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8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廿五   
搜索
专题报道
伊玛堪说唱:濒临失传的英雄史诗(图)  阿郎哪格给嘎…  呵妮哪!  我骑着阔力(神鹰),  飞过千层云、万重山;  我骑着胡萨(天鹅),  飞过千条河、万条江;  我要去寻找…  木竹林莫日根的踪影。  我要把他的故事,  给大家歌唱!     ——《木竹林莫日根》(节选、意译)吴明新在演述伊玛堪  连通中国南北的同(江)三(亚)公路的北端起点是位于黑龙江省同江市的三江口广场,一江之隔便是俄罗斯。从这里往南可以直达海南三亚,再往南就到了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十年后何处去听音?600年白局何去何从  走进拥有200年历史的南京甘家大院,穿行于曲径通幽的走廊中,耳边传来若隐若现的三弦和胡琴声,伴着南京白局的说唱声,那一瞬间,仿佛穿越了时空,百年前的宅院生活似乎就在几面墙的后面复活了,看不见却听得到。600年前,云锦工人为了打发枯燥的工作时光唱响了白局,成就了南京唯一的地方曲艺。如今,饱经沧桑的白局依然赋予老宅以灵气,使甘家大院不再是一段凝固的历史,而是呈现出南京这个地方所特有的腔调和神态。  600年白局如今只剩...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文化部召开全国非遗保护工作会议  2011年12月8日,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文章,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茅临生出席会议。  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总结近年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交流经验,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  王文章在讲话中总结了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他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出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他们,让非遗文化生生不息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重视发现和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挥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先后认证了三批,共1488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人是历史的活化石,“非遗”在他们的传承中生生不息。   国宝级人才   传承人是历史的活化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立之本。   罗山皮影戏陈光辉,少林功夫释永信,陈氏太极拳陈小旺、陈正雷,唐三彩烧制...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第二届两岸非遗月在台登场   台湾特色民俗“八家将”表演鼓声激越、来自湖南的苗拳打得虎虎生风……第二届“守望精神家园——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2011年11月26日在台北热闹开场。    本届非遗月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从2011年11月26日至2012年2月12日,连续在台北市、新竹县、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举办“楚风湘韵——湖南民艺民风民俗特展”“保护·传承·弘扬——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等活动,是两岸开放交流20多年来赴台规模最大...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第四届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在京开幕    (本网讯)第四届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将于2011年11月18日在北京市东城区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隆重开幕。本届文化节主题为守望民族传统,传承经典艺术,推动文化繁荣。文化节活动内容丰富,亮点频出:天子之雅——清代帝王生活侧影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展、专家鉴宝活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论坛、北京礼物推介会等活动精彩不断,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场文化的饕餮盛宴。   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三层展...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华非遗根与魂情动香江 国家级非遗项目无锡精微绣代表性传承人赵红育与香港观众交流。 历史悠久、深邃优美的南音展示演出赢得了香港观众的喜爱和热情称赞。     金秋十月,由文化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承办的“根与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在香港与民众见面,吸引了众多香港市民前...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博览会在京举行  2011年11月5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博览会在北京潘家园艺术品展厅举行。博览会秉承“在流通中保护,在弘扬中广大”艺术宗旨,展出交流葡萄常、面人彭、内画刘以及雕漆传承人殷秀云、北京料器第七代传人刘星、景泰蓝工艺传承人黄小群等大师非遗项目20余种260余件艺术作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黄小群在介绍景泰蓝镶嵌艺术品参观者在挑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邰立平的陕西凤翔木版年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彭...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安顺地戏:屯堡文化的载体安顺地戏面具  说到屯堡文化,不得不提安顺地戏。这种源自军傩的戏剧,是屯堡人最主要的族群性活动之一。安顺地戏集娱人、自娱、求神、健体于一体的多功能特性,使得它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景区里的地戏演出  “咚咚咚咚……咚哐咚哐咚哐!”随着锣鼓有节奏地响起,一场地方戏在天龙屯堡景区的“演武堂”粉墨登场。  只见戏台上的四个演员身着武将戏服、脸蒙黑色面纱、头戴木雕面具、手执宝剑或矛枪,伴随着鼓点,“杀杀杀”地喊得正酣...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非遗工艺品汇聚北京潘家园  作为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的分会场,2011年11月5日至13日,潘家园第四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交易博览会,将在潘家园旧货市场举办。届时,展出包括苗绣、皮影、内画、景泰蓝、兔儿爷、歙砚、德化瓷、东阳木雕、陕西凤翔木版年画、山西平遥推光漆器等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20余种共260件精品。  11月3日,记者在潘家园旧货市场现代收藏品大厅二层展厅内发现,展览已基本布置停当。一进门,就看见国家级非遗项目“聚元号弓箭制...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