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883 |
项目编号:Ⅷ-100 |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
类别:传统技艺 |
所属地区:湖北省 |
类型:扩展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 |
保护单位:枣阳市文化馆 |
枣阳粗布制作技艺是流传在湖北省枣阳市及其周边地区的传统棉纺织技艺。枣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南临江汉平原,属丘陵岗地,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湿冬干,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无论是地理环境、土壤特点还是气候条件都适宜种植棉花,所产棉花纤维长、韧性强,为枣阳手工粗布提供了优质而充足的原材料。
用枣阳粗布制作技艺制作的手工粗布又称“老棉布”“老土布”“手织布”“家机布”等,以当地优质棉花为原材料,采用木质脚踏织布机纺织而成。生产流程主要有轧花、弹花、搓棉条、纺线、拐线、染线、浆线、倒筒、牵经、穿扣、穿纵、再次穿扣、上机、制梭心、织布、了机修布、染布等17道工序。纺织过程全由手工操作,通过织女手脚轻重的协调来控制布匹的稀与密,利用经纬色线织出各种图案。产品采用纯棉材料纺织,具有质地柔软、手感厚实、爽身舒适的特点,而且环保健康、美观耐用,不褪色、不起球、耐水洗、不起静电。色泽饱满艳丽,图案变化多端,花色简洁明快,风格独特豪放。
枣阳纺线织布的传统历史悠久,在枣阳市鹿头镇发掘的距今约6200多年的雕龙碑遗址中就出土有陶制纺轮。枣阳土布纺织器具均由当地工匠自制,其技艺主要通过家族传承,至今已经历5代人100多年。如今,枣阳文化馆、枣阳汉城、武汉市武昌区、洪山区等地相继开办了4个枣阳粗布制作技艺传习所,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武汉纺织大学设立了高校工作室及产学研基地,同时面向社会免费培训,受益者达3000余人。
枣阳粗布制作技艺是中国农耕文明的产物,依靠历代传承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在历史长河中被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对研究我国纺织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每道工序都倾注了织女们的艺术构思和思想情感,通过经纬线千变万化的交织,变幻出绚丽多彩的花色图案,体现出明快、浪漫的特色,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编号 | 项目名称 | 类型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Ⅷ-100 |
项目名称 传统棉纺织技艺(惠畅土布制作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 |
编号 Ⅷ-100 |
项目名称 传统棉纺织技艺(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德昌县 |
编号 Ⅷ-100 |
项目名称 传统棉纺织技艺(威县土布纺织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威县 |
编号 Ⅷ-100 |
项目名称 传统棉纺织技艺(维吾尔族帕拉孜纺织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 |
编号 Ⅷ-100 |
项目名称 传统棉纺织技艺(余姚土布制作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余姚市 |
编号 Ⅷ-100 |
项目名称 传统棉纺织技艺(南通色织土布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 |
编号 Ⅷ-100 |
项目名称 传统棉纺织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县 |
编号 Ⅷ-100 |
项目名称 传统棉纺织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魏县 |
编号 Ⅷ-100 |
项目名称 传统棉纺织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肥乡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