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彝族服饰
项目序号:1369
项目编号:Ⅹ-156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民俗
所属地区:云南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
保护单位:楚雄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楚雄彝族服饰,是楚雄彝族人民在当地自然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历史环境中形成的传统服饰文化表现形式,主要流行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

彝族服饰历史源远流长,其产生与发展和彝族文明史同步。在原始社会,树叶衣、草衣、树皮衣、兽皮衣是主要的服装样式;到了阶级社会,披毡、百褶裙、羊皮褂、虎皮衣等服饰盛行,且存在明显的等级与支系差异。近现代以来,随着经济文化发展,彝族经历了分化与融合,楚雄彝族在保留部分传统服饰特点的基础上,不断融入新元素,使得衣冠服饰更为丰富多彩。不同支系、地域、性别、年龄和场合,都呈现出各异的服饰风格。从地域上分,楚雄彝族服饰分为“大姚式”“龙川江式”“武定式”三大类型,可细分为40多种不同样式,具体包括首服、上衣、下装、足衣、首饰、配饰等部分,因流布地域和支系的差异,在头饰、衣式、色彩、纹饰等方面展现出绚丽的风格。

楚雄彝族服饰讲究实用、舒适与美化相结合,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化作图案,精心刺绣在服装各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虫兽鸟鱼等皆可入图,图案疏密得当,色彩和谐,针法精妙,具有民族风情。每个图案都蕴含吉祥寓意,如“四方八虎图”源自远古黑虎图腾,有祛恶避邪之意;马缨花纹是为纪念一个叫“咪依鲁”姑娘;喜鹊站在梅枝上寓意“喜上眉梢”;灯笼纹表示“五谷丰登”等。这些图案紧密关联着彝族的生产生活、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楚雄彝族对红、黄、黑色的崇拜以及崇火敬虎的习俗,在服饰中皆有体现。

楚雄彝族服饰款式丰富,饰物讲究,图纹精美,内涵丰富,集彝族历史、风情、信仰、审美为一体,充分展现了楚雄彝族人民高超的工艺水平和创作才能,具有较高的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