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50)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53)
清单
(3477)
资源
(740)
学术
(1076)
百科
(4)
其他
(38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牛玉亮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8年7月生,北京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口技代表性
传承人
。口技演员。1953年拜口技名家刘万春为师。1958年拜口技名家周志成为师,又得师叔孙泰培养。1960年进入北京杂技团。1988年调入中国杂技团。继承画眉杨、百鸟张、尹士林、孙泰、周志成等名家优秀作品。发声准确,“仿声”模仿到位,表演细腻、声情并茂。开发新气源和声源,改革创新循环发声法、循环运气法,可同时模仿多种声音。创编口技剧《军营的一天》《欢乐锣鼓》等,出版图书《中国口...
查看更多
那日来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蒙古族,1966年10月生,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蒙古族象棋代表性
传承人
。蒙古族象棋师。17岁开始学习蒙古族象棋,全面掌握象棋比赛的技能和规则。收藏有《棋类元祖》《蒙古族象棋》《阿拉善传统棋牌游戏》等珍贵资料。1986年,从阿拉善盟师范学校毕业后承担起阿拉善左旗蒙古族实验小学蒙古族象棋第二课堂兴趣班指导工作。曾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并取得良好成绩,并配合协助相关单位进行蒙古族象棋资料的收集、整理、保护、传承、宣...
查看更多
霍庆顺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2年生,天津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性
传承人
。霍庆顺为霍氏杨柳青年画第六代传人,与霍庆有是同胞兄弟,从小受家庭环境的熏陶,酷爱年画艺术。1956年起跟父辈及姐姐学习彩绘,逐渐深入到刻版及装裱技术。霍庆顺始终坚持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的传统工艺制作杨柳青年画。他不断挖掘、整理杨柳青木版年画资源,尤其擅长手工彩绘,善于处理繁简、大小、色相、色度之间的强弱对比。他积累了大量的年画绘制技巧,其制作的年画刻工精丽、手法细腻...
查看更多
霍庆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2年生,天津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性
传承人
。霍庆有为霍氏杨柳青年画第六代传人,从小受家庭环境的熏陶,酷爱年画艺术。他6岁开始随父亲霍玉堂学习彩绘,10岁学习勾描、印刷,12岁学习刻版,16岁学习裱画。20世纪80年代开始,霍庆有便与父亲一起挖掘整理杨柳青年画,寻找到百余种有价值的版样和老画,填补了杨柳青年画佛学类作品的空白。1993年,霍氏全家恢复“玉成号画庄”。他是杨柳青年画业内为数不多的集勾、刻、印、绘、裱技艺于...
查看更多
冯庆矩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4年生,天津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性
传承人
,2005年被聘任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冯庆矩1960年考入天津荣宝斋,在天津德裕公画社、天津荣宝斋、杨柳青年画工场合并而成天津杨柳青画社后,他师从张兴泽、潘忠义,前者以粗活见长,后者擅画细活。冯庆矩将两位师傅的风格有机融合,很好地传承和诠释了将农民画、文人画、西方绘画合为一体的杨柳青木版年画。他在色彩运用上也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如水笔晕染法、粉脸渲染法、醒...
查看更多
王文达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4年生,天津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性
传承人
。王文达1960年考入杨柳青年画工场“年画训练班”。天津杨柳青画社成立后,受教于技艺精湛的刻版师肖福荣、李长江先生。王文达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同期学员中以传承完整、兼容并蓄、创作与工艺相结合脱颖而出。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他于1962—1966年期间,在天津新华夜大美术专业学习;1990年,他参加天津美术学院补习班学习一年。他始终坚持学习各工种所长,融合、提炼,达到出神...
查看更多
马习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9年生,河北武强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强木版年画代表性
传承人
,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民间工艺美术家。1975年在武强画厂学习画版镌刻技艺,师承刻版技师孙惠荣,同时配合高级工艺美术师路治国先生创作武强木版年画;1980年任刻版技术员;1986年调入武强年画博物馆;1990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进修;1996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专业;1999年任武强年画博物馆副馆长。至今他从事木版年画刻版、印刷、创作及年画研究三十余年,作品...
查看更多
杨洛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7年生,山东杨家埠村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家埠木版年画代表性
传承人
。他生长于年画世家,是杨氏杨家埠年画的第十四代传人。1951年,他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木版年画制作技艺,在父亲的言传身教和个人的努力进取下,掌握了杨家埠木版年画制作技艺的全过程,对刻版尤为擅长。1952年至今,他在杨家埠同顺德画店制作木版年画;1989年至1993年在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从事年画画版雕刻表演。他的雕刻手法纯熟,造型夸张,构图饱满,色彩艳丽,形象古拙...
查看更多
吕臻立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3年生,山东高密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密扑灰年画代表性
传承人
。吕臻立系高密扑灰年画吕氏画派第六代传人,自小师承家艺,深得祖上真传。他1976年在县文化馆跟随焦岩峰老师从事年画创作;1983年开始从事扑灰年画创作,并教授了几名弟子。他创作年画先打腹稿,然后用柳枝炭条起线稿,再用画纸在线稿上扑抹复印。他绘制的扑灰年画秉承传统题材风格,并在色彩、人物线条等方面,借鉴吸收国画的绘画技巧,大胆创新。历经几十年精心绘画实践,博众家之长,逐...
查看更多
郭泰运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6年生,河南开封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朱仙镇木版年画代表性
传承人
。13岁到开封“云记”门神店做学徒,三年出师,独自开店,店号“泰盛”。20世纪60年代刻印了大批反映现实生活内容的新年画;70年代末,开封成立朱仙镇年画社,他担任古版年画社研究室副主任。他以精湛的木版年画设色、制作技艺,抢救、搜集、整理濒临灭绝的传统民间艺术。郭泰运制作木版年画已有七十个春秋,他印制出的年画传神、整洁,色彩搭配艳丽而不失庄重,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他是...
查看更多
1
407
408
409
410
411
12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