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3 星期三 农历闰六月二十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921)
机构
(0)
政策
(9)
资讯
(640)
清单
(911)
资源
(80)
学术
(230)
百科
(0)
其他
(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京西太平鼓:展示崭新阵容 激扬豪迈情怀
2009.07.06
专题报道
京西太平鼓:展示崭新阵容 激扬豪迈情怀 太平鼓是一种棰击膜鸣
乐器
,因单面蒙皮,故又称为“单皮鼓”。太平鼓在唐代已有,宋代谓之“打断”,明代民间称为“太平鼓”。 太平鼓在清末由京城传到京西门头沟地区,是为“京西太平鼓”,很快成为京西老百姓自娱自乐、集体传承的一种民间舞蹈。旧历除夕、灯节时候,京西百姓总会敲起太平鼓,唱起歌儿,翩翩起舞,以求“太平”之意。2006年5月,京西太平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一沿袭几百年的传统文化习俗,在...
查看更多
客家木偶戏:百年木偶 “非遗”之花
2009.07.02
专题报道
客家木偶戏:百年木偶 “非遗”之花 连城提线木偶戏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源于清光绪二十四年该县赖源乡人徐象球在乡里创办的“老福星堂”提线木偶戏班,由于不断吸收连城当地方言和连城民间艺术精华,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木偶戏艺术――连城客家木偶戏。 1930年,徐象球的继子、传人徐传华创办了“汀连老福星木偶班社”,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作的现代戏《打武昌》剧目轰动漳州城;1952年,组建了“连城姑田木偶剧社”;1954年,演出传统创作剧目《大名...
查看更多
古代舞蹈的遗存――“於菟”
2009.06.25
专题报道
古代舞蹈的遗存――“於菟” 古代舞蹈的遗存,是指至今仍然流传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的一些带有原始文化观念的民间舞蹈形式,它又被人们称为人类艺术史的“活化石”,是我们研究人类艺术发展形象而生动的活资料。这种遗存现象在中国少数民族的民间舞蹈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比如:反映原始人类生殖崇拜的土家族舞蹈“毛古撕”;反映原始狩猎生活的鄂温克族舞蹈“跳虎”;表现远古战争氛围的景颇族舞蹈“刀舞”、羌族舞蹈“铠甲舞”、藏族舞蹈“锅哇”等,表现火崇拜的鄂温克族舞蹈“篝火舞”、独...
查看更多
赵本山要丢“二人转”传承人资格?
2009.06.22
其他新闻
赵本山要丢“二人转”传承人资格? 编者按 “新华网辽宁频道6月17日消息(记者魏运亨)尽管赵本山是东北二人转的国家级传承人之一,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教授指出:眼下刘老根大舞台演出的节目不是传统的二人转。如果赵本山传承的就是这样的二人转,将有可能被‘摘牌",被取消传承人的资格。” 一石激起千层浪。乌教授一言,引来各界众多议论和社会关注。为此,本网特做媒体报道和各种观点选摘。 民俗学家乌丙安:赵本山徒弟现在演出的不...
查看更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四)
2009.06.18
专题报道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四) 十四、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69号:羌笛演奏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61号:羌族多声部民歌 &nb...
查看更多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名单
2009.06.17
通知公告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名单 北京市杨福喜 北京市居民,国家级项目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赵怡平 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宋庆丰 怀柔区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张 义 延庆县文化馆助理馆员天津市单魁居 和平文化宫馆员樊云洪 宝坻区文化局社会文化科科长河北省 甄彦苍 曲阳县新颖雕刻厂...
查看更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二)
2009.06.16
专题报道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二) 五、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691号:蒙古族萨吾尔登 女子群舞:《萨吾尔登》 表演者:刘娜、奥登高娃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选送...
查看更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一)
2009.06.16
专题报道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一) 2009年6月13日是中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一台旨在宣传和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丰硕成果,介绍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丰富内涵及独特魅力,邀请了全国各地特色鲜明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类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参演的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专...
查看更多
苗族舞蹈变霹雳舞 民俗为何变了味儿?
2009.06.15
论坛
(文化观察)苗族舞蹈变霹雳舞 民俗为何变了味儿?一些申遗项目经过层层改造,变得面目全非 人民网记者 董 阳 6月13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泥泾(黄道婆)手工棉纺技艺在上海徐家汇公园举行展演。图为中学生展演脚踏棉纺车纺纱技艺。 劳 任摄 6月13日是中国的第四个“文化遗产日”。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逐渐重视,各地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力度越来越大,申请非遗的热情也方兴未艾。但是,在这股热潮中,一些地方对非遗项目或随意改...
查看更多
福建公布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06.14
其他新闻
福建公布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记者昨晚从福建省文化厅获悉,省政府公布了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82项)和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扩展项目(共6项)。福州选送的疍民渔歌(疍民盘诗)、高湖舞龙灯、传统言永(这两字拚成一字)春拳、“米家船”裱褙技艺、苏苏酱鸭制作技艺、洪塘篦梳制作技艺、民天虾油制作技艺、老天华
乐器
制作技艺、壶山林氏中医内科、林氏中医骨科世家、石竹山祈梦习俗等11项上榜。 (来源:福州晚报)(编辑:王路)
查看更多
1
173
174
175
176
177
19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