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4   星期三   农历三月十六   
人物访谈 | 传承非遗 讲好中国故事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郭凯倩 苏锐 张建友 侯文斌 王炜 创建时间:2022-05-20 11:19:00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工程。今年初,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通知,正式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至此,我国初步形成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五大国家文化公园新格局。

在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过程中,众多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发挥自身优势,或创作了大量与之相关的作品,或积极开展与之相关的工作,保护我们共有的民族文化、民族记忆,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意义深远。

本文围绕国家文化公园相关主题,讲述各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非遗故事。

刘同保:扬长征精神 铸英雄形象

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中最为惨烈的一役,当地至今流传着“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说法。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桂林全州县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在纪念园凭吊广场上,习近平总书记面向“红军魂”雕塑静静肃立。

from clipboard

“红军魂”主题雕塑(中间)(供图:受访者)

“红军魂”英烈浮雕纪念墙长80米、宽3米、高8.1米,采用红色花岗岩材质雕刻,艺术地再现了湘江战役这段历史。远远望去,在白云蓝天绿树的掩映下,雕塑显得巍峨、雄壮、坚毅。担任这幅雕塑设计创作的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鲁迅美术学院院长、雕塑家李象群和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洪涛、副教授李逐,而主持雕刻的则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雕塑家刘同保。

河北曲阳县是“中国雕刻之乡”,雕刻艺术源远流长,而且能工巧匠云集,工艺美术师、石雕大师众多,在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著名雕刻艺术中都能见到曲阳工匠的身影。作为曲阳石雕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同保是曲阳工匠中的佼佼者。

“这是一次意义非常重大的任务。”刘同保在回忆雕刻“红军魂”的过程时说,整个雕塑工程量大、任务重、工期紧,从接到任务到雕塑在纪念园落成,前后仅70天。

刘同保说,接到任务之后,他非常重视,在曲阳挑选了100多名能工巧匠组成工程团队。从2019年7月起,他们在室外冒着40度的高温,昼夜不停,连续奋战。2019年9月12日,“红军魂”雕像终于在纪念园中落成。

浮雕采用了写意创作手法,将革命英烈人物形象融入大山大石之中,英雄与山石呼应。雕塑巧妙地处理了雕塑形体的转折变化,形成棱角分明的块面的锐利转折,使雕塑形体具有一种铮铮铁骨般的力量。

“红军魂”雕像刻画了一组信念坚定、奋勇杀敌、血战疆场的英烈:有高瞻远瞩、目视远方的指挥员,有鼓吹号角、迎接胜利的吹号兵,有呐喊冲锋、拼搏厮杀的士兵,有支援红军、保家卫国的少数民族爱国志士。其中,着重塑造了断肠取义的34师师长陈树湘、手握钢枪的战士、牵着战马的老红军及飘扬的红军旗帜……

作品紧紧抓住人物瞬间的情状、心理、精神特质,紧扣人物内心世界,以简洁的线条刻画了人物坚不可摧的理想信念和浩大的战争场面。

刘同保介绍,此次工程采取4∶1清样模型放大的方式制作,工匠们按照设计模型雕刻了数百块石块,最后再运至全州进行组装。从上山选料,到雕刻制作、运输、安装,以及每一个细节呈现、关键人物塑造,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刘同保都一一把关、反复调整,直至完美。

在雕塑落成后,刘同保团队又根据修改意见进行调整。为了赶工期,2020年4月1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刘同保与团队业务骨干驱车1800多公里,赶赴全州。在这过程中,鲁美艺术家和刘同保的团队不仅要重新设计、调整雕像,还要保证雕刻不会影响纪念园各种党建学习活动的正常开展。“我们的脚手架搭了拆,拆了搭,有团队到广场开展活动时,我们也尽量避免使用大功率机器,引起噪音。”刘同保说,工匠们一直长驻全州,直至2020年7月中旬,整座“红军魂”才算圆满完成。

“此次雕刻工程不仅是弘扬和发展曲阳石雕技艺很好的机会,也是一次让我和团队深刻接受党史学习教育的机会。”刘同保表示,他和团队一定要继续发扬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在实践中不断突破,把中华优秀传统技艺传扬下去。

姚大新:黄河岸边的秧歌守望者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因水而建、伴水而生,黄河从区内流经60多公里。数百年来,黄河深刻影响了济阳区的文化生态,孕育了厚重的地域文化。济阳鼓子秧歌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民俗项目之一。

相关史料记载,济阳鼓子秧歌历史悠久、锣鼓铿锵有力、舞姿粗犷豪放、气势恢弘磅礴、情感纯朴热烈,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鲜明的地方风格。推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济南市将济阳鼓子秧歌的传承保护,与公园建设同步推进。

“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能激活传统非遗项目的发展活力。”济阳鼓子秧歌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姚大新说,过去两年,他致力于增强济阳鼓子秧歌的发展后劲,多方培育传承人,并努力扩大项目影响力。

姚大新演出照(供图: 受访者)

以前,黄河岸边的济阳人民在丰收之后会情不自禁地手持劳动工具手舞足蹈,形成济阳鼓子秧歌的雏形。姚大新说,鼓子秧歌的产生,与黄河有密切关联,表达了黄河下游流域的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1967年,姚大新出生在济阳区仁风镇司家坊村。村内最大的民俗活动,不是正月看花灯、中秋赏月,而是跳鼓子秧歌。

姚大新回忆,在他小时候,村街上逢年过节都挤满了人,甚至周边村的人都来看司家坊的秧歌。姚大新不知道村里为什么有这项习俗,也不知道村民为什么那么高兴。但是花花绿绿的衣服、苍劲有力的动作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播下了传承的种子。11岁时,还是毛头小子的姚大新开始正式跟着村里的长辈学习鼓子秧歌。这一跳,就是一辈子。

最近几年,姚大新一直在仁风镇小学教授鼓子秧歌。他发现,目前鼓子秧歌还缺少规范的教材,搞不清楚这项民俗的具体起源、发展及演变等,这也是他打算下半生研究鼓子秧歌的原因。

“以前村人教鼓子秧歌,用的是土办法,将动作具象化,比如‘海底捞月’‘别井筒’‘脖里围’等,现代社会需要更加科学规范的讲解。”姚大新说,他现在将鼓子秧歌的动作与音乐联系起来,分解成几个节拍,这样人们更容易学。

姚大新对黄河文化的自觉保护,也得到上级部门的支持与帮助,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等为他协调了专门的相关演出排练场地。

过去几年,济南市实施黄河历史文化遗存保护、抢救和修复工程,着力在黄河非遗廊道建设上破题,深入挖掘梳理黄河非遗相关项目,认真梳理沿黄河流域区县与黄河有关的济南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状况,以及与黄河有关的文化品牌、节庆活动。

姚大新说,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肯定不是一两年能完成的工作。借着公园建设东风,他准备大干一场:和高校相关力量合作,将鼓子秧歌与黄河文化的具体关联研究透,并将鼓子秧歌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

孙艳玲:用满族刺绣讲述长城故事

这几天,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渤海靺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艳玲正在组织员工策划长城系列满绣作品,准备将长城的故事、传说用满绣的形式推广出去。“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我的满绣走到哪里,就把长城的故事讲到哪里。”孙艳玲说。

作为满族刺绣(满族刺绣渤海靺鞨绣)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孙艳玲对长城情有独钟,她先后赴北京、河北、甘肃等地对长城进行近距离观览、采风,回来后多次组织员工策划、创作了《我心中的长城》《长城长》《万里长城》等上百幅传播长城文化的满绣作品。

游客参观孙艳玲的长城满绣作品(供图:牡丹江市渤海靺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孙艳玲介绍,有一年去参加深圳文博会,她带去15幅满绣作品参展,其中10幅是长城满绣作品。让她没想到的是,这10幅长城满绣作品仅半天就销售一空。

近年来,国家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加大了建设力度,黑龙江省也出台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黑龙江段)建设保护规划》。此外,齐齐哈尔市与牡丹江市对区域内的长城进行了立碑、挂牌,并确定了保护范围和划定建设控制地带。

当家住牡丹江的孙艳玲听说自己的身边就有长城的消息后激动不已,当即驱车20多公里来到牡丹江市爱民区三道关国家森林公园,对公园内30多公里长、1米左右高、宽度几十厘米至几米不等的长城进行考察。随后又对宁安市江东乡的22公里长城和宁安市江山娇林场内5公里长的长城进行了考察。回来后,她又到相关部门查找关于牡丹江市境内长城的相关资料。孙艳玲说,因年代关系,这些用土堆砌的长城已没有了当初的壮观景象,但依然能够感受到它的坚实与厚重。由此,孙艳玲就有了创作长城系列满绣作品,进而到全国各地进行展览、展销的想法。

“过去虽然创作过很多幅长城满绣作品,销售渠道也比较畅通、销路也很好,就是感觉我的作品始终表达不出那份心中的激动和自豪。”孙艳玲说,通过对身边长城的了解,再加之以前对长城的认知及客户对产品的反馈、多种资料的介绍,多方面的叠加,让她有了创作长城满绣作品的新想法,那就是用靺鞨绣特有的三角针法,在刺绣中进行油画的勾勒及特写,绣出秀美壮丽的长城满绣作品。这不但能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更能让客户充分感受到中华民族魂之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孙艳玲计划把发生在长城的红色故事,用满绣表现出来,通过走进校园、社区广场、乡镇村屯传播红色文化,引导广大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孙艳玲说,下一步将用满绣把长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增强广大群众文化自信的同时,把长城的知名度和满绣的美誉度向外传播。

曹光裕:用心用情传唱川江号子

川江号子,是川渝地区川江流域船工们为统一动作和节奏,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传统民间歌唱形式,被誉为“长江文化的活化石”,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当年川江船工与江水搏击、与命运抗争,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的真实写照。2006年川江号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川江号子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曹光裕说,川江号子是劳动人民的史诗,是长江上游的文化灵魂,它的发展和传承见证着川渝水路的往来繁荣与变迁。

原生态互动体验剧《大江传歌》剧照(供图:受访者)

1981年7月30日,从来没有近距离看过大轮船的曹光裕带着一种好奇和憧憬来到了川江大码头——朝天门,进入重庆轮渡公司当船工,那年他才17岁。

“上班第一天,新奇地看着手中的工作证上写着:工种——水手,当时我并不知道水手是什么。”曹光裕说,现在想来,水手是外来词汇,其实就是船工,从事船上最繁重、最危险、相对轮机和驾驶来说技术含量最低的工作。

曹光裕回想起当年入职时的情景。他问水手长:“这是什么船啊!四周都套上缆绳怎么开呢?”

“小崽儿,一看就是坡上来的,没有坐过船吧!这是趸船,是专门为行船提供停靠的水上码头。”趸船水手长凶巴巴地对他说。

“依次下船,不要拥挤,船票拿在手上。”水手长用半导体喇叭不停地说着。

突然,一个更大的喇叭急促地吼着:“朝天门港航监督站紧急通知,洪峰将于今天下午4点钟通过朝天门,请港口附近的所有船只、泊位加强防范。”

不一会,趸船的船头就响起了劳动号子。“领:嘿羊咗!和:嘿咗!领:嘿羊咗!和:嘿咗!”领头的正是那位古铜色皮肤、体格十分健壮的水手长。

“小崽儿!快来搭把手!一定要赶在洪峰到来之前收紧缆绳、加固外锚。”一个声音冲他喊叫着。

“于是我仓促上阵,和十几个水手一起融入到号子声中。”曹光裕说,“就是这个不经意中听到的号子,我一唱就是40年,并且从朝天门唱到天安门,从长江头唱到长江尾,从嘉陵江畔唱到香江两岸,从中国唱到世界。”

随着时代进步,长江上的桥梁不断增多,江边的号子声也由曾经的此起彼伏变得渐渐稀疏,甚至难觅踪迹。已将川江号子融入生活的曹光裕慢慢意识到,川江号子的时代价值需要重新发掘,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并喜欢它。

2010年,在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支持下,川江号子传习所正式成立。曹光裕将热爱川江号子的音乐爱好者组织起来,取名“老船工艺术团”,对外表演。

2013年7月,川江号子在德国维尔宁格罗德市中心广场唱响。当评委和观众用热烈、有节奏的掌声目送曹光裕退场时,他心里有底了,因为世界认可了这来自东方的一领众和的民间歌唱形式,川江号子唱响了世界。

2020年,曹光裕倾力打造的川江号子原生态互动体验剧《大江传歌》登上舞台。该剧根据川江号子一人唱万人和、演员与观众可用歌声和肢体深情互动的特点,量身打造了一个全新剧种。观众随着剧情的发展,与舞台上的老船工共同唱响川江号子,体验新时代齐心协力、同舟共济、负重前行的团队拼搏精神。

姚惠芬:在探索中传承苏绣

江苏苏州是大运河沿线重要的文化古城,因水而兴,因水而盛,是大运河沿线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遗的城市,也是大运河江苏段最南部的城市,从古至今一直担负着繁忙的水运任务。

千百年来,苏州这座古老的水城,与大运河水乳交融、相互依存,构建了一幅生生不息的姑苏繁华图。围绕大运河周围,散落着苏州众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昆曲、苏剧、评弹、吴歌等非遗项目特色鲜明,苏绣、苏扇、玉石雕、泥塑等“苏作”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姿多彩。苏绣是江南文化的符号,以复杂的手工艺制作,集装饰与艺术于一身,是反映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苏绣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就是苏州非遗保护传承的一个优秀代表。

苏绣长卷《姑苏繁华图》(局部)(供图:受访者)

生长于太湖边上的姚惠芬出生于苏州一个刺绣世家,从小就对苏绣产生了浓厚兴趣。她先后师从仿真绣创始人沈寿的第三代传人牟志红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任嘒娴学习刺绣技艺。姚惠芬首创了“简针绣”技法,并对中国水墨写意刺绣及人物肖像进行了大胆探索,在刺绣技法和审美内涵方面取得许多突破。

走进姚惠芬的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摄影、水墨、油画、书法、人物素描作品。刺绣作品怎么都像绘画作品呢?“我用了自己独创的‘简针绣’。”姚慧芬笑着说,“简针绣”是一种适合表现素描人物肖像的新刺绣方法。这种刺绣与传统刺绣方法相比,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弃繁从简、以少胜多,使作品的表现形式更简单清晰。

经过长期的精心策划和准备,姚惠芬率领15名技艺精湛的绣娘完成了《姑苏繁华图》长卷。整幅绣品连题字在内全长1600厘米、宽38厘米,历时3年半完成。该绣品基于原画作的构图和色彩,灵活运用了接针、缠针、铺针、滚针、齐针、松针、套针、刻针等10多种传统苏绣针法及500余种各色丝线,将原画中250年前苏州的百姓人家、民俗风情等都精绣出来,写尽当年姑苏繁华。

近年来,姚惠芬把培养苏绣传人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她和苏州多个高校合作开设了刺绣兴趣班,并定期免费传授大学生刺绣技艺。“传承苏绣,要让年轻人先了解,由了解到喜欢再到热爱,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苏绣的队伍中。”姚惠芬说。

编辑:孙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