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母亲节,向自己的母亲、成为母亲的自己或是全天下母亲表达礼敬与爱意,成为许多人早上醒来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一时间,祝福、鲜花、歌声成为大家微信朋友圈中的主题。
尽管母亲节并非我们的传统节日,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这一时间节点表达对母亲的深厚情感。事实上,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有数不清的关于母亲、母性、母爱的主题和内容,而表达我们的敬爱之心、教导后辈秉持敬母爱母的美德更非外国专利,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它们就在我们身边。今天,就让我们和您一起,在母亲节里话非遗!
中华传统文化中,母亲及其代表的中国女性一直以勤劳、质朴、能干、坚韧、慈爱、无私的形象示人,无论是民间传说故事、戏剧曲艺作品、传统手工艺品,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能轻易地发现拥有这些品质的母亲,并被她们散发的光辉所温暖。在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拥有这些主题或元素的项目也并不鲜见。我们粗略地加以分类和梳理,即可见一斑。
一、大爱无疆:与母亲、母性、敬母、爱母有关的非遗项目
这一类项目,其内容或直接表现与母亲、母性有关的主题,传达敬母、爱母的道德准则,或通过一些习俗折射出更加宏观、更深层次的母性形象与集体认同。
目连戏是保存于民俗活动中的戏曲演出,因主要扮演目连救母的故事而得名。目连救母的故事大致为:傅罗卜母亲刘氏青提(又叫刘四娘)不敬神明,破戒杀牲,死后被打入阴曹地府。傅罗卜为救母皈依沙门,改名大目犍连。目连历尽艰险,最终寻得母亲,一家团圆。几百年来,经过无数艺人的锤炼,目连戏在民间盛演不衰,一度广泛流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山西、福建、河南等地。
图1 南陵目连戏《目连打坐》剧照,表现目连出家救母(摄影:魏潇雨)
女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神话人物,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从这个意义上说,女娲代表着华夏民族对始祖母亲的集体认知,也是我们过去及未来形成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有多个女娲祭典项目,以流布于河北的项目为例,传说农历三月十八日是女娲的生日,因此,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十八日,来自晋、冀、鲁、豫四省的人们都要前来朝拜女娲,由此形成影响深远的娲皇宫庙会。祭拜活动以颂扬人类始祖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断鳌足、立四极、治洪水、通婚姻、作笙簧等功德为主,主要形式包括民祭、公祭、朝拜等。
图2 妈祖信俗(来源:网络)
图3 妈祖祭典中的海祭现场(摄影:高亚成)
与之相似的还有妈祖祭典。妈祖信俗是流传在我国沿海一带的民间信俗,在天津、福建、浙江、台湾等地,乃至东南亚地区和全世界华人圈内均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妈祖信俗于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关于妈祖,一说其姓林名默,北宋建隆元年生于莆田湄洲岛,雍熙四年因救助海难逝世。人们感念她生前行善济世,在她死后不久,自发立祠祭祀,始称“妈祖”,尊为护航女神。在这一民间信俗基础上,我国沿海各地均有举办妈祖祭典的悠久传统,其内容形式虽各有特点,但妈祖护佑百姓、祈福禳灾、恩泽家庭生养的圣母形象却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精神层面的母性象征之一,也是当地人乃至全球华人文化血脉的重要纽带。
二、跟着妈妈学非遗:以母女或女性传承为主的非遗项目
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受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等因素影响,社会分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呈现出男耕女织的总体形态。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女性往往在一些家庭生活、家庭劳作中承担重要作用,并在这一过程中展现出其不同于男性的精神认知、审美趣味和动手能力。久而久之,在母女或女性间传承某些特定的文化或技艺成为一种传统,也成为女性群体的集体记忆。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与民歌、舞蹈、纺染、织锦、刺绣、剪纸、面塑、编织、婚嫁等有关的项目,大多有女性参与或主要由女性实践,其传承既有家族中的母女或女辈间相传,也有同乡、同业中的女性间传承。
图4 侗族大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覃奶号(中)教孩子们唱侗族大歌(摄影:陆波岸)
图5 侗族大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胡官美(右五)教孩子们唱侗族大歌(摄影:杨文斌)
侗族大歌侗语称“嘎老”,“嘎”即歌,“老”既含有大之意,也含有人多声多和古老之意。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间一种极富特色的民歌演唱形式,绝大多数无需乐器伴奏,歌声美妙,极富听觉冲击力。作为侗族的特色文化,很多侗族的孩童自小即浸润在侗族大歌的旋律与氛围中,不少人跟随母亲或家中的长辈学习演唱。他们不仅通过歌声表达了自身情感,也通过向妈妈们的学习,维系和巩固了家庭、族群之间的情感纽带。
图6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容亚美(左二)开展传承教学活动(摄影:陈光海)
与之类似的还包括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苗族蜡染技艺等众多纺织、刺绣类非遗项目。这些以女性为实践主体和传承对象的项目,将女性细腻、柔美的特点在一针一线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也通过血缘、业缘关系,在不同代际女性手中不断传承发展。
三、慈母手中线:作品制品蕴含对后代情感寄托的非遗项目
中国母亲习惯把自己用双手制作、带有温度的传统技艺制品赠予晚辈,它们传递的不仅是慈爱,更是一份对美好生活的寄托。
图7 土家族织锦技艺制成的窝窝被(摄影:金萱)
图8 湘西土家族外婆送给外孙的摇窝,上面盖有土家族织锦(摄影:金萱)
土家族织锦技艺中多使用绵线,俗称“打花”,主要有打花铺盖(土家语西兰卡普)和花带两大品种,其中西兰卡普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这些打花铺盖除了艺术欣赏价值,更多的是日常使用,也常被女性长辈赠予女儿或新生儿。
图9 陕西澄城地区的面塑作品“鱼儿变娃”。这是女儿的孩子满月时,娘家送给女儿的礼馍。鱼儿变娃馍常做一对,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人们通过多产多子的鱼形,表现对女性、对母性、对生殖繁衍的独特尊崇与深情祝福(摄影:王炜民,来源:曾文琦:《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花面塑》)
面花俗名“花馍”“窝窝花”“糕花”,也称“面塑”,是流行于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等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食用塑作艺术,同时也是一种与民众生活十分贴近的节俗艺术。每逢传统佳节,家家户户都会依照当地的习俗和惯例制作面花。这些面花制品形式多样、姿态各异,常带有吉祥美好寓意,兼具供奉、观赏和食用等多种功能,也可以用作馈赠亲友的礼品,成为民间社会交往的重要媒介。
图10-12 带有吉祥物图案的湖北阳新布贴男童童衣(上)、围兜(中)和女童童衣(下)(湖北省群众艺术馆收藏,供图:吴志坚)
阳新布贴将各种吉祥图案采用贴补的方法拼缝成孩童的衣服,图案主要采用具有护子功能的吉祥物。动物主要用于男孩的服装上,如虎、狮等,鲤鱼跳龙门和状元郎等也是男孩童装上的常用图案,莲花和凤凰等图案常见于女孩的围兜和童衣装饰上。
以上,我们抛砖引玉地选取了一些项目,与大家共同在母亲节里回顾了我们的文化传统。当然,在这些项目之外,还有许多非遗项目与母亲、母性、母爱有关。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数量上看,在3063人的总人数中,女性有741人,占比近四分之一。因此,这些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可能就在你身边,有待大家进一步发现。如果你发现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请了解、呵护它们,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传统文化是我们所有人的母亲,她环绕在我们身边,浸入我们的血脉,也是关照、引领我们走向未来的那一束温暖阳光。
我们所致敬的伟大母亲,可以是一个个的个体,也可以一个群体、一种精神。疫情当前,无数母亲或全力守护小家,或无私奔赴大爱,向她们致敬;新的时代,养育我们的自然大地之母显得脆弱而又重要,我们决心善待呵护;复兴路上,祖国母亲在风雨中前行,让我们共同撑起一把把小伞,为中华民族撑起一片蓝天。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相关权益归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