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6 星期三 农历闰六月十三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921)
机构
(0)
政策
(9)
资讯
(640)
清单
(911)
资源
(80)
学术
(230)
百科
(0)
其他
(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在保护中传承民族民间舞蹈,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2008.08.28
论坛
在保护中传承民族民间舞蹈,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刘 丽 近年来,云南省借助民族地区旅游业的优势,大力发展舞蹈文化产业。通过商业化运作,舞蹈文化产业以越来越成熟的市场定位在推介云南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民族民间舞蹈资源与旅游文化之间的双向效应 民族民间舞蹈作为地方旅游文化中的重要项目,既有利于传统舞蹈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同时又适应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路。宏观而言,民族民间舞蹈资源与旅游文化的关系呈现出双向效应――地方民间舞这一文化特...
查看更多
布依族文化“八宝”初识
2008.08.04
专题报道
布依族文化“八宝”初识 布依戏《降三星》敲击铜鼓――木盆合音布依傩仪面具――东山圣公(左)、南山圣母(右) 布依族文化“八宝”为:布依八音、布依族谷艺(布依戏)、布依“削肖贯”、布依小打音乐、布依铜鼓、布依《摩经》文化、布依戈榜(布依傩仪)、布依族仪式性“前傩戏”――“哑面”。 一、布依八音 布依八音亦称布依八音坐唱、八音坐弹,系流传黔西南布依族聚居地区的民族曲艺。 据史料记载,早在北宋时期,八音就流入南盘江一带布依族聚居地区,元代,八音加入...
查看更多
聆听赫哲族古老的声音
2008.07.25
专题报道
聆听赫哲族古老的声音 姜洪波 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学生与伊玛堪传承人吴明新交流伊玛堪说唱艺术 当赫哲族男子外出捕鱼狩猎回到宿营地之后,人们会燃起篝火,围在一旁听老艺人说唱一段古老的传说;留在家里的赫哲族妇女、儿童以及老人,在茶余饭后也愿意听唱一则有趣的故事来消磨时间;当家中有贵客光临、红白喜事以及逢年过节时,一首风俗礼仪歌曲既可追思也可抒情;传授技能、分辨善恶、倾诉爱情、透射生活……一曲曲古老的传唱回荡在三江平原上。 由于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赫哲族人民...
查看更多
循序渐进 合理利用――山东省“非遗”保护工作综述
2008.07.15
其他新闻
循序渐进 合理利用 ――山东省“非遗”保护工作综述 山东省现有17市、140个县(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国家级名录27项,第二批国家级名录93项,第一批省级名录157项。 近年来,山东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强化组织领导。近年来,山东省和各市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建设文化强省、文化大市、文化强市的规划当中,并将“非遗”保护工作的成效纳入文化建设考核奖惩内容。 山东省文化厅和各级文化行政部门把非...
查看更多
以点带面 全面推动――辽宁省“非遗”保护工作近况
2008.07.15
其他新闻
以点带面 全面推动 ――辽宁省“非遗”保护工作近况 大连金州龙舞不久前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扩展项目名录。图为龙舞老艺人在学校传授技艺。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我省于2005年7月1日由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进一步确立了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总体目标、指导方针和工作原则。2005年7月4日,召开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标志着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与乐亭大鼓艺术发展
2008.07.14
专题报道
“非遗”保护与乐亭大鼓艺术发展 乐亭大鼓是我国北方主要曲种之一,广泛流传于冀东、京、津及东北地区。演出时一人自击鼓板站立说唱,一人持三弦等
乐器
伴奏。乐亭大鼓与评剧、唐山皮影并称“冀东文艺三枝花”。自形成以来,名人辈出,影响广泛,在冀东及东北地区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乐亭大鼓发源于河北省乐亭县,是在继承古代多种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演唱实践逐步发展和成熟起来的。它的形成与明清历史、地方方言和风俗有关。冀东乐亭、滦南一带的人们有歌舞习俗,逢年过节...
查看更多
“群星”迎奥运 “非遗”放光彩
2008.07.14
其他新闻
“群星”迎奥运 “非遗”放光彩 ――群星奖综合类优秀节目在京展演 随着8月的临近,北京的奥运气氛日渐浓厚。从街头巷尾的宣传栏,到大人儿童的衣饰玩具等,随处可见奥运元素;从国家大剧院到其他大小剧院,各种迎奥运的演出可谓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7月9日,由文化部主办、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北京群众艺术馆)承办的“迎奥运――群星奖优秀节目展演”活动综合类节目演出,在北京海淀剧院拉开帷幕。此次演出,节目全部从第14届群星奖决赛的优秀节目中选出,可以说是我...
查看更多
中国戏曲园地一朵奇葩――评剧
2008.07.14
专题报道
中国戏曲园地一朵奇葩――评剧 戏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它包括300多个声腔剧种,评剧是其中影响最大剧种之一。评剧亦称“蹦蹦戏”或“落子戏”,又名“平腔梆子戏”,它流行于中国华北、东北以及其他地区。 中国的冀东唐山,北靠长城,南临渤海,水陆交通发达,为近代工业之都。评剧就诞生在这块物华天宝的大地。自诞生百年来,评剧以其雅俗共赏的艺术品格,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在姹紫嫣红的戏曲百花园,评剧堪称一朵绚丽的奇葩。 滦河两岸的冀东大地上,勤劳...
查看更多
苏州评弹
2008.07.14
专题报道
苏州评弹朱雪琴(左) 评弹是评话和弹词的合称,俗称说书,是用苏州方言进行说唱、表现的地方曲种。在江浙两省及上海等地都颇受欢迎。评弹大约形成于明末清初。到了明代,开始强调说书人要进入角色,说书时要"我即成古,笑啼皆一"。入清以后评弹进一步吴语化,在说表上有官白、私白(苏州话)之分。到了清乾隆以后,苏州评弹出现了兴盛的局面,据说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经征召过一位叫王周士的艺人御前弹唱。王周士后来在苏州成立光裕公所,调整了评弹界。自此以后苏州评弹事业欣欣...
查看更多
南音
2008.07.14
专题报道
南音 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保存我国古代音乐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它荟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后来又吸引了元曲、戈阳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汇一体而逐渐成为词曲清丽柔曼、旋律缠绵深沉的美妙乐种,尤其长于抒发乡人思亲、游子怀乡的真挚情怀,那如怨如慕如丝如缕的声音,犹如南国夏夜的玉兰花香,一阵阵沁入人们如疾如醉的心田。由于南音富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具有曲调优美、易学易唱的...
查看更多
1
183
184
185
186
187
19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