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又称为“上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此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并伴随着丰富多彩的习俗。岁月流转中,随着我国中华民族不断融合、发展,上巳节的很多民俗和文化传统已融入少数民族文化中,成为重要的民俗时间,“三月三”逐渐成为多民族共享的节日。
一、“三月三”与上巳节
“三月三”源远流长,其历史可追溯至上巳节,也被称为“修禊日”,是我国古代一个盛大的节日。“上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的文献中。自魏晋以后,上巳节作为节日被确定下来,主要有祓(fú)禊(xì)、曲水流觞等习俗。“祓禊”即在水边举行祭礼,古人认为在春夏交替之际,阴阳未调,人容易患病,所以在河边进行香薰沐浴,以祈求神灵护佑,驱除不祥,预防疾病。
图1 上巳节(图片来源:新华网)
人们在举行祓禊仪式后,会在蜿蜒的河流上游放置一只酒杯,往酒杯里倒半杯酒,让酒杯顺流而下,酒杯停在谁面前,谁就要饮酒赋诗,或表演才艺,是文人雅士喜爱的集会活动。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兰亭集序》说的就是在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会聚兰亭,感叹生命与岁月流逝,于是挥毫作序,留下一段千古佳话。
到了宋代,因为上巳节与寒食节、清明节在日期上较为接近,且功能一致,因此人们在这段时间里进行祭祀祖先、结伴郊游等活动。“三月三,生轩辕”,直到现在,人们都会在“三月三”祭祀轩辕皇帝诞辰。以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黄帝祭典(新郑黄帝拜祖祭典)为例,共有九项仪程:盛世礼炮、敬献花篮、净手上香、行施拜礼、恭读拜文、高唱颂歌、乐舞敬拜、祈福中华、天地人和。整个祭典庄重肃穆,注重仪式的厚重感和文化感染力。
图2 新郑黄帝拜祖祭典(图片来源:“新郑发布”微信公众号)
宋代以后上巳节、清明节、寒食节三节合而为一,后来逐渐消失在时间长河中。但是上巳节的很多风俗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得以保留和延续。
二、“三月三”多民族的歌舞海洋
壮族、侗族、仡佬族、白族、彝族、黎族、畲族、布依族等民族,仍会在“三月三”举行异彩纷呈的节庆活动。目前,黎族三月三节、三月三(报京三月三)、三月三(壮族三月三)、畲族三月三、布依族“三月三”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黎族三月三”是海南黎族祭祀祖先、祝福新生、歌颂爱情的吉祥节日,以昌江黎族自治县和东方市为盛。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人们穿着节日盛装,携米酒、竹筒饭,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一起,祭拜祖先,或三五成群相会、对歌、跳舞欢庆节日。
图3 “黎族三月三”(图片来源:“东方市文化馆”微信公众号)
在贵州镇远报京侗寨,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盛大的游行活动,在报京楼前跳起团圆舞。活动结束后,侗族人民会摆起长桌宴,招待四海宾朋,品尝侗族美食。青年男女常在这一天以葱、蒜定情,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佳节。
图4 “报京三月三”(图片来源:“镇远发布”微信公众号)
“壮族三月三”称为“歌圩节”,人们“以山歌传情,绣球传爱”,是壮族倚歌择偶、寻求爱情的重要节日和社会活动。在歌圩前制作装有豆粟或棉籽的绣球,并把鸡蛋染成彩色,青年男女相互对歌,并通过对歌寻觅心上人,通过抛绣球和碰彩蛋沟通情感。除此以外,人们会跳竹竿舞、吃五色糯米饭庆祝节日,表达对生活幸福吉祥的愿望。
图5 “壮族三月三”(图片来源:“融安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畲族三月三”既是畲族先民英雄的重要纪念日,也是畲族人民祈求生活幸福安康的隆重节庆。又称为“乌饭节”,节日期间,家家户户用乌稔树叶汁液泡糯米、蒸乌饭,用山哈酒与乌米饭祭祀祖先,当地流传有“吃了乌饭,上山蚂蚁不咬”的俗语。畲族人民还会身穿节日盛装,并进行“落寮盘歌”“山哈歌会”,以歌为媒,传情达意。
图6-9 畲族三月三-乌米饭制作、歌会(图片来源:“今日福安”微信公众号)
在布依族语中,“三月三”意为“向善”。在这一天,贵州黔西南的望谟县的布依族人欢聚一堂,上山举行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会提前做好五色花米饭表达对亲人的感恩。并进行对歌活动,让青年男女在歌声中表达对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图10-12 “布依族三月三”(图片来源:“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微信公众号)
“三月三”,作为一个古老的传统民族节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历史面貌,历久弥新。无论是古代中原的上巳节,还是各民族的“三月三”,无论是祓禊仪式、曲水流觞、郊外踏青,还是少数民族的歌舞、情定当下,其内在的文化价值和情感表达是一致的,都表达出中华民族对生命的热望、对自然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现在的“三月三”,早已不像魏晋时期那样为贵族或文人雅士专属,而是走入村寨,与日常生活、情感诉求密切相连,并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生动体现了各族文化交相辉映,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彰显出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