名称 银饰制作技艺(彝族银饰制作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布拖县 |
编号 Ⅷ-40 |
项目名称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贵州省雷山县 |
编号 Ⅷ-40 |
项目名称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南省凤凰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