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8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廿五   
搜索
其他新闻
西藏“非遗”传承方式突破传统 向多元化发展   已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唐卡绘画大师丹巴绕旦和格桑次旦,都在自家开设“传习所”进行传统唐卡绘画的师徒教授。与从前不同的是,他们同时还在西藏大学开设的唐卡班任教,通过现代学院式教学传承民族文化。  “从前是‘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传僧不传俗’,但现在,这些传统模式逐渐突破。”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负责人阿旺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认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方式,正在发...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北川非遗保护中心正式落成 馆藏珍贵文物80余件  近日,在北川新县城迎来首个羌历新年之际,建筑面积3075.19平方米的北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落成。据介绍,“5·12”地震使北川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了惨重损失,地震发生后,北川羌族自治县开始抢救性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通过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发现了濒危且独具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5个。   主题展厅 珍藏珍贵文物80余件   北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09年12月28日奠...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一位85岁民间木版年画传承人的“下一个5年规划”   2011年10月14日晚间,85岁高龄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杨洛书老人向记者描述着他的下一个5年规划:专心做以《水浒传》、《西游记》等四大名著作品为题材的木版年画。让更多构图奇妙、雕刻精细、栩栩如生且乡土气息浓郁并深受国内外友人喜爱的年画作品。   14日,“金秋齐鲁文化行”记者走进“中国年画之乡”山东潍坊寒亭,专程到此间寻访这位杨家埠年画的第19代传人...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根与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港开幕     “根与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2011年10月8日在港开幕。本次展演是为配合将于今天举行的“亚洲文化合作论坛2011”而举办的,而此次论坛的主题恰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演活动是国家文化部和香港民政事务局合作举办,旨在介绍中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展示内地和香港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重要成果。除展览之外,展演活动还包括下周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演出的民族歌舞、南音、粤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被称为"活化石"的昌化江黎族制陶工艺村民一直还在使用的自制陶器  昌化江横贯海南岛中西部,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古老的海南黎族文明。在昌化江畔,一些黎族村庄的妇女至今仍保留着世代传承被考古界称为制陶史上的“活化石”的古老制陶工艺,真实地折射出黎族人民的智慧与聪敏。黎族妇女为制陶在选土、舂土、筛土、和土黎族女性专属的制陶手艺  在久远的传承中,黎族制陶术保留了许多独特的民俗,按黎族风俗,制陶是妇女的工种,只传女不传男,为的是使妇女在生活贫困或家遇不测时能靠这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遗,在文化的春天里绽放 ——广东把非遗保护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是第七届文博会的一大亮点。首次设立的非遗馆,占地7500平方米,以“传承、技艺、产品、保护”为主题,重点展示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以及非遗保护成果,吸引了来自17个省区市的208个非遗项目参展。(本版摄影:彭海霞) 广东省倾力3年多时间对全省非遗开展田野调查。图为传统的建筑装饰艺术——广州灰塑...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展亮相山西平遥  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我们的精神家园·201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展”,19日亮相山西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这是以表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全国性摄影大展。  据介绍,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存续至今的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加以记录、整理和存档,并借助现代影像技术手段,跨时空地传递其文化信息,使之作为人类文化记忆代代相传。  此摄...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文化部关于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文化部和地方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共同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初步构建起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自2011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升到了依法保护...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取得阶段性成果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文化部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自2007年6月9日成立以来,福建在没有任何可参照模式的情况下,边实践边总结,经过4年努力,逐步形成了“保护是基础,传承是核心,交流是载体,研究是关键,分类是重点”的工作思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包括福建下辖的泉州、漳州、厦门三市,境内人口1390多万,面积2.52万平方公里。这里比较完整地保留了闽越文化、古代中原...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王文章: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保护非遗创举   为总结交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做法和经验,研究探讨目前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规律和途径,进一步明确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思路,落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措施,努力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推向新的阶段,8月22日,文化部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召开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现场交流会。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出席并讲话。青海省副省长张建民出席并致辞...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