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881 |
项目编号:Ⅷ-98 |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
类别:传统技艺 |
所属地区:安徽省 |
类型:扩展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 |
保护单位:潜山市天柱陶瓷有限公司 |
痘姆陶器烧制技艺是流布于安徽省潜山市的传统制陶技艺,现主要分布于该市痘姆乡,同时辐射至周边区域。潜山市位于大别山东南麓,光照充足,无霜期长,蕴含大量富硒富锌天然陶土和丰富的松柴资源,为制陶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痘姆陶器烧制技艺主要包括制泥、慢轮制坯、泥条盘筑、自然晾干、刻字雕花、素烧上釉、龙窑烧制等步骤,其中制泥、装窑和烧制工序最为讲究。痘姆陶泥取自地下5米深土层,使用前经过6个月以上的自然风化,以及碾压、陈腐、摊晒、去杂、粉碎、练泥(排除空气)等多道准备工序。装窑时,要沿窑尾坡面一直往上码到窑头,大的陶坯上下两个对扣,里面再套装小的陶坯,每摞陶坯和投柴孔之间须有合适的间距,留下火苗游弋的通道。窑装满后,用砖把4个窑门封住,并用石灰泥糊住缝隙,防止漏风。龙窑有百米之长,空间为450立方米,以多脂的松柴为燃料,原料易得、热值高,由于火焰温度较难把握,匠人们全凭祖辈传下的制陶经验感知和控制。烧制时,5个匠人轮流添柴、看火候、观坯色,稍有变化,就须酌情增减火力。先用小火慢烧两天两夜,确保陶坯受热均匀,防止下沉、倾倒。从第三天开始,依次打开窑背上的130个投柴孔,用大火烧窑使温度上升至1250℃以上,使窑壁上积累百年的结晶体“窑汗”发生融化,与松油、氧气和陶坯中的金属元素发生沁入反应,让作品呈现出不可预期的斑斓火痕。
潜山制陶的历史可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薛家岗文化,相关陶器现已出土2000多件。建于明代并兴盛于清代的叶炉、红元、蛇尾子窑址迄今仍有迹可循。如今,痘姆陶器烧制技艺的传承队伍已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人才梯队。60—80岁的老艺人有30多人,省、市、县级代表性传承人10人。同时,当地还建有痘姆陶传习基地,主要开展生产性保护、陶艺培训、研学体验等活动,传承主体渐趋多元化,传承形式多样纷呈。
痘姆陶器烧制技艺对研究当地的制陶历史具有重要价值。除吸收传统工艺外,该项目还融合了当代时尚元素,具有较高的工艺美术价值。在增进社区文化认同的同时,相关企业发展也有利于当地民众就业增收,实现了保护成果社区共享,彰显了该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文化价值。
编号 | 项目名称 | 类型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Ⅷ-98 |
项目名称 陶器烧制技艺(枫溪手拉朱泥壶制作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广东省潮州市 |
编号 Ⅷ-98 |
项目名称 陶器烧制技艺(德州黑陶烧制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东省德州市 |
编号 Ⅷ-98 |
项目名称 陶器烧制技艺(宜兴均陶制作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宜兴市 |
编号 Ⅷ-98 |
项目名称 陶器烧制技艺(平定黑釉刻花陶瓷制作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平定县 |
编号 Ⅷ-98 |
项目名称 陶器烧制技艺(平定砂器制作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平定县 |
编号 Ⅷ-98 |
项目名称 陶器烧制技艺(荣昌陶器制作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重庆市荣昌县 |
编号 Ⅷ-98 |
项目名称 陶器烧制技艺(黎族泥片制陶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 |
编号 Ⅷ-98 |
项目名称 陶器烧制技艺(藏族黑陶烧制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青海省囊谦县 |
编号 Ⅷ-98 |
项目名称 陶器烧制技艺(藏族黑陶烧制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
编号 Ⅷ-98 |
项目名称 陶器烧制技艺(建水紫陶烧制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云南省建水县 |
编号 Ⅷ-98 |
项目名称 陶器烧制技艺(牙舟陶器烧制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贵州省平塘县 |
编号 Ⅷ-98 |
项目名称 陶器烧制技艺(藏族黑陶烧制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稻城县 |
编号 Ⅷ-98 |
项目名称 陶器烧制技艺(荥经砂器烧制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荥经县 |
编号 Ⅷ-98 |
项目名称 陶器烧制技艺(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