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9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廿六   
搜索
多尼娅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罗马尼亚,多尼娅(Doina)有各种名称,它是一种抒情而庄严的、自发的、即兴的吟唱。作为罗马尼亚民间艺术的精华,它一直是这个国家许多地区1900年以前唯一的音乐种类。从专业上说,多尼娅可以在任何场合(户外、家里、工作中或守灵的时候)演唱,总是以独唱、伴奏或无伴奏(伴奏可能包括传统的长笛、风笛和临时做成的乐器)的形式出现。不同区域的多尼娅有一些变化。它涵盖的主题范围广泛,表现喜悦、悲伤、孤独、社会矛盾、匪帮争斗、爱情等等。多尼娅不仅可以表达个人的品质...
查看更多
绳索舞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绳索舞(Namsadang Nori )从字面上说,是“流浪汉小丑的表演”,是一种多样的民间表演传统,起初是许多巡回艺人从事的表演,现在韩国的专业演出团体仍然保持了这项传统。演出由六个组成部分构成:一段“农夫”音乐,即锣、鼓打击乐,乐器用金属、兽皮等材料制成;接着是面具舞,表现四个不同社会阶层人民的四幅滑稽画面;然后是一名杂技演员在高空拉紧的绳索上的行走,同时和下面的小丑诙谐地对答;在傀儡戏表演中,五十多个木偶与叙述者和演奏者一起演出七场戏;杂技的部分...
查看更多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越南中部高地的铜锣文化空间覆盖了多个省份和近17个属于太平洋-亚洲和太平洋中南部诸岛族群的少数民族。这些人靠传统农业生活并且发展了自己的工艺传统、装饰风格和房屋类型。他们最为普遍的信仰来源于对祖先的祭拜、萨满教和万物有灵信仰。这些信仰组成了一个神秘的世界,同日常生活和季节周期紧密相关。(他们相信)每一面铜锣里都隐藏着一个与古代铜锣一样强大的男神或女神。每个家庭必须至少拥有一面铜锣以表明他们的财富、权力和声望,并得到它的保护。在很多的仪式上还使用一套铜管...
查看更多
南音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类别:表演艺术 南音是集唱、奏于一体的表演艺术,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南音用泉州方言演唱,主要以琵琶、洞箫、二弦、三弦、拍板等乐器演奏,以“乂工六思一”5个汉字符号记写乐曲。现存的3000余首古曲谱,保留了自晋(公元265年至420年)起至清(公元1644年至1911年)历代不同类别的曲目。音乐风格典雅细腻。其演唱形式、乐器形制、宫调旋律、曲目曲谱及记谱方式独特,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南音是相关社区广...
查看更多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伏佳拉,是一种由斯洛伐克牧羊人演奏的三个音孔的很长的长笛。它被认为是完整的斯洛伐克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笛子的主要部分有160到200厘米长,它和一个50到80厘米的稍短的突起相连,它能使气流通过而到达很宽的低音部分。这种乐器有一种特殊的粗糙声音,它主要是用来呼叫用的。这种忧郁的、带有狂想色彩的表达形式是根据歌曲的内容形成的,这个内容和牧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以及他们为了自由和权利所进行的斗争有关。伏佳拉的保留曲目是以声学技术所决定的旋律为基础的,如溪流...
查看更多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朝比是一个拥有自己民族语言的团体。他们居住在莫桑比克南部印海班省的南部地区。它因为有其独特的音乐而闻名,朝比管弦乐队是由五到三十个木琴组成,它们叫做缇姆比拉,这些乐器拥有多种型号和一系列不同的音区。木比拉(缇姆比拉的复式形式)是一种制作精良和调试过的木制乐器,是一种木板制成的木琴。它是由生长缓慢的米万耶树制成的,这种木材可以产生共鸣。在每个木制的细长板条下面都有一个被拉紧而产生共鸣的零件。这个板条被蜂蜡粘在一起,并用恩库索,一种植物的油作为润滑剂,使这...
查看更多
歌舞伎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歌舞伎是日本传统的戏剧表演形式,形成于17世纪的伊豆(Edo)王朝时期,在城市居民中相当流行。起初,男女演员都有,但后来禁止了女演员的表演。这一限制保留至今,所以现在所有的歌舞伎表演都是男演员。专门扮演女角色的男演员叫做昂那咖塔(onnagata),他们来自一个颇为典范的专业世家。其中两个主角的类型是“aragoto“(硬风格)和“wagoto”(软风格)。  歌舞伎表演的多是有关历史事件和恋爱关系中道德冲突的题材。演员说白具有简单的韵腔并伴之以日本的...
查看更多
萨那歌曲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萨那歌曲,指的是一种盛行于也门全国的传统音乐形式,内容包括整套歌曲系列。这种歌曲根植于14世纪以来的各种诗歌,通常是在庆典、重要的社会活动、婚礼守夜和每天下午的朋友、同事的聚会上表演。  萨那歌曲由一位独唱歌手演唱,两种古乐器伴奏:一种是也门琵琶,另外还有一种铜盘。乐手用两只大拇指顶着铜盘,用其他8个手指轻轻敲击。音乐旋律丰富,各具特色,但变调却极为稀少。演唱者的才华在于加强唱词的表意,修饰旋律,打动听众。这种音乐也可以为当地传统的民族舞蹈伴奏。唱词用...
查看更多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宫廷雅乐,直译为“优雅的音乐”,指的是15—20世纪中在越南王宫的各种风格的音乐和舞蹈。它在各种庆典仪式的开始和结束时演出,如周年庆典、宗教节日、加冕、丧葬或接见仪式等。越南众多的本土音乐种类中,只有宫廷雅乐堪称是具有全国影响、与东亚各国传统有着紧密联系的音乐。宫廷雅乐的演奏需要人数众多的乐师,有时需要伴舞和伴唱,歌舞演员服饰雍容华贵,衣料质地精良。大型乐队由乐鼓领头指挥,占据中心位置,其他包括多种打击乐器(排钟、锣、铃铛和木铃)和管弦乐器(笛子、芦笛...
查看更多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圆圈桑巴舞,是巴西诸多桑巴舞中的一种,意为将音乐、舞蹈、编舞、诗歌和节日活动融为一体的桑巴舞。它最早出现在巴亥州的瑞康卡乌地区,起源于当地非洲奴隶的舞蹈和文化习俗。而后,葡萄牙文化的因素,如语言、诗歌的特殊形式、乐器等,融入进来并改变了节奏和编舞。圆圈桑巴舞被认为是弱势族群身份与自由的象征。虽然外来影响不少,圆圈桑巴舞基本保持了非裔巴西人的音乐形态,并成为这一地区流行文化的见证。  所有参与者围成圆圈,是圆圈桑巴的主要特点之一。很多场合都有这种桑巴表演...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