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9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廿六   
搜索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文化的物态形式,是人类在与自然和历史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群体意识的凝定。与其他文化形态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民间性和原始性生动地展现出人类文化最为本真、原初的一面,蕴含了民族文化原生状态下最为朴素的智慧。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以通俗性、娱乐性为主要特征的市民文化给传统民间技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严重挤压了民间艺术的生存空间。自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以来,许多濒临消失的传统技艺得以延续,有一些甚...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81期:2021年11月1日—11月14日 ▲文化和旅游部开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藏(展)品征集工作 ▲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启动 ▲第七届两岸非遗月系列活动在台湾高雄举办 ▲山...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核心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人类文明中的智慧和精神。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一些传统文化和技艺正在失去曾经赖以生存的环境,面临衰落或消失的危险。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些国家在这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通过建设社区文化中心、成立专业协会和将非遗文化融入现代教育体系等方式,一些国家有效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让传统文化瑰宝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保加利亚——社区文化中心发挥传承作用...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1月8日,“守望精神家园——第七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美丽中华行”系列活动在台湾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开幕。 图为“守望精神家园——第七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美丽中华行”系列开幕现场(供图:受访者) 本次活动由中华文化联谊会、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台湾人间文教基金会、中华翰维文化推广协会共同主办。 中华文化联谊会、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会长张旭在视频致辞中指出,新冠肺炎...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藏戏是阿吉拉姆藏戏、安多藏戏、南木特藏戏等的总称,它历史悠久,艺术品格独特显著,是较早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戏曲剧种。时至今日,藏戏仍活跃于舞台之上,活跃于藏族同胞的生活之中,在演出传统剧目的同时,新剧目不断诞生,与时俱进,保创并举,形成活态传承的局面。从藏戏的诞生、演出状态、演出样式、艺术特质、剧目创作等方面探讨这一态势形成的过程,可见蕴含于藏戏之中的文化基因对这个剧种的稳定性与创新发展带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一针一线绣出多彩图案,一枝一草编织精美用具,一刀一锉制造各族乐器,一歌一舞演绎厚重文化……10月1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主办的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乌鲁木齐落下帷幕,为期6天的展览共吸引了来自对口援疆19省市的115项非遗项目和新疆14个地(州、市)的94项非遗项目以及部分传承人参展。据统计,本次展览累计接待参观人数超2万人次,线上直播浏览量达5000万人次。 本次非遗展内容丰富、气氛热烈,有各地文化和旅游...
查看更多
论坛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这是自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来,国家层面出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又一项重要推进政策文件,对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着中华文明的绵延传承,凝聚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和思想情感,维系着国家的重要基础...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当今世界出现了生态危机和生物与文化多样性面临挑战的严峻形势,人类除了提升“生态—生物—文化”的保护意识外,也投入到相关学科的积极研究中。联合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遗产事业”正是基于这一保护目标而出现的。我国的遗产运动如火如荼,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对相关遗产的研究也水涨船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在现行学科越来越精细的教育和研究机制里,专事研究“生态—生物—文化”整体关系的学科——博物学的缺席与缺位,不仅导致相关学科研究在关联性...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十一”虽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疆国际大巴扎景区大巴扎步行街依旧热闹。沿街望去,并排而立的小木屋里或是挂满各民族乐器,或是摆满了颜色丰富的土陶,还有的店家现场展示面塑捏制、剪纸等非遗技艺……除了新疆国际大巴扎景区,喀什古城、吐鲁番市葡萄沟景区等多地非遗集市的非遗产品也各具特色,有着较强的竞争力。 近年来,新疆在非遗保护、传承和利用等方面快速发展,非遗已经成为助力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 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江阴是民乐之乡,以郑觐文、周少梅、刘天华、刘北茂为代表的江阴籍民乐大家,为中国民乐和二胡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11年9月,二胡艺术入选江苏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为了更好地传承二胡艺术,江阴在全市推动“二胡进校园”活动。目前,全市17所学校开办了48个二胡班,在班学习的学员有2300人,为继承和发扬二胡艺术,打响江阴“民乐之乡”品牌作出了巨大贡献。 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常务...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