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开展非遗助力脱贫直播活动 (摄影:苏锐)
记者3月1日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十三五”期间,山东注重激励群众,打造扶贫文艺精品。近年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注重引导全省文旅系统打造反映扶贫领域的文艺精品,平均每年40多件。莱芜梆子《沃土仁心》、吕剧《情感扶贫》、山东梆子《一个都不落下》等,用不同的艺术样式、诙谐的艺术语言,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进程,发挥了艺术作品教育人、感染人的优势,凝聚了助力乡村振兴、助推社会发展的力量。为形象展示省委省政府推进脱贫攻坚、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工作的突出成果,吕剧《一号村台》以黄河滩区“脱贫迁建”重大民生工程为背景,生动再现滩区群众圆百年安居梦的真实历程。
同时,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还注重研修研习,提升非遗传承能力。全面向乡村和贫困地区,依托全省非遗研培院校,举办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扩大传承面,培训名额向贫困人口倾斜,发挥培训成果延伸效应。开展整建制的传统工艺类传承人群研培,推动研培院校优势学科与各地培训需求有效衔接。近年来,共举办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50期,培训学员2635人,加上市、县延伸培训,共培训11000人次,起到培训一人,带动一片的效果,进一步扩大传承人队伍,提升非遗传承能力,助力脱贫攻坚。
扶贫扶智,增强脱贫内生动力。一是开展专题扶贫培训。三年来,免费培训全省旅游扶贫带头人和镇、村业务骨干,实现400个旅游扶贫村培训全覆盖;2018年,组织100名旅游扶贫村带头人开展乡村旅游电商培训;组织320名乡村旅游带头人赴境外省外精准交流;对400个旅游扶贫村1000多名乡村旅游带头人分4个地市进行集中培训;组织70余名黄河滩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开展扶贫培训。2019年9月举办了全省文化旅游脱贫攻坚培训班,对旅游扶贫村和黄河滩区村干部、致富带头人、旅游经营户、从业人员、电商等220人进行培训。2019年11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50名乡村旅游带头人、扶贫村村干部进行境外、省外的精准交流,进一步增强旅游扶贫持续发展后劲。二是开展送智下乡、送教到户。组织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等院校,分赴16地市乡村旅游点和贫困村,提升旅游从业人员接待水平、经营能力和服务规范。委托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女子学院等旅游院系“送智下乡”,到乡村旅游点面对面传授农家菜制作、面点制作、电子商务、旅游礼仪等专业知识。2020年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专家到基层广泛进行调研,通过逐村收集资料,设立台账,专家辅导等措施,查缺补漏、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增强文化旅游扶贫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