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1   星期四   农历四月初四   谷雨 谷雨
非遗购物节“云探店”之渠县刘氏竹编静边镇非遗扶贫工坊
来源:中国旅游新闻客户端 创建时间:2020-06-01 10:47:00

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届时,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拼多多、美团、快手、东家等网络平台将联合举办“非遗购物节”。近期,中国旅游报社、新浪微博联合推出非遗购物节“云探店”系列报道,展示非遗精美产品和传统工艺,为非遗代言!

刘氏竹编工艺来源于四川渠县的传统竹编手工艺,其诞生可以追溯到2300年前。古代,賨人用竹材编制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具。近代,刘氏竹编精美绝伦的作品成为许多人的收藏珍品,是我国一个非常独特的竹编艺术流派。

刘嘉峰

如今,刘氏竹编已经成为享誉中外的竹编艺术品牌,被授予四川名牌产品、中国优质名牌产品和世界杰出手工艺品等称号。其主要传承人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嘉峰先生。他首创了提花编织法,以竹作画、技艺精湛,其作品具有“薄如翼,细如丝,轻如尘,织如锦”的艺术特点。刘嘉峰,1988年被评为首届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 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3年被国际竹藤组织授予中国竹工艺大师称号;2012年被评为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同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8年被国际竹藤组织授予亚太竹工艺大师称号。

渠县刘氏竹编静边镇非遗扶贫工坊建立于2017年5月,由刘嘉峰及其工作室人员负责竹编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工坊旨在利用刘氏竹编的精湛技术和劳动密集型的特点,组织农村贫困家庭和闲散劳动人员尤其是妇女们居家就业,让农村贫困家庭增加收入、脱贫致富。2018-2019年,工坊参与射洪县东岳乡竹编技能培训,取得显著成效。现在已有部分竹编匠人可以制作竹编文创产品,并进行展示和销售。2019年,工坊与蒲江县朝阳湖镇政府签约,每年在当地进行竹编技艺培训,为当地培养竹编技术人员并提供就业岗位。

《春生》系列茶具

《春生》系列茶具是经过对传统瓷胎竹编的潜心研究,运用当代设计手法对传统竹编工艺的一次尝新之作。作品删繁就简,以光洁莹润的定窑白瓷为胎体,选用两年生的慈竹精制成细如发丝的本色或漂白竹丝,依胎精心编织而成。通过色彩、节奏、形态等各种变化来表现春之嫩芽新发,迸发出寒冬过后温柔的生机,让人在品茗中感受春的生机勃勃。“传统与现代无所谓好坏,无所谓对错,正如四季更替一样,顺势应时,与时俱进而已。”这正是作品所传达的作者对于传统与传承的深刻理解与精准阐释。

《莲籽》花器系列

《莲籽》花器系列形似莲蓬,带来天然的清新之感;千丝扣瓷,展现着手作的温暖人情。莲寓意圣洁,又有通顺之意,适于摆放家中。莲子象征着多子多福,可作为新婚乔迁贺礼。

紫烟香炉

缓缓揭开“紫烟香炉”,燃上一缕幽香,在氤氲芳香的气息里,看那缥缈的青烟,偷得浮生半日闲。古朴的器型和竹丝包裹后的气韵更加相得益彰,本色素雅大气,彩编呈现出竹编的更多可能性和对于传统技艺的再表达。全铜顶盖也给香炉整体增添了底蕴。

据介绍,瓷胎竹编是四川独有的手工艺技艺,起源于清代中叶,当时主要用做贡品。由于技艺独特,以精细见长,具有“特选料、特细丝、紧贴胎、密藏头、五彩图”的技艺特色。刘氏竹编自1980年创办以来,不仅传承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在此基础上发扬创新,竹编字画的技法就是由刘氏竹编创始人刘嘉峰首创的。不论是瓷胎竹编,还是竹编字画,从竹丝的制作到成品的完成,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全部手工完成,机器无法替代,更是这项技艺让人惊叹之处。

选竹——选取1-2(竹编字画)或2-3年生(瓷胎竹编),生长于阴山坡地上,没有斑迹划痕,优质节长的慈竹。

砍竹——将选好的竹子砍伐下来

去枝叶——去掉竹子枝节多余的部分

分节——将直挺的慈竹,分成等量的竹节,便于携带

刮青——刮去慈竹最外层的竹青

锯竹——将慈竹锯成合适等长的竹节

清口——用小刀将不规则的竹节口清理干净

剖竹——将分好的竹节剖成两半

分条——将剖好头的竹片分成等长竹条

开条——将每根竹条再剖开

揉竹条——来回揉捏剖开的竹条

刮削——用小刀反复刮削竹条,经过几十遍直到薄如蝉翼,清澈剔透 (瓷胎竹编不需此步骤)

分竹丝——用特制的排针根据需要的精细程度,拉成如发丝精细的竹丝。竹丝成型后还需要经过一系列处理,对其稳定性耐久度进行加工。

编织——瓷胎竹编还需要胎体制作、车底、编织、收口等工序。竹编字画,依图而编,经纬交织成一幅作品。

了解更多非遗产品,请关注非遗购物节。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非遗购物节将在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拼多多、美团、快手、东家等网络平台上线,敬请期待。

编辑:chen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