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6 星期三 农历闰六月十三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921)
机构
(0)
政策
(9)
资讯
(640)
清单
(911)
资源
(80)
学术
(230)
百科
(0)
其他
(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物质文化遗产-弦板腔的起源、发展及现状
2008.11.12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弦板腔的起源、发展及现状 弦板腔是流行于陕西关中乾县、礼泉、永寿、兴平、武功、咸阳、户县、周至一带的地方剧种。据《乾县县志》记载:“该剧种起源于宋代,由民间流传的‘隔帘说书"发展而来”,是在西路皮影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弦板腔的主要
乐器
有“弦”(二弦和三弦)、“板”(又叫“呆呆”,分蚱板、二板两种),加上唱腔,故称“弦板腔”。其唱腔既豪放悲壮,高昂激扬,又委婉细腻,柔和清亮,能够表现各种人物的不同性格和感情,具有浓郁的田园牧歌式的观众特...
查看更多
玉素甫江:维吾尔族鼓吹乐传人 痴迷纳格尔艺术的老人
2008.11.12
人物
玉素甫江:维吾尔族鼓吹乐传人 痴迷纳格尔艺术的老人 在伊犁生活久一点的人都很熟悉悠扬欢快的鼓乐―――苏乃依和纳格尔(铁鼓)。“在绿洲、在乡村,吹响苏乃依/敲起纳格尔鼓/人们就会纷纷从田间地头涌来/木卡姆在他们手中、心灵中、目光中展开/他们自身已经成为一件发出美妙音响的
乐器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出
乐器
在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维吾尔族鼓吹...
查看更多
保护运河文化的征程没有尽头
2008.11.11
专题报道
保护运河文化的征程没有尽头 歙县砚厂的工人在刻砚 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说“墨香”,但是,你知道墨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你曾经走近墨生产的地方吗?乍到制墨场所,你会猛地感到呛鼻的强烈酸臭。但就在那样一种刺鼻气味下,在墨黑处处、光线昏暗、设备老旧的屋子里,制墨人没有任何防护装备,常年如一日专注安详地取料、称重、捶打……10月下旬,淅沥秋雨中,记者走进位于安徽歙县县城东路19号一处败...
查看更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设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8.11.05
其他新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设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4日宣布正式设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录中收录了教科文组织于2001、2003和2005年宣布的90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其中包括中国的昆曲、古琴及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以及中国和蒙古共同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 据联合国网站报道,昆曲被称为中国传统戏剧的“活化石”,是中国古典表演艺术的经典。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
乐器
,古琴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查看更多
白鹤翩跹的朝鲜族《农乐舞》
2008.10.27
专题报道
白鹤翩跹的朝鲜族《农乐舞》 至今没有最终确定语言系属关系,集中分布在我国东北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辽宁、黑龙江等省的我国朝鲜族,并非是我国现今疆域内的原生民族。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由于朝鲜半岛遭受连年灾荒和日军的野蛮侵略,大批半岛上的民众开始向我国东北地区迁徙并定居,逐渐成为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朝鲜族,自古与我国有着难以分割的密切关系...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概念到实践
2008.10.22
论坛
摘 要:从1972年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到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懈努力下,国际社会对口头/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文化表达与民众实践的功能和价值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在这长达30年的历程背后,人们关于“人类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重视和共识,也随着概念化过程的不断拓展而得以深化。因此,从概念到实践...
查看更多
羌族的原始信仰
2008.10.15
论坛
羌族的原始信仰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陶立瑶 羌族以白石为图腾 四川境内岷江上游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所属的茂县、汶县、理县、黑水带羌族地区,其民居房顶女儿墙正中或转角处砌筑的塔子“纳萨”顶上,多置有五块、七块、九块不等洁白的石英石。羌语称之为“阿渥尔”的这些白石,既是色调灰暗的羌族碉房的一种耀眼的装饰。更是当地羌族群众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圣物,是神灵的化身,是各种神灵驻足人问的居所...
查看更多
古羌舞风
2008.10.15
论坛
古羌舞风四川省音乐舞蹈研究所 杨莉 5•12汶川大地震虽然使四川羌族文化生态区域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但只要还有羌族文化传承人的存在,全国唯一的羌族“原生型”民间舞蹈文化就会在“复制性”的家园(重建后的自然牛活环境)中“原汁原味”地生生不息,世代相传。因为羌族是一个原始文化痕迹留存相对完整并仪靠口传身授的民族,所以羌族的民间舞蹈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保持着原生“体态符号”的形态。 一、羌族民间祭祀舞蹈“布兹拉” (一)“布兹拉”与“释比”的...
查看更多
600年皇家粮仓与古老戏曲 遗产在遗址上暗香
2008.09.16
其他新闻
600年皇家粮仓与古老戏曲遗产在遗址上暗香 一个是传承600年文化的古老戏曲――昆曲,一个是承载600年历史皇家粮仓,文化遗产与历史遗迹,在共同传承着文化的暗香。 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是中国现存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世界古老的三大戏剧源头之一,融文学、戏剧、表演、音乐、舞蹈、美术于一体,集中国古典艺术与美学之大成。昆曲的表演注重歌唱与念白、舞蹈与身段巧妙而和谐地结合。演员行当分明,各有其表演的特殊程式和技艺。 昆曲通常以竹笛...
查看更多
侗乡特色艺术教育:把家乡的民俗编成舞蹈
2008.09.02
其他新闻
侗乡特色艺术教育:把家乡的民俗编成舞蹈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如何将这些传统的艺术精萃与中小学教育结合起来,促进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湖南新晃的侗乡特色艺术教育,也许能给人们带来一些启示―― 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地处湖南最西部,这里崇山峻岭,民风纯朴,侗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在侗乡广为流传的傩戏、傩技、酒歌、盘歌、土号以及竹王传说、踩歌堂等,以其独特的原生态魅力,吸引着四方来客。这些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
查看更多
1
182
183
184
185
186
19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