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9   星期一   农历三月廿一   
老字号里话非遗:东方艺术画廊荣宝斋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作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创建时间:2018-06-25 08:54:00

编者按:中华文明世代相传,创造了丰富的商业文化。老字号作为我国传统商业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广泛分布在餐饮、零售、食品、医药、居民服务等众多行业,其拥有的专有品牌、传统技艺、经营理念和文化内涵,不仅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

“老字号里话非遗”系列专题将聚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涉及的中华老字号及其相关内容,详细介绍这些老字号所具有的悠久历史传统,深入挖掘其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展示特色技艺,解读品牌精神,让读者进一步了解这些承载着中华民族工匠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提高全社会的保护传承意识。

荣宝斋位于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西街十九号,从1672年其前身“松竹斋”南纸店建立算起,迄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三百年沧桑巨变,荣宝斋历经荣辱兴衰,人事更迭,至今这三字金匾仍闪烁荣光,成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企业品牌。 

一、百年沧桑

从 “松竹斋”到“荣宝斋”

荣宝斋的前身是松竹斋,始建于清朝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创办者是一个浙江人,姓张。松竹斋以经营南纸,高级文房四宝,刻印诗笺、信笺及新旧书画原作为主要业务,还代书画篆刻家悬挂笔单,办理订件手续。这些经营项目本身,都与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息息相关。

图1 荣宝斋铺面

松竹斋不同于别的文玩店铺,它重点经营的是木版刻印诗、信笺之类,属于手工艺范围,有其自身特色。如早期刻印的《七十二侯诗笺》和《二十四节令封套》等,古朴典雅,别具风格,曾博得鲁迅、郑振铎诸先生的赞美。

图2 20世纪20年代北京荣宝斋南纸店

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松竹斋更名为“荣宝斋”,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雅意,并请当时著名的大书法家陆润庠(清同治状元,曾任国子监祭酒)题写了“荣宝斋”的大字匾额。1896年,荣宝斋设帖套作,延聘刻、印高手,印制了大量优秀的诗笺、信笺。民国期间,荣宝斋重刊《十竹斋笺谱》,使彩色套印和拱花术得到了延续和发展。

图3 十竹斋笺谱:苍松不老 双鹤齐鸣 十竹斋

近代变迁 

新中国成立以后,荣宝斋几经变迁。1950年公私合营,“荣宝斋新记”挂牌。1952年,荣宝斋成为国有企业,并以郭沫若题词墨迹“荣宝斋”为标准商号字样沿用至今。改革开放以来,适逢传统文化发展的春天,荣宝斋逐步明确了“以传统业务为核心,开拓传统文化的多元业务,稳步扩大经营规模”的企业战略,逐渐转型为集书画经营、文房用品、木版水印、装裱修复、拍卖典当、出版印刷、展览展示、教育培训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企业。

图4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颁发的中华老字号匾额

二、品牌文化

荣宝斋从初创时的琉璃厂南纸店,发展为名闻遐迩的中华老字号、东方艺术画廊,其品牌内涵在岁月变迁中、在一代代荣宝斋人的努力下,不断得到丰富、扩充。  

“诚信为本,荣名为宝”的核心价值观

“诚信为本,荣名为宝”,既是荣宝斋的百年古训,也是荣宝斋坚持恒久的核心价值观。“诚信、和谐、传承、创新”是荣宝斋在新时代不断丰富的理念,是通过实践所凝结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是荣宝斋生生不息的活力之源。与荣宝斋有70余年友谊的启功先生,称誉荣宝斋是“书画篆刻作品荟萃之区,诸名家聚首谈艺之所”。

精益求精的质量观  

荣宝斋品牌的一项重要内涵,是精益求精的质量观,这体现在其众多定制或监制商品中。荣宝斋堪称书画家的“好后勤”,凡经荣宝斋售出的文房四宝,都是按书画家的要求精心挑选出来的。

图5 文房四宝

荣宝斋销售的宣纸柔韧而润、光而不滑、折而不损、细薄而匀,吸水性强、着墨易收。其他各色冷金笺、素染宣、玉版宣、煮垂宣、云母笺、蝉翼笺、蜡笺等矾纸,也都是荣宝斋自己监制的。毛笔大都由全国各地名店高手加工制造,并各取其所长。有时,荣宝斋还会根据书画家的需要,向制笔厂(店)定制。荣宝斋定制的砚石主要是四大名砚——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荣宝斋售出的墨,也都以质量优良名扬海内外。荣宝斋经销的其他文房用品,也都质量上乘。

图6 文房四宝

可以说,荣宝斋售卖的每一样东西,都不是流水线上出来的,而是精心为使用者监制和定做的,因此,其产品在书画家圈子中享有很高信誉。荣宝斋所印笺纸,就因风格新、品位高,被鲁迅先生誉为“诸笺肆之白眉”。 

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

荣宝斋最有价值的品牌资源还在于人才。多年来,荣宝斋传承下来的人才培养机制为企业培育了一代又一代行业专家、技术骨干。勾描如王宗光、陈林斋、冯忠莲,刻版如张延洲、张进申,印刷如孙连旺、王玉良、田永庆,装裱如张贵桐、王家瑞、冯鹏生,篆刻如徐之谦、熊伯齐,书画鉴定如许麟庐、王大山……他们是荣宝斋品牌绽放光芒的源泉。

图7 王丽菊向师傅王玉良先生学习技艺

近年来,崇德福、王丽菊、高文英、王辛敬、李淑珍等人陆续被评为木版水印技艺和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为保证传统技艺的有效传承,荣宝斋建立健全师徒传授学习责任机制,师徒双方签订责任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同时增加带徒津贴。此外,荣宝斋还为王丽菊、王辛敬设立了传承人工作室,助力于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荣宝斋的木版水印技艺和装裱修复技艺(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分别于2006年和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荣宝斋采取了很多措施。

图8 木版水印技艺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图9 装裱修复技艺(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于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木版水印技艺

1952年,荣宝斋试印齐白石的《白茶花》和徐悲鸿的《奔马》获得成功。根据文献记载,当时任国家出版总署署长的胡愈之同志在赞扬荣宝斋雕版印刷复制品时,将其定名为木版水印。木版水印的发展,从一个重要方面记录了百年老店荣宝斋的历史,也是荣宝斋品牌的核心内容之一。 

图10 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的刻版用工具

图11 周恩来、陈毅将木版水印画《簪花仕女图》赠送给缅甸总理吴努

我国最早的雕版印刷,有确切纪年的是隋代。荣宝斋木版水印源于中国古代雕版印刷的“版”套印,所谓“版”套印,是根据画稿笔迹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刚柔枯润,设色的深浅、浓淡、冷暖及色相的向背阴阳分版勾摹,刻成若干板块,然后对照原作,由深至浅,逐笔依次叠印,力求逼肖原作,精确无误,达到乱真的程度。木版水印这种纯手工印刷工艺有勾描、刻版、印刷等基本工艺程序和刻、剔、掸、描等特殊技巧,它以笔、刀、刷子、耙子、国画颜料、水等材料为基础工具,以追求复原传统书画的艺术形态、笔墨、神采为目的。

图12 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印制过程:勾描

图13 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印制过程:印刷

图14 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印制过程:装裱

20世纪50年代,荣宝斋开始用木版水印技艺复制齐白石、徐悲鸿等当代名家画作。之后,荣宝斋对古代名画的木版水印由小而大,由单幅到巨幅,步步迭进。《韩熙载夜宴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和《清明上河图》这三件巨幅木版水印作品先后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成功问世。由原来只能印大不及尺的诗笺、信笺,到能惟妙惟肖、神形兼备地印制大幅古代名作,这一系列的突破和变化也标志着荣宝斋木版水印技术的成熟。

图15 《韩熙载夜宴图》

在这其中,《韩熙载夜宴图》是荣宝斋复制的众多作品中水平最高,被后世公认的木版水印巅峰之作。《韩熙载夜宴图》的复制工作从1959年开始筹划,到1979年完成,前后长达20年之久,勾描、刻版共1667套,复制仅30余幅,每幅需印刷8000余次,制作者的技艺和其坚忍刻苦的精神,均令人赞叹。 

装裱修复技艺 

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是我国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主要用于书画、碑帖等的装饰和修复还原,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装裱古代称为“裱褙”,亦称“装潢”、“装池”。古人讲“七分书画三分裱”,充分说明了装裱对于提升中国书画美感的意义。装裱和修复技艺也对中国书画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精、严、新、顺”的装裱技艺特点

一件书画作品,由于所需要的装裱形制不同,如条幅、画片、手卷、册页等,装裱工序也各不相同,但基本操作程序是一致的,从托心开始,一般要经过托、拉、镶、扶、砑光、上杆等主要工序。

图16 李振东和冯鹏生在进行修复“水中冲洗”工作

荣宝斋的装裱是北派装裱——京裱最集中的体现,不仅制作精良,用料选材也极为考究,每道工序严格把关,采用传统制作,益于日后揭裱重装,形成了自己“精、严、新、顺”的特点。“精”是指装裱材料精,工艺精益求精;“严”指严格按照多年形成并逐渐完善的操作程序装裱字画,对于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控制质量;“新”是指荣宝斋的装裱技师有开拓创新精神,能在装裱形式、风格和技法诸方面不断探索;“顺”就是尊重客户的要求、喜好。经荣宝斋装裱的作品,表面润滑、平整、光洁,柔韧性高,大气雅致。

图17 荣宝斋装裱修复技艺工艺流程:揭去复背

独树一帜的书画修复技艺

传统装裱与修复技艺是与中国书画艺术共生、依存和发展的有机体系,是完备成熟的手工技艺。荣宝斋的古旧书画修复技艺在全国装裱界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完备的工艺流程 ,运用冲洗、揭旧、嵌补、全色等技艺,抢救了无数破损严重、濒临失传的艺术珍品。如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内发现的至今八百多年的辽代经卷,经荣宝斋师傅修复后,恢复了经卷原貌,国家文物得到有效保护。

图18 钟钦礼《雪景山水》 修复前后对比

保护传承

多年来,荣宝斋一直全力以赴,以继承和保护好这些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为己任。荣宝斋在原有建筑基础上,先后对木版水印车间、装裱车间进行了装修改造,改善了生产环境,增添了相关设备,记录并保留有关工作程序、积累资料。同时,注意人才的培养,成立以专家为主的攻关小组,通过实践积累经验、带动后继人才。鼓励个人参加学历进修、业务进修,逐渐提高技师素质。2006年初,荣宝斋还成立了“木版水印选题小组”,为木版水印技艺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和理论支持。每年通过有组织地开放生产流程和举办展览,向全社会展示木版水印技艺保护发展的成果。2011年,荣宝斋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非遗保护、传承的成果得到多方关注与认可。   

四、结语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荣宝斋已名副其实地成为中国书画艺术相关服务的重要平台,不仅是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汇聚交流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文明传承的园地和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秉持着“诚信为本,荣名为宝”的百年古训,相信荣宝斋将在历史的不断延续中,更加快步地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编辑:江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