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8   星期日   农历三月二十   
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探索非遗保护传承新路径:宁波打造“非遗特色小镇”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陈爱红 竺 蓉 创建时间:2017-05-12 08:50:00

前童元宵行会(摄影:缪军

    

横溪朱金漆木雕工艺(摄影:陈科峰) 

北仑区梅山街道非遗展示活动(摄影:郑顺尹)   

 石浦镇开洋、谢洋活动(石浦镇人民政府供图)

高桥镇以梁祝传说为主题的风筝展示活动(梁祝公园供图)

梁弄大糕(梁弄镇人民政府供图)

龙山镇传统家具制作技艺传习活动

经过7天的公示,浙江省宁波市文广新局于4月24日公布了首批“非遗特色小镇”创建单位,宁海县前童镇、余姚市梁弄镇等7个小镇获得创建资格。“非遗特色小镇”是什么?宁波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说,“非遗特色小镇”以非遗项目为核心内容,以产业为基础平台,是政府引导推动、社会参与共享的以乡镇为单位的特色小镇。宁波市文广新局计划用3年时间打造一批“非遗特色小镇”,探索非遗保护传承新路径。

    传承人的隐忧:

    只投入没收入,行会还能走多远?

    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宁波市宁海县前童镇都要举行元宵行会活动。前童元宵行会是为了纪念明代水利功臣童濠,是庆祝节日、祈求丰收而进行的流动灯会,它始于明代中叶,盛于明末清初。前童元宵行会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前童元宵行会中,代表前童童氏十八房的鼓亭、抬阁、秋千是行会中的重要观赏项目。行会时,这些器具上坐有古装打扮的孩童,每一杠都演绎了一个历史故事。由男娃女娃装扮成的戏曲人物,或峨冠博带、或金盔铁甲,随着车轮的滚动,人物交替出现,忠孝礼义、儒家耕读等故事也随之流转再现。盛会中,鼓亭、抬阁还与耍狮、舞龙队相互交融,龙旗引导,乐队前后簇拥,队伍所到之处鼓乐齐鸣、人声鼎沸。近年来,每年的元宵行会期间,数以万计的游客来到前童只为一睹盛况,前童元宵行会也正在从“家族记忆”转化为“民族记忆”的一部分。

    80岁的童全灿是前童元宵行会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从10岁时就开始参加元宵行会。因为历史原因,前童元宵行会曾一度中断过,但童全灿硬是凭着自己的记忆和热心,在改革开放后组织恢复了行会。面对每年前童元宵行会的盛况,他也有隐忧:元宵行会是由童氏家族自己集资主办的,每年举办行会前,他要主持“坐堂会”,商讨元宵行会事宜,并贴“催丁票”,从前童镇上老中青幼四代童姓族人中挑选行会上的表演者。现在,镇上的大多数年轻人为了生活外出谋生,只在元宵行会和其他节假日才回到镇上。年老的表演者过世后,年轻的表演者越来越少。每年为了历时两天的元宵行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只有投入没有收入,前童元宵行会还能走多远?

    2016年,在准备引导创建“非遗特色小镇”之前,宁波市非遗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全市进行了调研。建设“非遗特色小镇”意在实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百姓对当地特有的非遗不仅感到骄傲,而且在经济上得到实惠,生活品质得以提升。宁波市非遗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前童镇,和童全灿等人探讨如何在保留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基础上,使前童元宵行会更有互动性和参与性,让游客能体验到前童镇的慢生活,也让前童人能享受到非遗保护所带来的红利。

    专家把脉:

    扬长补短,打造小镇文化金名片

    今年3月17日,“非遗特色小镇”创建通知下发后,宁波市文广新局共收到46个小镇的申请,宁波市文广新局筛选了符合条件的10个小镇作为正式申报单位。4月,宁波市文广新局邀请文化部非遗司原巡视员马盛德、文化部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孙冬宁、浙江省文化厅非遗处专家祝汉民等作为评委,启动“非遗特色小镇”创建资格的评审工作。

    评审分为实地评审和陈述答辩两个环节,4月11日至13日,评委组对10个申报小镇进行了实地评审,现场了解了各地非遗工作情况、项目传承保护情况和产业发展状况。4月14日,在宁波市非遗保护中心举行了陈述答辩会,10个申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陈述和答辩。经过评委打分和集体讨论,宁海县前童镇、余姚市梁弄镇、海曙区高桥镇等7个小镇最终通过创建资格评审。

    这7个小镇在非遗传承定位方面各有侧重:前童镇的元宵行会、石浦镇的开洋谢洋节和梅山街道的梅山舞狮是民俗活动类非遗项目;高桥镇的梁祝传说是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梁弄镇的大糕是革命老区的红色记忆和手工传承;龙山镇的传统家具制作技艺和横溪镇的朱金漆木雕工艺是工匠精神的展示。

    在评审时,专家结合实地走访的情况给每个小镇把脉。前童镇的元宵行会有人气但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如何让一个活动时间只有两天的元宵行会带动文化产业发展?评审专家建议:陈逸飞曾经在前童拍摄过电影《理发师》,要充分挖掘前童的物质文化空间。如果要拉长产业链,就应该让人留下来,那么要结合“前童三宝”(3种不同工艺制作的豆制品)和“前童五匠”(砖匠、木匠、泥匠、石匠和竹匠5种手艺匠人)来延长游客的体验时间。吃是一种体验,学做手工活也是一种体验。

    专家认为:现在很多古街,白天热闹晚上却空了,没有生活气息。前童要成为“非遗特色小镇”,就需要将古街与现代生活结合,要“见人见物见生活”,要见到活态的人和常态化的生活,这一点对古街保护非常关键。前童古建筑已经很有特色,关键要在内容上下功夫,让遗产的持有者自己能够常态化生活,让外来参观者能够感受到前童人的生活。元宵行会活动时间只有两天,但是旅游是一年四季的,这是要破解的首要问题。可以将前童的文化档次提高,元宵行会和舞龙舞狮等非遗项目不一样,前童最大的特色是宁静而充满生活气息,游客要适量。可以吸引一些艺术家在这里开设工作室,在这里举行一些雅集,让高层次的旅游爱好者激活这里的非遗项目。据了解,现在,前童镇政府已经计划将藏于民间的元宵行会物件进行集中展示,集中使用科技手段还原元宵灯会场景,并在某些传统节日举办一些小规模的展示活动,让参观者可以互动体验。

    梁弄镇的梁弄大糕是余姚市级非遗项目。在革命老区梁弄,每逢端午时节,已订婚但还未结婚的毛脚女婿必须挑大糕到丈人家去,这样的风俗习惯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和前童元宵行会不同的是,梁弄大糕已经形成了产业链。在梁弄,有大糕一条街,全镇有大大小小68家大糕店,到梁弄来旅游的人大多会带一些大糕回去,梁弄大糕现在还借助互联网远销全国30多个省区市甚至东南亚地区。专家表示,梁弄大糕虽与旅游结合较好,但要成为“非遗特色小镇”,梁弄还缺乏文化氛围。因此,专家建议首先要挖掘梁弄大糕与端午相结合的民俗文化,并加入婚俗习俗;其次,大糕一条街上无法给参观者带来非遗空间的感受,店家各自为政也看不到大糕制作的完整流程,最好能有一处完整展示大糕制作过程,让参观者感受、体验大糕制作工艺;最后,作为一种饮食,梁弄大糕要特别注重保障食品安全,否则辛苦打造的品牌、产业会被毁于一旦。

    对于另外的5个“非遗特色小镇”的创建镇,专家也给出了中肯的建议。下一步,7个“非遗特色小镇”的创建镇将根据专家建议,扬长避短,深入开展创建工作。

    “非遗特色小镇”创建目标:

    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宁波的非遗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03年,宁波推出了非遗普查宁波模式,全覆盖的田野调查摸清了宁波非遗的家底;2009年,宁波在全国首推“三位一体”的非遗保护宁波模式,以项目为核心,一头牵着传承人,一头牵着传承基地,形成了立体有机的保护模式。到目前为止,在宁波大市区,已经有23个国家级非遗项目、95个省级非遗项目、89个市级非遗项目和520个县(区)级非遗项目。

    宁波市文化工作者也认识到非遗传承人平均年龄偏高是我国非遗保护与传承中切实存在的状况。尽管近年来,全国也出现“80后”“90后”非遗传承人,但年轻人在非遗传承人中仍占少数。如何给非遗注入新活力?如何把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如何培养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豪感?唯有全社会参与非遗传承、共享非遗成果。

    打造“非遗特色小镇”是宁波市在非遗传承中的又一创造性举措,宁波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一说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大家就认为是文化部门的事情。其实,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单单是文化部门的职责,它也是全社会的事情。创建‘非遗特色小镇’的目标,就是发动全社会参与,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具体来说,‘非遗特色小镇’以行政镇为单位,它的创建工作不仅仅是文化系统内部的事情,也是政府各个部门需要参与的事情,是全社会的事情;其次,过去人们曾经狭隘地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进行隔离,‘非遗特色小镇’创建可以打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通道,以事业促进产业,让产业反哺事业。要让非遗留在老百姓心中,活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只有这样非遗才能有效地传承下去。”

    据悉,宁波首批“非遗特色小镇”创建规划是第一年创建、第二年运行、第三年验收评估。后两年为跟踪期,对已经创建的“非遗特色小镇”进行修正、评估,考察其是否能够做到事业、产业“双丰收”,政府、百姓“双满意”。同时,对背离创建初衷、无法完成创建任务的单位,还预留了退出通道。


编辑:朱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