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1   星期四   农历四月初四   谷雨 谷雨
中国活字印刷术资源采集成果·典型作品&参观体验篇丨纸墨之间 字字相传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创建时间:2023-12-14 22:19:00

编者按:为加强非遗数字化保护和档案建设,形成与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相关的,全面、系统的数字化记录成果,我中心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支持下,自2018年起持续开展入选项目资源采集工作,并已经先后完成了7个项目。

该项工作的开展以我中心组织编制的文化行业系列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相关规范为指导,以记录入选项目本体内容和保护传承情况为核心,旨在更加清晰、准确地掌握入选项目的文化形态、存续状况、履约情况和保护成果。

今年,我们将在本公众号和中国非遗网(www.ihchina.cn)陆续推出、展示各项目资源采集工作成果,以更加多元、立体的方式为大家呈现这些非遗项目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敬请期待。本次,我们将集中展示“中国活字印刷术”项目的采集成果。

本篇,我们一起来欣赏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典型作品,并走进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展示馆和瑞安东梨民艺博物馆,了解木活字印刷技术的保护、传播与展示的情况,感受其文化魅力。

在浙江瑞安东源村的谱师们,经过捡字、排版、校对、研磨(俗称“研水”)、上墨、刷印等工序,一本本宗(家)谱得以制成,一本本古籍得以版印。除了家谱和古籍外,人们还会巧用木活字印刷技术的特点和核心元素制作相关文创,吸引更多的人了解这项技艺,将其更好地传承下去。宗(家)谱、古籍印刷再版、相关文创产品都是木活字印刷技术的典型作品。

一、典型作品

浙江瑞安东源村现存梓辑的部分宗谱:

◆光绪十一年(1885年),王宝忠与兄鹤嶙梓辑《高阳郡许氏宗谱》;

◆光绪十九年(1893年),鹤嶙之子鲁梓辑《栢葉林氏宗谱》;

◆光绪廿七年(1902年),王宝忠五修《高阳郡许氏宗谱》;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宝忠之子芑梓辑《颍川郡陈氏宗谱》;

◆光绪丙午(1906年),王焜梓辑平阳岱山《王氏宗谱》;

◆民国己丑(1949年),王为政堂淑玉梓辑《严氏宗谱》;

◆1958年,瑞邑平阳坑东岙王叔玉同孙铨八梓辑《魏氏宗谱》;

◆1968年,王绍槐堂王志宦梓辑《颜氏宗谱》;

◆共和壬午年(2002年),王超辉梓辑的《颍川郡陈氏宗谱》;

◆共和己丑年(2009年),王超辉梓辑的《陈氏房谱》。

浙江瑞安东源村现存梓辑的部分宗谱·展示

➤ 光绪癸巳(1893年)王就正堂梓辑《栢葉林氏宗谱》

➤ 光绪丙午(1906年)瑞邑东岙宗侄庠生琴堂焜梓辑的平阳岱山《王氏宗谱》

➤ 1958年瑞邑平阳坑东岙王叔玉同孙铨八梓辑的《魏氏宗谱》

➤ 1968年瑞安平阳坑东岙王绍槐堂王志宦梓辑的《颜氏宗谱》

➤2002年王超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梓辑的《颍川郡陈氏宗谱》

➤ 2009年王超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梓辑的《陈氏房谱》

2008年,木活字印刷技术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后,在瑞安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活字印刷协会,是专门为谱师们搭建的学习交流、技艺展示、沟通协调的平台。在宗谱印刷范围之外,该协会还承接古籍的再版转印工作,分期分批把重要的古籍版本书委托谱师们进行复制印刷。以王法炉会长为首用木活字的方式翻印了《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启蒙读本,以及《证道歌》《道德经》《孙子兵法》等古籍善本。

瑞安活字印刷协会印刷的部分古籍·展示

《千字文》

➤木活字印刷启蒙读物《千字文》(瑞安市活字印刷协会刊印)

《永嘉大师证道歌》

➤木活字印刷古籍善本《永嘉大师证道歌》(题签林剑丹 编务都清璞 序言 张如元 制作王法炉 监制李震 刻字王超华 )

《道德经》

➤木活字印刷古籍《道德经》(总策划:瑞安市东源活字印刷协会 出版发行 / 印刷:瑞安市东源活字印刷有限公司)

除宗(家)谱、印刷古籍外,还有以木活字为要素设计的印章、手链、生肖礼品等文创产品,让木活字印刷技术与当下的生活接轨,焕发新的生机。

二、参观体验

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展示馆

老馆

2004年6月,在浙江瑞安东源村建立了首座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展示馆。展示馆为一正两厢瑞安传统农家庭院,原是东源王氏后人祖宅。整个展馆有三个区,分别是“雕版印刷展示厅”、“活字印刷展示厅”和“瑞安木活字印刷展示厅”。在节假日里,老馆开展了青少年研学体验活动,让学生动手体验木活字印刷术的传统文化魅力,了解非遗,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新馆

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展示馆新馆位于浙江瑞安东源村,占地面积540平方米,建筑面积1013平方米,2017年建成。整个展示馆设接待室、展示厅、木活字印刷全流程演示厅、游客体验厅等,展现木活字印刷术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全面展示木活字印刷术工序、工具、字模以及印刷完成的家谱等。

新馆共两层,分为两个部分,一楼展示了中国印刷术的发展史,主要介绍了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二楼展示了东源木活字印刷术的发展历程,以实物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介绍了瑞安木活字印刷技术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技艺流程和特点、传承与保护等内容。馆里除了有对木活字印刷术基本陈列之外,还会有谱师们现场演示木活字印刷术,增强观众的体验感和互动感。该馆在线上有VR展馆,可以通过线上的方式对该馆进行参观。

VR展馆:https://vr.cvr720.com/1903/mhzysgxg/(长按可复制网址)

瑞安东梨民艺博物馆

瑞安东梨民艺博物馆(来源:天瑞地安客户端)

随着文旅融合的思想不断加深,瑞安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度整合了瑞安非遗项目,在平阳坑镇东源村推进东梨文旅产业园项目,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围绕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非遗名录的中国活字印刷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蓝夹缬技艺两个项目,打造文化空间,建立瑞安东梨民艺博物馆。

东梨民艺博物馆内木活字展示(来源:天瑞地安客户端)

东梨民艺博物馆位于平阳坑镇东源村东梨文旅产业园,由原先的“村民中心”改造而成,展厅面积约450平方米,2022年被评为省级乡村博物馆。馆内展示了木活字印刷技艺、蓝夹缬技艺以及其他染纺织技艺等相关文化产品。它是集传统染织绣实物展示研究、染料种植园、植物染工坊以及研学培训交流为一体的复合型文化空间。并在馆内成立了“东梨手艺互助社”,帮助留守妇女和老人利用闲余时间学习手工布艺制作,为瑞安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注入文化活力。

在这里,参观者可以在捡字台中挑选字块组成名字,放入胡桃木小盒,作为赠品和礼品送给亲友。还可以制作夹缬作品,围巾、养生锤或夹缬镶边的蒲草扇子等。

相信未来将有更多的人浸润墨香

了解木活字印刷术和谱牒文化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让更多的人

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文字:部分文字参考自《木活字印刷技术》2011年,吴小淮著。瑞安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官网、“瑞安旅投”微信公众号;图片:除已标注拍摄信息、来源出处的图片外,其余部分图片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资源采集成果;出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视频制作:河南华之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编辑:刘爽 李振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