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12-08   星期日   农历冬月初八   大雪 大雪
守中华文化根脉 展非遗时代新篇
来源:中国旅游报 作者:郭子腾 创建时间:2023-06-13 22:53:00

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扎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文化和旅游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即日起,本报开设“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栏目,展现全行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入思考和积极作为,敬请关注。

多彩非遗薪火相传,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活态展示。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门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与现代生活充分联结,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亮丽风采、勃勃生机,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取得显著成效、进入系统性保护新阶段,提供了非遗保护传承实践的“中国方案”。

连日来,广大非遗工作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领会讲话精神,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大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新征程上,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遗,促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非遗故事展开多彩篇章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广大非遗工作者纷纷表示,将继续做好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和阐释宣传工作,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生动讲好非遗多彩故事。

“在积极推动非遗和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基础上,我们将重点加强对现当代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和非遗资源的调查、记录、传播和利用工作,开展资源全面展示和转化利用。”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兰静表示,“当前,中心负责的中国节日志、中国史诗百部工程正有序推进,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宣传全面铺开。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以更加扎实的理论研究和传承实践,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北京中轴线上,外观如“凌空藏宝阁”的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恢弘大气。“习近平总书记以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5个突出特性对中华文明‘精准画像’,意蕴深刻,引人深思。”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苏丹表示,“我们将继续丰富非遗活动品类,让藏戏、云贵民歌等地方戏曲演出以及传统皮影戏等非遗表演走进展馆、走进观众;同时,举办学术性讲座,全面展示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辉煌成就,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非遗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担负起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守护好、弘扬好传统曲艺艺术。”北京评书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兰芳表示,自己将继续发挥传帮带作用,选择好、培养好新一代传承人。“培养传承人要坚持德艺双馨标准,看他们是否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传承非遗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是否有志于长期从事曲艺类非遗项目的传承实践,是否能够掌握非遗项目的核心技艺。”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赵罡表示:“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核心,完善非遗传承人才梯队建设,帮助非遗传承人坚定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艺术修养、提升保护传承实践能力,引导更多非遗传承人带着对中华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谱写更加生动的非遗传承发展新篇章。”

山水人文汇成宜游之地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各地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寻找到传统非遗切合时代、切合人民的当代表达,一批批融合发展的样本脱颖而出。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传承好、发展好中华文明注入了固本培元的思想力量。”贵州丹寨万达小镇商管公司总经理吴晓莉介绍,“近年来,小镇大力提升非遗传承人技能,让非遗传承人成为出色的旅游形象大使;依托手工艺、民族歌舞、特色美食等非遗项目,创新‘非遗+研学’‘非遗+文创’模式,打造差异化旅游产品;完善服务设施,推出丹寨八景慢直播、AI导游小丹等智慧服务。下一步,我们将聚力打造中国丹寨非遗周品牌,提升苗年节等节庆活动的知名度,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展非遗新姿、促文旅发展。”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坐落于福州市中心的三坊七巷是闽都文化的重要标识。福州名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公司深挖坊巷文化内涵,开展林觉民·冰心故居等修复展陈,打造叶氏民居福建省非遗博览苑等文博场所;成立古厝研究会,引入非遗传承人开办非遗课堂、传习所等,常态化开展非遗展演,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让历史建筑焕发新活力。“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进一步提升三坊七巷展览展示、旅游休闲等功能,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把历史文脉传承下去,让中华文明发扬光大。”

类似的实践还有很多,陕西西安,钟鼓楼旁的易俗社文化街区,露天戏台上的秦腔高亢嘹亮,“馆、展、演、商”四位一体的展现,让古老的黄土天籁焕发时尚活力;山东曲阜,孔庙南门的万仞宫墙前,天南海北的游客慕名而来,聆听千古传颂的人文故事,感受时光淬炼的先贤智慧……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已经成为非遗联结现代生活的重要方式。

历史文脉融入现代生活

非遗的保护传承,重在融入现代生活、展现时代价值。放眼新时代,广大非遗工作者吸吮着中华文明的滋养,赓续着深入骨髓的精神血脉,激扬起蓬勃的青春力量,正以无比坚定的文化自信,在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路上昂首阔步。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创造新文化、建设新文明的时代强音。”青海省刺绣行业协会会长、青海素隆姑非遗工坊带头人苏晓莉表示,“我们将以创新创造激活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赓续中华文脉,在制作工艺、艺术理念等方面再发展、再提升、再进步,让青绣之美更加深入人心,让指尖艺术变成‘指尖经济’,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近年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面人(北京面人郎)传承人郎佳子彧大胆尝试,努力将国画的表现力融入面塑技艺,创作了致敬医护工作者的《巾帼》、奥运吉祥物“冰墩墩”等作品。他说:“接下来,我将与时俱进,让作品精准触达受众。同时,主动适应市场,丰富产品形态,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焕发时代光彩,用年轻人的话语讲好非遗故事。”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广彩瓷烧制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周承杰介绍,自己打造的非遗品牌“粤字一彩”已经进驻永庆坊,他和团队还策划推出了研学项目,让市民游客在永庆坊感受非遗魅力、体验广州特色文化;与早茶、手游等领域企业联动,让非遗创新成果可用、可感、可触、可见。“我们将继续推动非遗品牌更有深度和广度,带领广大游客尽享非遗之美。”周承杰说。

在广东,“85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佛山木版年画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钟萍打造了“解忧年画铺”品牌,被网友称为“年画女侠”。她介绍道:“我打算与文具品牌联合出品文具,开展年画手工体验课等,让年画走进百姓生活,让传统文化焕发光彩。”

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各省(区、市)举办9800余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广大非遗工作者将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成效落到实处,引导人民群众切身感受非遗在新时代融入当代生活、服务百姓民生的生动实践,共享非遗系统性保护成果,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编辑:李振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