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豆腐传统制作技艺 
项目序号:1346
项目编号:Ⅷ-232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传统技艺
所属地区:安徽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淮南市
保护单位:淮南市八公山豆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豆腐传统制作技艺是通过精选黄豆、磨浆、煮浆、点卤、压制等工序制作豆腐的古老手工技艺,广泛流布于全球华人地区。

安徽省淮南市古为汉淮南国属地,历史名山——八公山横亘市境,千里淮河穿城而过。八公山相传是中国豆腐的发源地之一。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八公山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山中的72道泉水,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山中所产石膏,是早期豆腐生产不可或缺的凝固剂;大河湾盛产优质黄豆。

淮南市八公山豆腐制作技艺包括选料、浸泡、磨碎、分离、煮浆、点卤、成型等工序,生产工具有紫砂石磨、细纱晃单、土灶铁锅、包单、竹筛、成型箱、凝固剂等,主要产品以鲜品为主,包括水豆腐、腐皮、豆干、腐竹、千张、素肉等。其技艺特点体现在以下六方面:一是用料选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淮河黄豆;二是以富含微量矿物质元素的八公山泉水酿造;三是采用紫砂石磨磨浆。四是根据季节、温度不同而决定浸泡时间。五是过滤采用细纱棉布做“晃单”,滤出的浆细腻无渣。六是煮浆用土灶铁锅,严控火候,点浆则采用精心加工的半熟石膏。特有的泡豆去酸、紫砂石磨、细纱晃单、煮浆火候、半熟石膏点浆等加工方法,加上对压制力度、温湿度的控制技术,使八公山豆腐质地细若凝脂,洁白如玉,托于手中不散塌,掷于汤中久煮而不沉;口感细腻柔滑,清鲜绵软,富含微量元素和氨基酸,高蛋白低脂肪,水分充足,易于消化,具有较高的养生价值。

八公山至今仍流传着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的传说。刘安在炼丹中无意间的发明,是原始饮食科技的见证。豆腐制作技艺影响了世界传统饮食结构,为人类饮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八公山豆腐制作技艺的产品种类繁多,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美食的追求,也体现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5-2906
姓名
杨舜天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技艺
项目编号
Ⅷ-232
项目名称
豆腐传统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安徽省淮南市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Ⅷ-232
项目名称
豆腐传统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
编号
Ⅷ-232
项目名称
豆腐传统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安徽省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