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6日,海南省五指山市第一小学学生正在学校非遗培训基地学习织黎锦。(摄影:陈怡)
2020年11月19日晚,代表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最高水平的龙在“2020海南锦·绣世界文化周”活动中被展示。
【新阶段新理念新征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琼东的盅盘舞勾起琼籍华侨的乡愁,琼西的儋州调声、临高渔歌“哩哩美”令人陶醉,琼北的人更爱琼剧、公仔戏,琼中南则有着地地道道的黎族苗族文化……目前,海南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4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
如何让传承了千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中传承,逐步实现“活起来”“火起来”?海南将它们“融入社会、融入生活、融入时代”,不仅打造出了传统与时尚相融的“非遗产品”,而且把非遗与旅游产业很好地结合……行走在琼州大地,明显地感受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仍跳动着脉搏、均匀呼吸着,它们成了海南人民生产生活的一部分,是流淌在海南人血液里的文化基因,从未离去,从不陌生。
融入时代 走出国门强信心
3月14日晚,在美丽的海南崖州古城,一场题为“南溟吉贝”的大秀正在上演。椰风、海韵、秀台、模特……这场由海南本土设计师吴虹、郭凯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薇共同带来的黎锦主题非遗服饰秀,由黎锦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个部分组成。作为“锦绣中华——202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的开幕式首秀,“南溟吉贝”吸引了在场所有观众的目光,海内外众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服装设计感兴趣的朋友,通过10多个线上平台的直播同步欣赏了这场精妙绝伦的大秀。
“吉贝”指的是用以织就黎锦的原材料木棉。黎锦是海南黎族人民通过纺、染、织、绣等技艺纯手工制作的织物,浓缩着黎族同胞对美好生活的礼赞和向往,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称为纺织业的“活化石”,于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时,掌握这一技艺的已不足1000人,且多为年过七旬的老人。
在服饰秀的第一、第二部分中,黎锦与旗袍、粗纺棉麻的融合,让人耳目一新;在第三部分黎锦的“未来”中,黎锦图腾符号更是被巧妙地应用到了现代服装设计中。模特们身着精美的黎锦服饰,伴随着动感十足的音乐,款款而来。红墙绿瓦下,黎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被静静地诉说着。古老的海南黎锦与新的流行色彩、面料工艺相碰撞,擦出了奇妙的火花,为观众带来视觉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也给黎锦文化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让海南非遗焕发出勃勃生机。
古老技艺也能符合现代审美,海南黎锦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国内外优秀服装设计师的目光。
在2020年11月19日启幕的“2020海南锦·绣世界文化周”上,黎锦及纹样服饰创新设计征集遴选活动共征集到作品1970件,参选者来自全国12个省区市及英、美等国家。海内外400多家媒体报道,全球阅读量逾2亿人次,海南黎锦在世界舞台上的曝光度与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乘着国际旅游岛与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东风,海南非遗多次走出国门,大放异彩。
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期间成功举办的“海南非遗风物展”,让中外嘉宾交口称赞。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走进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展览,成为十年来中国第一个、全球第二个进入联合国总部展览的非遗项目。
融入生活 飞入寻常百姓家
入夜,在屯昌县文体公园,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琼剧爱好者们早早占好了位置。大幕拉开前,台下的近2000个座位已经座无虚席,还有许多观众席地而坐。当晚,同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的符传杰、林川媚等主演的琼剧《九龙金丝帕》,让来自屯昌县8个乡镇的琼剧爱好者们大饱眼福。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们时而大笑,时而愤怒,时而感动不已。
历史悠久的琼剧已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今深受海南老百姓喜爱,对海南人尤其琼北人而言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海口、屯昌等市县,许多琼剧爱好者都会表演琼剧,来一段琼剧就像跳广场舞一样稀松平常,这也是他们生活娱乐的一部分。
在登台表演前,演员们往往要经过数小时的化妆准备。当晚的演出结束后,待他们卸去妆容、装扮,再收拾道具驱车赶回海口,已是第二天凌晨。近年来,琼剧下乡、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越来越频繁,这种工作节奏对海南省琼剧院的文艺工作者们来说,已是家常便饭。符传杰对记者说:“观众对我们海南省琼剧院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们喜欢看,我们就经常来。”
2020年下半年,由海南省群众艺术馆打造的10集动画片《漫画琼剧》走进东方、定安、五指山等多地的校园,受到学生的欢迎。观看动画、DIY脸谱面具、参观动漫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生动直观地为学生们普及了琼剧知识,不一样的文化体验让他们近距离感受到了琼剧的无穷魅力。
“后疫情时代”,越来越多的琼剧被搬上网络,开始了云展播。
在2020年第21届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中,琼剧“经典剧目云展播”栏目受到全省人民的欢迎。以自贸港建设为题材的琼剧小戏《开大厅门》展现了海南人民拥抱自贸港的喜悦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琼味十足、妙趣横生,将政策解读得通俗易懂;以海南省援鄂医疗队逆行出征为背景创作的抗疫题材琼剧《赴武汉前夜》,以抗疫小家庭的感人故事为缩影,折射出千千万万医护工作者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
琼剧的历史已有数百年,这一优秀的艺术表现形式历久弥新,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琼剧之所以经久不衰,很重要一点在于它始终讲述着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寄托着人民群众当下最真实的情感。近年来,琼剧创作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群众的喜爱度更高了。
融入社会 扎根乡村助振兴
走进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5A级景区槟榔谷,黎族阿婆一声“波隆”(黎语“你好”)的问候,让人倍感亲切。
景区的大型演出《槟榔·古韵》多年来久演不衰,以原生态的表达方式,生动再现了黎苗同胞的生活场景。黎族打柴舞、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黎族原始制陶技艺……1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槟榔谷原汁原味展演,一些具备传统技艺的黎族阿公、阿婆和青年男女被聘请到景区,现场织锦、编制藤竹用具、演奏竹木器乐、跳打柴舞等,非遗变身为新型旅游产品,可观赏、可体验、可购买。
旅游与非遗的融合让海南非遗的保护传承更具活力,为海南旅游业注入了新的内涵,同时也为当地村民的脱贫增收提供了机遇。
槟榔谷景区内,表演各项非遗技艺的演员都来自当地的甘什村,过去要外出打工才能讨生活的村民,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除了直接提供就业岗位,槟榔谷还为甘什村村民设置了可容纳百余间小商铺的“惠民一条街”,无偿供村民经营使用,带动他们脱贫致富。2005年,甘什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到2018年已增至36000元,2019年增至60000元。曾经贫穷落后的甘什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吃上“旅游饭”的人多了起来,村里的新房、新车也多了起来。
过去,“非遗+旅游”的模式帮助许多贫困户脱贫致富。未来,非遗的市场化发展将是大趋势,如何带动更多村寨打造自己的“非遗IP”,是海南正在思考部署的。
2020年下半年,海南省旅文厅委托第三方对全省的“非遗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专业调研,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等方式,对黎锦、沉香、椰雕等“非遗产业”进行摸底,全面评估了各项可市场化的非遗项目,为下一步行动做准备。
海南省旅文厅副厅长刘成告诉记者:“非遗项目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有美好的传统文化都值得我们悉心呵护。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非遗项目都适合市场化,因地制宜、一项一策,在吸引更多人关注非遗的过程中,不让非遗本身失真,这些都是我们在推动非遗保护传承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海南省还鼓励非遗传承人利用直播等新模式传播非遗,并积极为其搭建平台,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1月20日,海南省“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开启,府城元宵换花节、琼海鲤鱼灯闹春、儋州春节调声展演、定安琼剧过大年等10余项与年文化相关的非遗项目视频,通过学习强国、微博等多平台记录呈现,全网浏览量约18万人次。
“未来,我们的非遗保护将继续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树立海南的非遗品牌,推动非遗更好融入当代生活,助力乡村振兴。”海南省旅文厅非遗处处长饶琼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