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12-07   星期六   农历冬月初七   大雪 大雪
倾听国家级“非遗”的声音——黔西南州代表团参演剧目乐舞画卷《布依八音》演出侧记
来源:贵州民族报 作者:龙翔云 创建时间:2017-11-27 09:30:00

《布依八音》剧照

  11月22日晚上,第六届全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黔西南州参演剧目乐舞画卷《布依八音》在贵州省国际会议中心精彩上演,现场座无虚席、掌声雷动。观众们在一曲曲布依原生态的“八音”曲牌中,倾听着大气滂沱的“竹鼓”合奏和神秘优雅的“碗乐”;跟随着舞台上布依族老摩公抑扬顿挫、独具神秘民族色彩的摩经吟诵《天地山水》,开启了90分钟的探索布依文化秘境的旅程……

  《布依八音》是一部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表现形式的乐舞画卷,结合原生态的布依民俗表演,把一个关于布依人的爱与梦想的情景展现在世人面前,让观众认识了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种民间曲艺说唱形式——“布依八音坐唱”。

  布依族八音坐唱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种民间曲艺说唱形式,主要流传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安龙、册亨、望谟一带。布依八音表演形式为八人分持牛骨胡(牛角胡)、葫芦琴(葫芦胡)、月琴、刺鼓(竹鼓)、箫筒、钗、包包锣、小马锣等八种乐器围圈轮递说唱,在说唱中讲述故事,传递情绪。千百年来,它一直在南盘江流域的村村寨寨传承延续着。早在2006年5月,黔西南州布依八音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布依八音》是一台立足‘非遗’的文化展演,剧目中所有的乐歌都是生活现场的提炼,基本演员全都来自布依村寨。”黔西南州代表团团长、副州长范华介绍,布依八音坐唱是布依人民生活中形成、传承、发展的鲜活艺术,又是艺术化的布依人民的生活本身,充分体现了布依族古老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布依本土文化,是布依族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布依族的戏曲发展史和本土文化发展史,增强民族凝聚力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布依八音》总导演张华介绍,布依八音坐唱是布依人民生活中形成、传承、发展的鲜活艺术,又是艺术化的布依人民的生活本身。乐舞画卷《布依八音》以布依族人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为主轴,通过八音将布依族人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日常生活肌理串接起来,讲述布依人的人生——生命,生产,生活,欢乐与忧伤,以及对天地的敬畏与感恩。

  “我们在创作《布依八音》中,更多的是作为‘八音’这个布依族古老艺术形式的挖掘者、打磨者和服务者。”张华说:“《布依八音》的创作之路,就是主创们顺着乡愁,怀着敬意寻找布依八音坐唱之美的过程。”

  为搜集和打磨布依八音坐唱这项古老而零散的艺术,张华和主创们多次深入册亨、望谟等布依族文化保留较为完整的族群聚居地考察,通宵达旦策划、讨论创作思路,发现、挖掘、提炼、打磨布依八音坐唱,让其更适合舞台。

  “通过努力,力求让这台剧主线更突出、结构更集中、色彩更丰富、情感更精准和细腻、保留更多的布依族原生态文化元素,让观众们能切身感受布依文化的美。”张华表示。

  在整场演出中,布依族人的日常生活得到全方位的艺术化呈现:插秧、耕种、挑水;山间浪哨、水边梳妆;吹长号、击刺鼓、隆重上房梁;哭嫁、迎亲、特殊的洞房夜;节日、祭祖……在这些生动的场景中,展示着布依人妙趣横生的习俗,表现出布依人热情向上的生活观,烘托起布依人对未来的美好梦想。

  该剧主演、黔西南州本土演员薛建文介绍,正是源于对布依文化的向往和热爱,支持他战胜长期而艰苦的排练过程,用汗水和激情铺开了《布依八音》的演绎之路。“希望通过我们的演绎,能够让大家都知道,布依族有‘八音’。”薛建文表示。

  《布依八音》的另一个亮点,是集合了大量原生态的“八音”曲牌,《水打碾子》《贺喜堂》《新婚不过夜》等原汁原味的布依族歌曲,配合“竹鼓”合奏和神秘优雅的“碗乐”,让人耳目一新。

  “第一次听布依八音,觉得还蛮好听的,配合剧情来听,有一种婉约的感觉。”观赏完《布依八音》后,贵阳观众张霞对记者说道。湖南籍观众杨晓则表示,看完来自黔西南州的表演,产生了要到布依村寨走一走的想法。

  一台优秀民族文化剧目的背后,凝聚着大量繁琐的工作和无数民族文化匠人辛勤的付出。

  据介绍,《布依八音》于2016年7月进行创作采风,11月完成剧本创作,并深入布依村寨挑选本土演员,12月启动剧目排练,今年1月以族群戏剧的形式在黔西南州义龙新区成功首演。作为2017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的精品文化剧目,《布依八音》今年6月初启动了第二期修改创作,主创人员经过多次思维碰撞改编出全新的剧本,导演组对演员再次进行遴选,历时50天的刻苦排练,于8月15、16日在黔西南州兴义市成功演出,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为全力备战第六届全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从今年8月底起,《布依八音》进行了第三次“改版升级”,把演员精化至88人,汇集黔西南州摩公、领唱、牛角箶、牛骨葫、萧筒、勒尤、小马锣、唢呐、刺鼓等大量国家级、省级、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对本土的“农民演员”强化表演技艺,舞台效果追求更好……

  “黔西南州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习俗,《布依八音》只是开始,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提升苗族‘板凳舞’、彝族‘阿妹戚托’等黔西南州本土特色歌舞,进一步挖掘和打造以‘布依戏、苗族歌、彝族舞’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精品。”黔西南州代表团副团长、州民宗委副主任吴贞亮表示。

编辑:黄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