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传统棉纺织技艺(威县土布纺织技艺) 
项目序号:883
项目编号:Ⅷ-100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传统技艺
所属地区:河北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威县
保护单位:威县老纺车粗布制品有限公司

威县土布纺织技艺是以棉花为原材料,通过多道工序手工纺织成带有规律经向条纹土布的传统手工艺。威县土布纺织技艺广泛流布于河北省威县境内各乡村,及周边广宗、邢台、南宫各县,影响达邯郸市及各县以及相邻的清河县。

威县土布做工精细,品种多样,纺织纹样、图案非常丰富,包涵喜庆、吉祥、富贵的寓意。威县土布纺织技艺工序繁杂,包括搓花结、纺线、打线、浆线、染线、络线、掏缯、闯杼、绑机、织布等。这些工序涵盖了从原材料准备到成品织造的全过程,体现了威县土布纺织技艺的复杂性和精细性。威县土布纺织技艺的特征在于,土布颜色仅有白、黑、蓝、黄、绿颜色,很少用大红大紫,地域特色非常突出,极具观赏性和实用性。

威县土布纺织技艺约有700余年的历史,皆为家族世代相传,传承方式为口传心授。据县志记载,威县植棉历史悠久,元末明初,棉花种植传入河北,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曾在县治东北七十里寺庄集建便民(棉)仓一所,可见那时棉花种植已成规模。明嘉靖年间,威县棉花种植面积已达1616亩,1923年达到30多万亩。威县官地村织机400余架,日产土布800多匹,丁家寨织机800余架,日产土布1600余匹,布匹主要销至山西太原、平遥和河北张家口、蔚州等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威县作为华北平原重要棉花产区、河北省第一植棉大县、全国优质棉基地,传统土布纺织技艺保留非常普遍,全县有4万余名妇女从事土布纺织,大量手工织布机流布于各家各户。近年来,威县土布以天然原料制作受到人们青睐,这一技艺走向复兴。

威县土布纺织技艺承载了元末明初以来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承载了民间技艺与民俗等重要文化信息,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对研究中国纺织技术的发展脉络,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5-2798
姓名
陈爱国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技艺
项目编号
Ⅷ-100
项目名称
传统棉纺织技艺(威县土布纺织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威县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Ⅷ-100
项目名称
传统棉纺织技艺(枣阳粗布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
编号
Ⅷ-100
项目名称
传统棉纺织技艺(惠畅土布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
编号
Ⅷ-100
项目名称
传统棉纺织技艺(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德昌县 
编号
Ⅷ-100
项目名称
传统棉纺织技艺(维吾尔族帕拉孜纺织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
编号
Ⅷ-100
项目名称
传统棉纺织技艺(余姚土布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余姚市
编号
Ⅷ-100
项目名称
传统棉纺织技艺(南通色织土布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
编号
Ⅷ-100
项目名称
传统棉纺织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县
编号
Ⅷ-100
项目名称
传统棉纺织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魏县
编号
Ⅷ-100
项目名称
传统棉纺织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肥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