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8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廿五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921)
机构
(0)
政策
(9)
资讯
(640)
清单
(911)
资源
(80)
学术
(230)
百科
(0)
其他
(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德拉迈茨的鼓乐面具舞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著名的南卓尔叩灵(Namdroel Choeling)寺院所在的德拉迈茨村,位于东不丹的蒙戈尔区。每年不丹历的五月和十月,德拉迈茨有两次大的节庆活动,纪念佛教领袖帕马萨哈瓦(Padmasambhava)。其时,德拉迈茨村的村民,以及附近村庄和地区的人都聚集于此,从德拉迈茨舞者那里获得祝福。 节日中最重要的舞蹈Drametse gacham,一种宗教面具舞,出现于16世纪,至今仍然表演。持续三天的节日何时开始依宗教历法而定。分发彩线标志着节庆的开始,彩...
查看更多
博逊地区的文化空间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博逊,现有居民82000人,是世界上最早的人类定居地之一。该地区位于从小亚细亚至印度的通道上,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文化和诸多宗教遗迹,如拜火教、佛教和八世纪时传入的伊斯兰教以及前伊斯兰信仰,如萨满教和图腾崇拜。很多传统仪式仍存在着,如在春节除夕,用食物作为播种仪式的供品。祈雨仪式由拜火教演变而来,方式是制作一个木偶,再把它浸入水中。家庭习俗也流传下来,如新生儿出生40天后,用火和灰烬驱除鬼魅,继而给婴儿行割礼,此时伴有斗羊和其他游戏。此外还有婚礼、葬礼及...
查看更多
马头琴传统音乐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马头琴蒙语称作“莫林库”,是一种饰以马头的二弦琴。七个多世纪以来,这种
乐器
在蒙古游牧民族文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据文字记载,琴柄上装饰着马头的弦
乐器
在13—14世纪的蒙古帝国时期就已经出现。马头琴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的器乐功能,它是庆典仪式和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头琴的奇特设计与蒙古民族对马的崇拜紧密相连。马头琴琴箱中空,梯形,长柄无箍,顶端饰以雕刻的马头,马头下方两侧各插一根弦轴,状如马耳。琴箱上面通常覆盖着兽皮,琴弦和弓弦均用马鬃做成...
查看更多
净琉璃文乐木偶戏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净琉璃文乐木偶戏是日本最主要的传统舞台艺术形式之一,集说唱、
乐器
伴奏和木偶剧于一体。它起源于江户时代(1600年前后),是15世纪流行的一种叙事的净琉璃艺术与木偶艺术的结晶。正如这种新式木偶剧的名字所体现的那样,净琉璃的剧情主要有两个来源:封建时代的历史剧;揭示感情与社会责任之间冲突的当代戏剧。 17世纪中叶,许多私营剧院专门上演木偶剧和歌舞伎,到了18世纪中期,木偶剧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舞台风格。舞台上有半人高的幕布,幕布后面,三个木偶演员面对观众操纵...
查看更多
伊拉克木卡姆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木卡姆被普遍认为是伊拉克主要的传统“古典”音乐。其曲目众多,
乐器
富有特色,有一套为专业歌手和乐手设计的独特表演程式。此外,这一民间音乐还是一个资料库,为该地区的音乐历史,以及几个世纪以来各种阿拉伯音乐之间的互相影响,提供了信息。 伊拉克古老的木卡姆在结构和配器方面和伊朗、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的传统音乐形式有着亲缘关系。伊拉克木卡姆是众多音乐种类和旋律模式的组合,包括即兴唱段。这种即兴演唱有时要求正规伴奏,最后唱段与音乐融为一体,组成一种和谐而又复杂...
查看更多
巴拉文化空间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曼丁格(Mandingue)族群分散在原古代马里帝国的领土上。自13世纪该帝国建立后,“索索•巴拉”就被视为曼丁格人民自由和团结的象征。“索索•巴拉” 流行的文化地域和多卡拉家族的领地是重叠的,这个家族住在几内亚的尼亚加索拉村。“索索•巴拉”是一种神圣
乐器
,是一种西非木琴,长1.24米,由20个长度不等的小薄片组成,每片下面有一个共鸣器。多卡拉家族的族长就是这种打击
乐器
“索索•巴拉”的守护人,也只有他才可以在某些场合,如穆斯林新年或某些葬礼上演奏“索索...
查看更多
奥连特兄弟会的法国鼓乐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种称为法国鼓乐的欢快的歌舞鼓乐艺术,体现了与古巴奥连特省的非洲海地文化的最久远和最明显的联系。 这种音乐是18世纪法国传统舞蹈与西非达荷美地区音乐融合的结果。18世纪90年代海地发生骚乱,海地的奴隶被转运到古巴的东部,他们将鼓乐也带到了古巴。这一文化传统的最初文字记载,是19世纪初期在距圣地亚哥和关塔那摩城不远的咖啡种植园里发现的。1886年古巴废除奴隶制之后,解放了的奴隶跑到城里寻找工作,这样,在古巴东部几个城镇中便形成了一些法国鼓乐团体。 这...
查看更多
梅拉镇孔果圣灵兄弟会文化空间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梅拉镇孔果圣灵兄弟会所举办的音乐舞蹈和民间节庆颇具特色。每逢宗教节日和社区成员的葬礼,兄弟会都要开展活动。兄弟会主要成员是一些乐手,他们演奏一种名叫“孔果”的
乐器
,主要在节日里表演。这种据称源自“圣灵”的
乐器
,其实是一种用双手击打的鼓。兄弟会由非洲奴隶和混血儿创建于16世纪,今天已不分性别和出身向所有的人开放。由于这些历史原因,兄弟会成为该族群和地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圣灵节来临时,彭特科特岛上居民在“孔果”
乐器
的伴奏下进行祈祷,并跳舞歌唱,还要组成手...
查看更多
宫廷宗庙祭祀礼乐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宗庙是朝鲜王朝供奉祖先的王家礼教祠堂。它位于汉城,是进行集歌舞礼乐于一体的祭祀仪式的地方。现在这种仪式于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举行,王室后裔组织祭祖活动。 这种独一无二的礼教祭祀活动,于中国也已不复存在,却出自中国经典古训中的敬祖孝宗思想:在祖先灵魂安息的处所,为之祈求永恒平安。现在的祭祀形式仍沿用15世纪的典籍所记载的程序:主祭身穿礼服,头戴王冠以代表国王,其余等众则着冠冕,捧着盛有食物和奠酒的祭器上供。音乐(锣、钟、弦
乐器
、长笛)和舞蹈(64位舞...
查看更多
巴兰基亚狂欢节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哥伦比亚的巴兰基亚是一个拥有十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的城市。它位于加勒比海岸和全国最大的河流——马格达莱纳河的河口,虽然在1813年才立为市级行政单位,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在19世纪和20世纪都是哥伦比亚第一经济中心。因此其他城市和村落的居民也被吸引而来,他们也有自己鲜明和悠久的地方传统。巴兰基亚市的商城特点,使它的居民可以接触新潮流和新思想。况且,当时该城并没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这使它非常容易与移民带来的文化相融合,成为本土、非洲和欧洲文化遗产的大熔炉...
查看更多
1
155
156
157
158
159
19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