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832 |
项目编号:Ⅶ-56 |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
类别:传统美术 |
所属地区:湖北省 |
类型:扩展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 |
保护单位:湖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 |
绿松石雕是以湖北鄂西北特产绿松石为原料,以独特相石设计和高难度传统技法,精雕细刻出各种艺术造型与精美器物的传统雕刻艺术。其可考历史可追溯至3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现主要分布于湖北武汉、十堰、襄阳及荆州等地。
绿松石雕带有浓郁荆楚文化风格,其设计与加工较为特别,难度也较大。绿松石形似松果、变化万千、色彩多样,且分布有网状铁线,因此,艺人在设计时需充分利用原石的高点、宽点、厚度等自然形态,对每块玉料仔细推敲,掌握其结构、纹理、色泽进行设计造型,剜脏去绺。其工艺流程中有“一相抵九工,因材施艺”的创作步骤。经过几代艺人的刻苦努力,逐步解决了绿松石雕在雕琢设计与加工制作中的难点问题,技艺在发展中不断创新、改进和提高。绿松石雕手法多样,以立体雕为主,并结合高浮雕、浅浮雕、镂空雕、阴刻、阳刻等,巧雕成为其突出技法之一。其作品涉及人物、花卉、花鸟、动物、山子、器皿等多个种类。它的雕刻工具较为独特,常用的有直径不同的铊片,深入造型、细微末节的各类枣核、串棒,镂空用针尖、钩铊,特制川蜡等,使其能在雕琢中有效处理玉料质地的软硬变化问题。
历史上,绿松石雕以师徒传承为主要方式。绿松石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手工艺,传承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其技艺在发展中不断创新、改进、成熟和提高,相关的采矿、生产、加工、商贸与艺术品收藏等越来越兴旺发达,为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民族 | 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
姓名 袁嘉骐 |
性别 男 |
出生日期 |
民族 汉族 |
类别 传统美术 |
项目编号 Ⅶ-56 |
项目名称 石雕(绿松石雕)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类型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Ⅶ-56 |
项目名称 石雕(大足石雕)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重庆市大足区 |
编号 Ⅶ-56 |
项目名称 石雕(巴林石雕)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
编号 Ⅶ-56 |
项目名称 石雕(绥德石雕)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陕西省绥德县 |
编号 Ⅶ-56 |
项目名称 石雕(富平石刻)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陕西省富平县 |
编号 Ⅶ-56 |
项目名称 石雕(沅洲石雕)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 |
编号 Ⅶ-56 |
项目名称 石雕(菊花石雕)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 |
编号 Ⅶ-56 |
项目名称 石雕(泽库和日寺石刻)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青海省泽库县 |
编号 Ⅶ-56 |
项目名称 石雕(安岳石刻)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安岳县 |
编号 Ⅶ-56 |
项目名称 石雕(白花石刻)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广元市 |
编号 Ⅶ-56 |
项目名称 石雕(雷州石狗)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广东省雷州市 |
编号 Ⅶ-56 |
项目名称 石雕(菊花石雕)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南省浏阳市 |
编号 Ⅶ-56 |
项目名称 石雕(大冶石雕)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大冶市 |
编号 Ⅶ-56 |
项目名称 石雕(方城石猴)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南省方城县 |
编号 Ⅶ-56 |
项目名称 石雕(嘉祥石雕)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东省嘉祥县 |
编号 Ⅶ-56 |
项目名称 石雕(掖县滑石雕刻)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东省莱州市 |
编号 Ⅶ-56 |
项目名称 石雕(鸡血石雕)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临安市 |
编号 Ⅶ-56 |
项目名称 石雕(煤精雕刻)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辽宁省抚顺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