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8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廿五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249)
机构
(1)
政策
(215)
资讯
(6342)
清单
(3477)
资源
(744)
学术
(1082)
百科
(4)
其他
(384)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保护非遗创举
2011.08.30
专题报道
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保护非遗创举 为总结交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做法和经验,研究探讨目前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规律和途径,进一步明确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思路,落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措施,努力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推向新的阶段,8月22日,文化部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召开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现场交流会。文化部副部长王文...
查看更多
刘延东出席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颁牌仪式
2011.08.29
其他新闻
刘延东出席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颁牌仪式 本网讯 国务院不久前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91项、扩展项目164项。文化部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颁牌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仪式,向申报单位颁发标牌并观看了部分第三批国家级名录项目的精彩演出。刘延东向申报单位颁发标牌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
查看更多
缂丝,寻找一段走失的民族精神
2011.08.25
专题报道
缂丝,寻找一段走失的民族精神缂丝艺人王玉祥指导王浩然制作缂丝作品。 王浩然,江苏南通人,缂丝工艺
传承人
王玉祥之孙,传统纺织研究者。 离开北京已经几个月了,像大多数传统文化
传承人
一样,27岁的王浩然也在纠结与矛盾中。 一方面,他们需要成功的市场运作,让更多人认可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能进一步提高技艺,将传统的灿烂更充分地释放出来。 但,你只能选择其中之一。这意味着,你将抛弃也许是更好的那个选择。 这不是一个能十年磨一剑的时代,各方面的压力与...
查看更多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投资十六亿元支持西藏非遗保护
2011.08.23
其他新闻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投资十六亿元支持西藏非遗保护 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中国西藏文化论坛上透露:“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预计投入16亿元支持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目前,西藏已基本形成了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藏医药、藏纸、唐卡、拉萨囊玛等76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格萨尔说唱艺人次仁占堆、藏族唐卡画师丹巴绕旦等53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
传承人
,222项代表作入选自治区...
查看更多
第四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举行
2011.08.22
其他新闻
第四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举行 为弘扬民族文化,保护文化遗产,推动青海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8月19日,由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四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在青海西宁开幕。青海省政协主席白玛,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文章,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吉狄马加,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春耀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青海省副省长张建民主持。 本届博览会为期4天,以“弘扬民族文化,提升产业水平,共享发展成果”为主题,集中推出唐卡、非物...
查看更多
民族自治地方非遗立法回眸
2011.08.19
专题报道
民族自治地方非遗立法回眸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文明古国。千百年来,各个民族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流传至今的各种神话、歌谣、谚语、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皮影、剪纸、绘画、雕刻、刺绣、印染等艺术和技艺以及各种礼仪、节日、民族体育活动,蕴含着各个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
查看更多
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警惕"春天的味道"
2011.08.18
专题报道
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警惕“春天的味道”李舫 今年6月1日,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开始实施。这部从酝酿到出台花费近10年时间的法律,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真正步入有法可依的阶段。 作为21世纪我国文化领域出台的第一部法律,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鲜明的“中国特色”,例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保护”区分开来;首次明确了
传承人
的“退出机制”;规定调查应当征得调查对象的同意并尊重其风俗习惯,侵犯且造成严重...
查看更多
海南保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
2011.08.17
其他新闻
海南保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 图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传统棉纺织工艺”的省级代表性
传承人
周秋梅在教当地妇女织锦。尹海明 摄 保亭是海南南部山区的一个黎族苗族自治县,这个总人口仅约16万的小县,却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的“宝库”,汇集着4个国家级“非遗” 项目、4个省级“非遗” 项目。 近日,记者走进保亭县城,看到街头建筑装饰多是民族图腾,体现出浓厚的黎苗民族文化氛围。在紧邻县城的番道村,“黎族传统棉纺织工艺”省级代...
查看更多
华阴老腔:人影比皮影精彩
2011.08.17
专题报道
华阴老腔:人影比皮影精彩 老腔乐器排练黄河壶口瀑布边上的老腔表演 “伙计们,都准备好了吗?”“好了。”“抄家伙,曳一板。” 沙哑的吼声还在回荡,台上的11个人就动了起来。一时间,锣鼓声、月琴声、二胡声、梆子声、喇叭声、铃铛声、木头敲击板凳的声音,声声入耳。 63岁的张喜民手执月琴,引吭高歌。唱到高潮,其余10人齐声附和。声音一浪高过一浪,连绵不绝。 比张喜民小两岁的张四季,把手中的烟袋锅子插在后脖子,抡起一条长凳,窜到台前,将...
查看更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产业化进程中探传承之路
2011.08.16
专题报道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产业化进程中探传承之路 何悦 常亦殊 今年八月,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的第六届中国(长春)民间艺术博览会上,中国“瓷都”景德镇市御封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和桓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不少民间艺术是在深山里的幽兰,虽然香但是无人欣赏。只有通过产业化运作,把它搬出来之后,才能让更多的人领略它的魅力。 李和桓表示,与公司合作的技师根据技术水平每月领取保底工资几千到几万元人民币不等,这比以前小作坊式生产的工资要高出3倍多。公司在向海内外传承中华...
查看更多
1
549
550
551
552
553
63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