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中国·百城百艺”非遗传播活力展示平台,依托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自主知识产权系统“中传云”,实现对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3610个国家级非遗子项、3603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876家非遗老字号非遗传播大数据信息的实时监测,按照政策保障、队伍情况、非遗活力、媒体关注、舆情反馈5个指标维度,综合计算出2023年2月非遗传播活力值共计17324,其中省级非遗活力值为4331,地级市非遗活力值为7326,县级市(区)非遗活力值为5667,与春节期间基本持平。
一、非遗传播活力总体概述
(一)地域情况
非遗保护年会提升传播活力,本月与春节期间基本持平。从地域分布来看,上海、河南和北京位居省级前列。广东广州、湖南长沙和山西太原位居市级前三位。河南宝丰、河北井陉和湖北黄梅位居县级前三位。“地区活力展示”板块中,东部地区位列第一,其后依次为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地区活力进步展示”板块中,前三名为广东清远(进步565位)、广东广州(进步555位)和山东聊城(进步543位)。
(二)非遗传承人
河南和山东非遗传承人传播活力较高。河南跃居省级第二位,有3位传承人进入传承人榜前十。山东位居第四位。本月举办的传统民俗活动“马街书会”和中国非遗保护年会,有效带动了传承人活力值提升。其中,参与“马街书会”的陈胜利(河南坠子)进步414名,参与非遗保护年会的周祖宏(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和有禄(和氏太极拳)等进步名次超80位,泰山皮影戏传承人范正安跻身传承人排行榜第26名,姚大新(济阳鼓子秧歌)和刘海港(孙膑拳)均进步超300名。
借助节庆民俗活动,多位传承人崭露头角。元宵节期间,抬阁传承人活力明显提升。陈范兴进步极大,跻身传承人排行榜第10名,进步300余位。有19位2022年传播活力为零的传承人,紧抓契机将非遗融进民众生活。张向仁(元宵节淄博花灯会)等在本月中借力节庆崭露头角。
(三)非遗老字号企业
制茶、珐琅等传统技艺类老字号企业活力值跻身前列。本月勐海茶厂(大益牌)和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京珐牌)分别位居老字号传播活力榜第二、三名。其中勐海茶厂获评云南省“两新龙头”,新华财经等多家主流媒体关注“大益乡村振兴行动”茶农新居乔迁事件并报道,其他媒体亦有转载。京珐景泰蓝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上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技艺的魅力。同时拓展经营业态,为参观者开设体验课、举办传承展等。此外还在多平台开设网店,进行直播带货,其传播活力值环比增长227%。
民族健康产业类非遗老字号企业传播活力涨幅高。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加大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直接拉动该类非遗老字号企业传播活力增长。有10家相关老字号进入排行榜前50名。其中平乐正(平乐郭氏正骨法)位居第10名,片仔癀位居第12名。在中华老字号活力进步榜中,前20名里有3家该类非遗老字号企业。其中庚鼎(渴龙奔江丹)位居第3名,华佗(针灸器械)第13名,群星(脉通)第16名。
(四)非遗门类
传统音乐和曲艺项目传播环比排名上升。其中陕北民歌和惠东渔歌在传统音乐中表现突出。陕北民歌依托陕北民歌博物馆的开馆和进入榆林学院课堂,位列传统音乐项目第2名,环比上升7.84%。惠东渔歌亮相惠州非遗民俗展演,加之专场文艺晚会和进校园活动,推动其进入传统音乐项目第3名,环比增长975%。
传统医药项目传播活力势头稳中有升。本月,有5个传统医药项目实现了传播活力零突破,胡庆余堂中药文化进步明显,位居该类第一名,相较上月第一名增加36.36%。
二、非遗传播活力典型事件
(一)首届中国非遗保护年会推动多地传播活力提升
本月,由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山西榆林市政府等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举行。年会由非遗大集、创新展览、巅峰论坛等组成,近200个非遗项目、400多位非遗传承人参加。本次活动媒体报道数量22803条,其中央媒报道797篇,新华网、人民号和文旅中国等主流媒体均做了专题报道,网友对此次活动进行了高度评价。受此影响,该活动举办地榆林传播活力环比增长65.22%。
(二)《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全面拉高老字号企业传播活力
近期,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文物局、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了《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提出要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中华老字号名录,推动中华老字号顺应市场机制、守正创新发展。该办法有效促进了非遗老字号企业传播活力,其中庚鼎和都匀毛尖传播活力都呈现爆发式增长。
(三)中国与沙特非遗数字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本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沙特阿拉伯王国文化部国际文化关系司主办,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策划组织,中传创展(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承办的“物以载道——中国与沙特非遗数字展”在中沙两国数字平台上线。数字展以“中华民族非遗对话沙特文化”为主旨,共选取来自中沙两国300余件展品。该活动在国内被重点报道,影响广泛,外媒报道近千条,阿拉伯新闻等国外主流媒体对此均做了报道。该活动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方面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四)非遗相声大会举办,社会话题热度和传播活力值走高
“曲艺新说唱”——第四届非遗相声大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在@中国广播艺术团等抖音账号同步播出,4场直播累计吸引超过千万用户在线观看。这种“非遗+移动互联网”的创新模式,形成社会热门话题,打造移动互联网平台现象级的相声文化IP,让相声这门非遗文化真正“活”在当下,促进相声艺术的传承、创新、发展。
未来一个月,伴随文化和旅游业加速复苏,民众的旅游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各地或将举办系列非遗传承实践活动,预计将会形成今年非遗传播的第一波小高峰。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