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2   星期二   农历六月廿八   大暑 大暑
搜索
专题报道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梅亦建议,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尽快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修订工作。 非遗法颁布实施近12年来,我国非遗保护工作进入系统性保护新阶段。然而,现行法规无法完全适应当前非遗保护实践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迫切需要修订非遗法。 梅亦说,非遗法修订工作要坚持党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领导,巩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培养模式,要更加强调在生产环境中实现,需要进一步统筹学校教育、“非遗”传习中心(工坊)实践等方面的力量,让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更好以“活态性”进行传承。 “非遗”传承的核心是人,制约“非遗”保护传承最大的困难是后继乏人的问题。“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传统技艺类“非遗”,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其文化内涵和技艺价值通过生产工艺环节来体现。 中国文艺网专访了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这件精美的欧洲瓷器中某一部分是经过修复还原的,你能找出来是哪部分吗? 初春的天气乍暖还寒,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大师工作室里一派繁忙,古陶瓷修复专家黄莹老师正在教授陶瓷修复技艺。案台上,已经完成修复的、尚未着手修复的瓷器满满当当。照片里这件“奇幻森林”就是其中一件。经黄老师和学生之手修复的,正是瓷器中少女帽檐上的花朵。 想要达到这种和原器浑然一体、毫无破绽的感觉,背后的付出你又了解多少呢...
查看更多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首次推出非遗数字藏品
专题报道
▲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的非遗数字藏品 今年1月,10万余条关于领取山西非遗数字藏品的短信发送到进入山西的电信用户手机上。 “打开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发送‘非遗在山西’,扫描回复的二维码并注册与实名认证,即可免费领取山西非遗数字藏品。”活动讲解员介绍,这是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首次推出非遗数字藏品,以公开、公益的形式发布,推出后几分钟就被抢空了。 近年来,数字化越来越多被应用到非物质...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3月3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指导,东京中国文化中心、平顶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的中国汝瓷日本东京特别展在东京中国文化中心落下帷幕。此次展览为期10天,是中国汝瓷首次在日本举办专场展览。中方选送的精品汝瓷作品受到日本友人高度评价,参展双方共同表达了对友好交流活动的祝福与期许。 以瓷会友,诚挚交流 汝瓷是宋代五大名窑之首,也是青瓷的翘楚。汝瓷作为宋代美学的代表之一,既是皇室御用瓷,又深受世人喜爱。汝窑瓷器因其美丽的淡蓝色...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真正把传统手工艺做成更辉煌的大产业,推动传统手工艺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既保护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讲好中国故事,又提升产业经济规模,创造就业,助力乡村振兴,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近年来,传统手工艺在国际文化交流传播、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取得了耀眼的成就,刺绣陶艺等工艺美术产品也屡次成为国礼服务大国外交,增强文化自信...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的海门老街(摄影:冉旻鹭) 日前,“江海门户 青春之城——非遗里的椒江”中央媒体采访活动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举行。从台州市非遗馆的非遗展品到葭沚老街沉浸式演艺,采访团体验多彩非遗,感受“非遗里的椒江”。 非遗的传承发展离不开学、授、用、产、研等方面的系统性保护。以台州乱弹为例,近年来,台州乱弹剧团不断自我革新,创编新时代故事和剧情时坚持古曲新唱,并通过经典剧目数字音像化与云传播等多种方式存续经...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新年伊始,各地省文化和旅游厅相继发布有关2023年工作重点和计划,这些工作计划明确了各省全年各项文旅工作要点,其中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均有明确部署和呈现。 一、湖北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年工作要点》有关非遗工作摘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出新出彩办好系列全国性会议活动”工作中提到,高质量办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全国主会场活动、全国非遗曲艺周等系...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今年,全国人大代表、90后姑娘杨昌芹带了她的竹编新作《花开富贵》来北京。作为贵州省级非遗赤水竹编的第六代传承人,在2018年的一场“代表通道”上,她和竹编水杯曾成为全场焦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周庆富带来一个新消息,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的黄河流域非遗调查工作数据显示,近几年传承人的年龄分布已经呈现出年轻化的态势。 今年两会期间,非遗被代表委员频频提及,并与“青年”“青春”等关键词密切联系。非遗传承人日趋年轻化,非...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作为连任的老委员,这些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云南建水紫陶技能传习中心理事长田静委员一直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长期在非遗领域深耕,让我切身体会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难点痛点。这么多年来,我带领的传习中心培养了1000余名紫陶学员。” 过去5年,她多次在提案中建议加强非遗人才培养。“去年关于加强职业院校非遗技艺专业建设的提案得到了教育部的答复,现在全国已有162个职业院校设置民族文化...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