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07   星期一   农历六月十三   
搜索
论坛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展开的。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变迁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既面临遭受冲击、加速消失的现实威胁,也面临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机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当代实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融合,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近年来,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日渐活跃,传承人群的精神风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状态发生了积极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文化现象的整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只是一件件静态的作...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撒尔嗬作为土家族传统丧葬舞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历了复杂的重构过程。撒尔嗬的重构是民族文化当代重构的典型缩影。本文主要基于田野调查资料和场域理论,通过对不同时期撒尔嗬的文化内涵进行梳理与细分,对撒尔嗬所处艺术场的逻辑关系进行探讨,阐述撒尔嗬重构的实践逻辑。认为位置在人们的意识中被建构出来,并且被争夺与占有,位置优先导致附加值的产生使差异表象化,推动新秩序的产生,使撒尔嗬实现重构。 作者简介...
查看更多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戈弋,一级导演,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艺术研究所所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
查看更多
论坛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恭王府博物馆举办非遗服饰秀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上海锦江乐园璀璨灯海展非遗,千年灯雕艺术碰撞现代科技。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原标题:非遗文化如何传之有道目前,我国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达10万项,其中国家级的有1372项,39项非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当下,“酒香也怕巷子深”,非遗传承既需要保护凝聚着先辈智慧的传统技艺,也需要不断拓宽传播渠道,让非遗...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作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区域性整体保护的一个创举,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基于公共目的和公共利益建设,由政府主导,利用公共资源,强调民众参与和民众共享建设成果。这使其超越单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属性,呈现出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意义上的公共性。“公共性”可以视为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根本属性。近年来,各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已经在公共性维度下开展了诸多工作,在公共性理念共识、公共性的过程建设和公共性的成果共享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但也仍存诸多不足和空白。进...
查看更多
论坛
项兆伦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8年6月8日) 同志们:   这两天,我们深入分享了各地在非遗分类保护、研培工作和调查记录等方面的经验和案例。大家对非遗工作和提交会议讨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稿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这里我讲几点意见。    一、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形成新的气象和格局  ...
查看更多
论坛
  “传承人就是站在今天坚实的土地上,左手拉着历史,右手又伸向未来。”我觉得这话有点不一般,能讲出这样话的人不是一般的人。他也许是随口一说,也许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但能说出这番话,说明内力深厚,功力非同一般。   说这句话的是刘魁立先生,一位80岁老人,有着一头有点飘逸的白发,智慧、谦和、严谨,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我辈看来有点“显赫”的头衔下,是一位谦谦君子,是一位真绅...
查看更多
论坛
    传统工艺工作站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功能?是一个展示平台,一个联络机构,还是一个培训机构?近些年我们一直在思考。我的理解,传统工艺工作站要切实发挥作用,必须从驻地的需求出发,帮助当地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倘若仅从驻站单位的业务能力和业务范围来思考工作站怎么搞、怎么建,难免过于局限。    因历史、地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不同,传统工艺的发展近年来在我国也呈现出不同的趋势。以江苏苏州为代表,一些传统工艺比较富集、发展势头较好的地区,应该聚焦推动当地传统工艺在...
查看更多
论坛
    这些年,流行一个词叫“跨界”,不管是综艺节目的“跨界歌王”,还是学术界的跨学科等,似乎都在描述一种现象,即不同的领域之间相互嫁接,以期结出不同口味的果子来。而非遗的跨界也正是在传承与创新的探索中激发出的嫁接之举。    在非遗保护理念中,人们已达成一些共识,如非遗不是原封不动的固态保存,而是要融入生活,创新发展,只有被公众所认识、消费、欣赏,重建中国式美学意境,才是非遗活态传承的最佳方式。非遗项目中的传统手工技艺门类,曾经流转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然...
查看更多
论坛
  贵州赤水的丹霞地貌吸引了众多游客,据赤水市旅游局数据,2017年赤水游客接待量达160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85.17亿元。贵州赤水 / Chishui  中国丹霞世界遗产地的特征是壮观的红色悬崖以及一系列侵蚀地貌,包括雄伟的天然岩柱、岩塔、沟壑、峡谷和瀑布等。这样跌宕起伏的地貌,对保护当地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动植物物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包括约400种稀有或受威胁物种。  2010年,由贵州赤水等六处提名地组成的中国丹霞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