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444 |
项目编号:Ⅸ-5 |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
类别:传统医药 |
所属地区:中直单位 |
类型:扩展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 |
保护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
程氏针灸是一种关于针灸的传统医药知识与实践,是中医针灸流派的典型代表,源自江苏淮阴,成于北京,已逾百年历史;传承五代,脉络清晰,现流传于南京、北京、上海、山东、海南及美国、澳大利亚等地。
第一代传承人程序生是清末秀才,精研岐黄医术,弃儒向医;第二代程莘农继承祖训,受父启蒙,19岁挂牌行医,积累了丰富的针灸理论和临床经验,创“理法方穴术”针灸辨证治疗体系,是该遗产项目的奠基人。第三代、第四代主要是从事程氏针灸相关工作的团体,第五代传承人除了国内学徒外,新增海外传承弟子。
程氏针灸具有完整知识体系和稳定的实践路径,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贯彻理法方穴术的统一,即“缘理辨证、据证立法、依法定方、明性配穴、循章施术”。主张归经辨证,即依据经脉的循行分布及其所联系的脏腑,对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其为某经或某经所联系脏腑的病证,以经统穴;根据病性、病位等施以三才针法,通过动手探穴、指实腕虚持针法、三才进针法、震颤催气法和飞旋补泻法,三才一体,以调节人体平衡状态而达到保健和治疗的目的,具有完整知识体系和稳定的实践频率。
程氏针灸以北京市东城区、海淀区为中心传承发展。传承方式主要包括家族传承、院校教育、师徒传承等。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程莘农院士传承工作室”“著名中医药专家程莘农传承博士后工作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医大师程莘农传承工作室”、中国科协“著名科学家程莘农学术思想传承基地”、北京市中医局“薪火相传3+3项目程莘农传承室”,培养代表性传承人和学术继承人100余人。目前还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开展以研究生为主的程氏针灸传承研究。
程氏针灸具备独特的理论体系、诊治经验和手法特点,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程莘农主编的《中国针灸学》一直是国内针灸教学权威材料,在国际上也有极高影响力。程氏针灸通过调节人体平衡状态而达到保健和治疗目的,具有重要的医疗价值和社会价值,将有效提升人群的健康水平,助力新时代“健康中国”建设。
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民族 | 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
姓名 杨金生 |
性别 男 |
出生日期 |
民族 汉族 |
类别 传统医药 |
项目编号 Ⅸ-5 |
项目名称 针灸(程氏针灸) |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 |
编号 |
姓名 程红锋 |
性别 男 |
出生日期 |
民族 汉族 |
类别 传统医药 |
项目编号 Ⅸ-5 |
项目名称 针灸(程氏针灸) |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 |
编号 |
姓名 赵时碧 |
性别 女 |
出生日期 |
民族 汉族 |
类别 传统医药 |
项目编号 Ⅸ-5 |
项目名称 针灸(赵氏雷火灸) |
申报地区或单位 重庆市渝中区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类型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Ⅸ-5 |
项目名称 针灸(赵氏雷火灸) |
类型 传统医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重庆市渝中区 |
编号 Ⅸ-5 |
项目名称 针灸(岭南陈氏针法) |
类型 传统医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广东省 |
编号 Ⅸ-5 |
项目名称 针灸(蕲春艾灸疗法) |
类型 传统医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 |
编号 Ⅸ-5 |
项目名称 针灸(杨继洲针灸) |
类型 传统医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衢州市 |
编号 Ⅸ-5 |
项目名称 针灸(陆氏针灸疗法) |
类型 传统医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上海市 |
编号 Ⅸ-5 |
项目名称 针灸(刘氏刺熨疗法) |
类型 传统医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重庆市渝中区 |
编号 Ⅸ-5 |
项目名称 针灸 |
类型 传统医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
编号 Ⅸ-5 |
项目名称 针灸 |
类型 传统医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