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针灸(杨继洲针灸)
项目序号:444
项目编号:Ⅸ-5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传统医药
所属地区:浙江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衢州市
保护单位:衢州市中医医院

杨继洲针灸发源于浙江省衢州市,历经四百年,形成了完整的理论和疗法体系。在世代传承过程中,杨继洲针灸从衢州逐渐流传到杭州、金华、绍兴等地,而后向南由福建南平、建宁等地区传到广东;向北流传到黑龙江;向西北流传到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向西南流传到四川。

杨继洲针灸以独创的操作手法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其思想体系,临证涵盖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杨继洲针灸的学术思想为崇尚经典、勤求古训,重视辨证、灵活施治,重视针刺补泻、强调手法,治病求本、重视脾胃,重视经络、善用奇穴,针药并重、医术全面;认为针药之道在于运用阴阳,倡导天人相互协调,阐发对宇宙间生死、寿夭、永暂、阴阳等对立统一的朴素辩证观点。该针灸技法为辨证选经、循经取穴,取穴少而精,讲究手法操作;家传与独创的操作手法有“下手八法”“十二字次第手法”等。

杨继洲(1522—1620年)是浙江衢州六都杨人,既精通针灸技术,又不偏废药物治疗,主张针、灸、药三者并用,各取所长。1601年,杨继洲《针灸大成》问世,该著作总结了明以前我国针灸主要学术经验,其中收载有众多针灸歌赋,重新考定了穴位名称位置,附以全身图和局部图,收录历代针灸操作手法并加以整理归纳,如杨氏补泻十二法等。明以后,杨继洲针灸以《针灸大成》为基础,不断传承发展。尤其是清光绪年间以来,在衢州地区薪火相传,名师辈出。目前由两条主线流传,一条是当地民间针灸师师承式或私淑式传承,另一条是以《针灸大成》书籍、医案以及相关文章、学术论文、学术交流等方式流传。

杨继洲针灸特色鲜明,其家传的针灸操作手法、丰富的针灸临床经验、珍贵的针灸处方,均体现着着中医药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对针灸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促进我国中医针灸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也有一定作用。杨继洲针灸适应症广,疗效快,操作简便易行,费用少,副作用少,具有临床优势,对健康保健和养生也有积极作用。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5-2950
姓名
金瑛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医药
项目编号
Ⅸ-5
项目名称
针灸(杨继洲针灸)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衢州市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Ⅸ-5
项目名称
针灸(程氏针灸)
类型
传统医药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
编号
Ⅸ-5
项目名称
针灸(赵氏雷火灸)
类型
传统医药
申报地区或单位
重庆市渝中区
编号
Ⅸ-5
项目名称
针灸(岭南陈氏针法)
类型
传统医药
申报地区或单位
广东省
编号
Ⅸ-5
项目名称
针灸(蕲春艾灸疗法)
类型
传统医药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
编号
Ⅸ-5
项目名称
针灸(陆氏针灸疗法)
类型
传统医药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上海市
编号
Ⅸ-5
项目名称
针灸(刘氏刺熨疗法)
类型
传统医药
申报地区或单位
重庆市渝中区
编号
Ⅸ-5
项目名称
针灸
类型
传统医药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编号
Ⅸ-5
项目名称
针灸
类型
传统医药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