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1   星期四   农历四月初四   谷雨 谷雨
砚台制作技艺(松花石砚制作技艺) 
项目序号:916
项目编号:Ⅷ-133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传统技艺
所属地区:辽宁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本溪市 
保护单位:本溪市文化事业发展服务中心

松花石砚制作技艺是以关东松花石为原料,融合传统“宫作法”,注重色彩运用与自然形态保留的一种传统砚台制作技艺,目前流布于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溪湖区、南芬区、桓仁满族自治县等地。

松花石砚材质温润如玉,质坚而细,滑不拒墨,涩不滞笔,其颜色为绿色,紫绿相间,紫色、黄色或交错或层叠。松花石砚在清康熙年间一度由造办处承旨琢制,形制以长方形为主,乾隆朝则椭圆形砚较多,其制式要求延续至今。松花石砚制作技艺的工艺流程主要有选石、器形、雕技、纹饰、砚铭等。一般选择石色温润纯净的绿松花石,石盒为紫绿相间或黄色松花石,器形为长方、椭圆,雕刻以浅雕、深雕、镂空等技法,用刀走线须圆润,张力内敛,纹饰以上古鼎彝图案为主,余为福、禄、寿、喜、吉祥等。本溪松花石砚制作工艺与其他民间砚种有较大区别,其特有之处在于使用“宫作法”,即宫廷制砚的系统方法。

明永乐年间至1912年,本溪桥头镇一直是东北的民间制砚地,其民间制砚作品曾称“桥头砚”“辽砚”“本溪湖石砚”等。据考证,清宫御用松花石砚始制于清康熙二十八年,由康熙帝创制,并撰《制砚说》。乾隆朝《西清砚谱》记载:松花石砚“色绿光润细腻,品埒端歙。自康熙年至今,取为砚材,以进御者”。本溪松花石砚第一代传人陈广庆原是清宫造办处御用砚雕匠人,溥仪逊位后,为谋生计,到桥头镇以制砚为生,此后以师带徒世代相传,至今已历四代。据《本溪市志》记载,1929年,本溪石砚曾参加中国杭州博览会并获一等奖。

松花石砚制作技艺融合自然与艺术,承载历史文脉,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瑰宝,还体现了匠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与精湛技艺的结合,承载着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与文化研究价值。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Ⅷ-133
项目名称
砚台制作技艺(思州石砚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
编号
Ⅷ-133
项目名称
砚台制作技艺(石城砚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
编号
Ⅷ-133
项目名称
砚台制作技艺(修水贡砚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编号
Ⅷ-133
项目名称
砚台制作技艺(潭柘紫石砚雕刻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北京市门头沟区
编号
Ⅷ-133
项目名称
砚台制作技艺(贺兰砚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编号
Ⅷ-133
项目名称
砚台制作技艺(洮砚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甘肃省卓尼县
编号
Ⅷ-133
项目名称
砚台制作技艺(洮砚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甘肃省岷县
编号
Ⅷ-133
项目名称
砚台制作技艺(澄泥砚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新绛县
编号
Ⅷ-133
项目名称
砚台制作技艺(易水砚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