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淮阳芦苇画:帮助残疾家庭绘制就业画卷
来源:“中国手艺网”微信公众号 创建时间:2023-03-15 14:54:00

摘要:2018年,淮阳县金穗子芦苇工艺有限公司依托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淮阳芦苇画制作技艺,设立淮阳芦苇画非遗工坊,通过技艺研究、产品创新、电商销售等形式开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工坊积极开展“非遗 + 残障”残疾人非遗传承项目,带动残疾人通过非遗传承实现就业。根据残疾人群体需求,工坊制定并推广了“非遗 + 残障”残疾人非遗就业运作模式,免费为残疾人授艺,并包吃包住,残疾人学习合格后,可领料代加工、工坊帮助回收,可开门店、工坊帮助铺货,可网络销售、工坊帮助发货,为残疾人提供全程零成本投资就业创业。目前,工坊累计培训残疾人803人,安置稳定就业96人,辐射带动就业近500人,帮助近百个残疾人家庭实现就业脱贫,激发广大残障人士的自立自强精神,改变他们精神风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共同富裕。

淮阳芦苇画作为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主要以淮阳龙湖生长的芦苇的叶、秆、花穗为材料,利用芦苇的天然色泽和纹理,通过手工剪、烫、粘等十几道工序制作而成,巧妙地赋予寻常可见的芦苇以美好意蕴和艺术价值。其造型精美别致、饱满立体,色泽朴素淡雅、古色古香,题材广泛,“宇宙之大,鸟羽之微”皆可取材。淮阳芦苇画非遗工坊通过帮助残障人士掌握芦苇画制作的一技之长,帮扶广大农村、城镇残障人士实现就业增收,推动他们在劳动中实现康复、在康复中得到成长、在成长中感受快乐。

淮阳芦苇画非遗工坊产品:《四条鱼》

淮阳芦苇画非遗工坊产品:《喜上眉梢》

一、培训提升综合素质

工坊通过开展淮阳芦苇画制作培训,提升残障人士的相关知识技能和对艺术的感知力与欣赏力,帮助残障人士充分认识和了解非遗,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由于工坊的残疾人学员大都来自农村,文化程度不高,甚至很多人从未进过校园,工坊通过开展传统文化课堂、美学设计理论课程等方式,注重从综合素养、文化底蕴方面进行培育,大力提升芦苇画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心理素质,使得每一届残障人士学员在学会谋生技能的同时,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同时,工坊常年开展芦苇画传习、培训活动,覆盖河南、河北、山东、山西、云南、新疆等12个省市。工坊培训残疾人人数逐年递增,2021年培训残疾人学员308人,就业272人,年度培训后就业率达到88.3%,使残疾人得到多样化发展,得到社会更多的尊重。在参加工坊培训的学员中,有连村子都没出过的农村残疾妇女,跟着传承人学手艺、学文化,不仅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式,更是改善了家庭关系,树立了坚定的生活态度。有高位截瘫的学员,通过学习成为了当地有名气的艺术家。

淮阳芦苇画非遗工坊带头人葛磊传习场景

二、推动“强势”就业

部分聋哑以及肢体残障人士所具备的做事专注力强的优势,恰恰成为了芦苇画制作的强势助力。工坊在文化和残联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制定并推行了“非遗 + 残障”残疾人非遗就业的运作模式,面向全市残疾人免费传授手艺、包吃包住,残疾人学成后就业方式灵活,可留工坊、可领料代加工、可推荐入驻国内景区。对于代加工的残疾人,工坊设立了村镇作品回收点,让残疾人足不出户即可完成作品回收。对于入驻景区的学员,由工坊负责对接和担保,提供2至3年免房租的政策,同时工坊还为学员提供首批铺货免费的帮助,零成本投入大大提高了学员的创业积极性。

淮阳芦苇画非遗工坊生产场景

淮阳芦苇画非遗工坊学员制作泥泥狗

三、非遗助残共创美好未来

工坊不仅积极参与全国各地的非遗项目展出、推广品牌、树立形象,还在各地景区设立线下展销门店,开展芦苇画产品销售。同时,工坊与时俱进,打破传统营销方式,入驻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拓展多渠道线上销售模式。利用新媒体渠道承载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元化形式,及时有效地把工坊最新的产品、优惠活动告知社会,让新老顾客能及时参与活动,深化品牌传播。通过直播等方式,展示了残障人士身残志坚、乐观向上、丰富多彩的积极生活态度,彰显了他们专心专意专注于非遗传承,“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风采。

淮阳芦苇画非遗工坊相关负责人给代加工户讲图

目前,工坊共有代加工户67家,合作景区32家,合作出口商3家,工坊年销售额达到560多万,直接间接带动经济效益800万。累计培训残疾人803人,安置稳定就业96人,辐射带动就业近500人,帮助100多家弱势残障人士家庭实现就业脱贫,平均年收入超过6万元。在工坊的引领下,更多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和人士参与到助残就业创业工作中来,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关注残障人士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工坊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残疾人非遗传习基地”“全国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河南省巧媳妇就业示范基地”“河南省女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周口市残疾人定点培训机构”“周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性传习所”“周口市淮阳区退役军人创业就业模范企业”。负责人之一谷穗因为突出贡献,被授予第26届“河南青年五四奖章”“河南省青年岗位能手”“河南省巾帼建功标兵”“河南省乡村出彩巧媳妇”称号。

编辑:李振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