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与经验、社会文明生生不息的秩序与传统在一代代人之间传递,帮助人们战胜数不尽的艰难险阻。这些智慧和传统凝结为本土知识、民间文化,成为生产生活方式经历巨变的当代人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非遗”这个名词进入大众视野其实只有不到二十年,且过去大部分时间都与“濒危”“抢救”“保护”等词汇同时出现。近些年,我们开始看到更多充满活力和吸引力的非遗传承保护实践,或是戏曲短视频,或是民间节庆直播,或是旅行中的手工艺体验,甚至还看到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其中也有了更多年轻人的身影。
在全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当下,许多传统医药、传统体育类非遗直接参与疫情防治,其他类别的非遗项目也纷纷为战“疫”加油鼓劲,抗疫主题的非遗作品大量涌现,非遗相关企业为一线捐款捐物,广大传承人通过网络为宅在家中的人们提供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教学课程,处处都是非遗的身影。被保护的非遗,如今成为了重要的战“疫”力量。
从防疫到战“疫”,非遗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我国传统医学第一时间介入救治,中医诊疗方案被纳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诊疗方案(试行版)中,中医诊疗理念和推荐用药在新冠肺炎的早期预防、中期治疗、愈后恢复等方面发挥作用。不少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和传承人直接参与疫病防治。作为“医武不分家”的传统体育类非遗项目也从强身健体、加速康复方面辅助抗疫。疫情防治过程中,各地越来越多的传统医药、传统体育类非遗项目进入大众视野,其价值认同范围不断扩大。
相关中医药单位积极推荐用于疫情防治的配方及药品,部分被列入官方推荐用药。例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产品“安宫牛黄丸”入选国家推荐处方药剂;又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统中医药文化(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保护单位生产的“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和“清热化湿口服液”被列入广东省推荐用药。
图1 叶开泰国医堂在疫情期间正常营业,为武汉市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在疫情防治药物的研制与生产方面,北京市、湖北省、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贵州省、甘肃省等多省市的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和传承人也积极参与,紧急生产相关防治药物,免费为医疗机构、一线防控人员和群众发放。湖北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叶开泰传统中医药文化保护单位下属叶开泰国医堂,受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科研攻关组委托,连夜生产“肺炎1号”,并加紧煎制湖北省治疗方案推荐的中药二号方,集中向武汉市民供应,为缓解一线医生的压力,还推出了中医公益义诊群;浙江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朱丹溪中医药文化代表性传承人根据朱丹溪中医药理论,开发多张预防方,用于医务人员和一线防控人员预防使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藏医药(甘南藏医药)保护单位碌曲县藏医院结合当地官方诊疗方案及地域气候、群众体质等具体情况,研制出“九味除瘟丸”“瘟疫熏香粉”“七味除瘟汤”三种针对新冠肺炎的预防制剂。
图2 非遗项目朱丹溪中医药文化保护单位义乌市中医医院派员参与浙江抗击新冠肺炎紧急医疗队驰援湖北
疫情期间,多家非遗项目保护单位积极有序开展诊治工作,同时为减少聚集性疫情的发生,解决特殊时期的就诊难题,线上问诊、购药等服务大量开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马应龙眼药制作技艺)保护单位下属武汉马应龙中西医结合肛肠医院成为新冠肺炎患者收治隔离点,积极收治患者,马应龙大药房青山区才智店作为武汉市10家重症定点零售药房,在医院普通门诊停诊期间为慢性病患者提供购药服务;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胡庆余堂中药文化、中医传统制剂方法(方回春堂传统膏方制作技艺)保护单位,浙江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万承志堂中医药养生文化保护单位等开展线上问诊、线上购药、代煎及配送等服务。
图3 马应龙电商事业部疫情期间坚守岗位
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体育项目也在疫情防治工作中发挥作用。普通人练习可以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患者操练可以增强身体机能、加快恢复、辅助治疗。目前,太极拳、八段锦等被武汉市江夏方舱医院等全国多家医院采用,由医护人员教授指导患者练习,同时配合针灸、按摩等多种传统诊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从“被保护”到“有余力”,非遗保护成果得到彰显
非遗保护是一项社会文化事业,需要对濒危项目实施抢救性保护,对传承存在困难的项目施予援手、提升实践能力,让更多非遗项目得以活态传承。随着非遗保护事业的深入开展,许多非遗项目的存续力得以提升,开始有条件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全国大量非遗项目保护单位、传承人、相关企业和群体纷纷捐款捐物,既体现了非遗人的社会责任感,也体现了近年来非遗保护的切实成果。
一大批掌握传统技艺的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本次抗疫行动中积极施援。例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茅台酒酿制技艺保护单位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五粮液酒传统酿造技艺)保护单位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酿酒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向湖北及企业所在地捐赠现金或口罩、防护服等医疗防护装备,支援相关地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图4 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运送支援抗疫前线的药品
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相关企业不仅全力保障药品生产和供应,同时也积极向疫情防控一线捐赠各类药品和医疗防护用品。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医传统制剂方法(昆中药传统中药制剂)保护单位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传统中医药文化(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保护单位广州白云山陈李济药厂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老字号医药单位积极响应,第一时间调配了大量库存药品支援疫区,包括疫情防控所需的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以及被国家列入诊疗方案推荐用药的相关中成药等,彰显了传统医药类企业在新时代的担当与作为。同时,包括九芝堂、方回春堂在内的各省、市老字号医药企业自发组织了赠药公益活动,为当地市民免费提供抗病毒茶等。疫情之下,中医药老字号企业不仅贡献了治病救人的良方,更体现了传承百年的文化精神。
图5 四季美汤包制作技艺保护单位为火神山医院建设者包汤包,提供食品保障
在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市及湖北省各地,传统技艺类、传统医药类非遗企业也在通过捐赠食品、药品等方式,用一技之长助力一线。例如,湖北省级非遗项目四季美汤包制作技艺保护单位武汉四季美饮食责任有限公司,在4天的时间里为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者们免费供应了5万个汤包,更向包括武汉协和医院在内的10家一线医院的医护人员赠送了汤包、烧卖;湖北省级非遗项目武昌鱼制作技艺保护单位艳阳天酒家承担了数家方舱医院医患人员的餐食供应。
从传承到弘扬,非遗凝聚民间文化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省市纷纷组织开展了非遗人抗疫作品主题征集活动,鼓励传承人以“艺”战“疫”,并通过新媒体等途径刊载推广优秀作品。例如,四川省、福建省、湖南省、云南省等省市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推出了“非遗助力抗疫”主题的系列栏目,掀起了非遗战“疫”的连载潮;福建省艺术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还在抖音平台上发起“抗疫情福建非遗在行动”话题,凝聚民间文化力量,支援抗疫工作。
各地非遗传承人自发运用所持有的各类技艺宣传防疫知识,充分发挥了民间艺术接地气、易传播、易记忆的优势。例如,皮影戏(云梦皮影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秦礼刚结合当前疫情,选用云梦秦简中防治传染病的秦律故事,为公众深入浅出地普及、宣讲新冠肺炎防控知识。
图6 木版年画系列作品《预防新冠肺炎宣传画》(作者:夹江年画研究所)
广大非遗人还通过艺术作品反映现实,记录先进典型和感人故事,表达对抗疫一线人员的敬意,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掀起了将传统文化与当代需求相结合的民间艺术创作高潮。例如,北京评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兰芳与王印权、望钧合作完成了抗疫评书《钟院士,百姓心中的一座山》,用评书记录时代,为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者鼓劲;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演艺有限公司推出河北梆子作品《战斗中燕赵儿女敢当先》,聚焦抗疫前线英雄事迹,生动地展现了抗疫一线人员的伟大精神,表达了对抗疫医务工作者的深切祝福;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佛山粤剧传习所推出粤剧作品《白衣风采》,献给最美“逆行者”。
从传统到新兴,非遗加速对接时代需求
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要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其当代价值,就要加速对接新兴传播、教育渠道及技术,成为互联网时代广泛传播的优质文化资源。尤其在疫情期间,随着非遗网络教育资源的提速供给,非遗技艺体验与传授得以通过直播、网课、短视频等多种形式推广、共享。
在非遗战“疫”作品连载潮的同时,各非遗项目保护单位、传承人还积极应用线上教育等新形式,开展非遗技艺的线上授课,从少数的自发行为逐步发展成为全国范围的征集、组织和发布上线,非遗相关网络教学资源正在不断充实丰富,为居家隔离的民众提供优质的网络教学娱乐内容。在疫情初期,面人(北京面人郎)传承人在微博上传了“白衣天使”面人制作教程,截至2020年2月27日,观看人次达20.7万之多,并获得了4000多个转、赞、评,随后传承人又在人民日报云课堂中上传系列微课,供网友学习。
图7 面人(北京面人郎)传承人在微博上传的“白衣天使”面人制作教程
春节后,各地逐步有序复工复产,许多非遗保护单位、媒体机构都在着手策划系列课程,以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为平台,开展线上学习活动。中国非遗保护中心在微信公众号“非遗知识课堂”栏目下增开“跟我一起学”栏目,推送了阜阳剪纸、扬州通草花制作等手工教程;“微博非遗”开展了“非遗公开课”活动,每天推出两期微课堂,内容涵盖刺绣、面塑、太极拳、剪纸、竹编、美食制作等,相关课程还在陆续上线。
目前,已经上线的非遗网络教学资源主要集中在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项目,此外还有少量传统音乐,传统医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选取的非遗项目主要考虑知名度高、简单易学等因素,如剪纸、刺绣、武术、古琴艺术等。
我们看到,在疫情之前,非遗网络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仅有苏绣、广绣等少数成系列的非遗类网络课程,且多为单个非遗项目的系列网课。此次疫情期间,借助网络文化、网络教育等需求热潮,更多的非遗保护单位和传承人开始开展线上教学;已开展网络教学的机构,如广州非遗保护中心等也在迅速扩展教学规模、渠道和受众面,将在线授课内容从科普入门向持续系统教程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非遗传播研究中心;图片来自网络,相关权益归权利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