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50)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53)
清单
(3477)
资源
(740)
学术
(1076)
百科
(4)
其他
(38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张玉林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3年2月生,河北省深州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形意拳代表性
传承人
。形意拳师,中国武术九段。14岁拜师学艺,广交武林朋友,切磋武艺,精通形意拳、八卦掌。20世纪70年代,开始收徒办班,1999年自筹资金开办了深州市武术学校,传授形意拳。曾组织举办两届中国深州国际形意拳交流大会和首届全国形意拳散手擂台赛,任总评议长及总裁判长。发现并保护了形意拳大师郭云深的墓碑和“单刀李存义”的故居,开办了中国深州李老能形意拳网。以推广形意拳为业,足...
查看更多
陈桂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0年7月生,河北省雄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鹰爪翻子拳代表性
传承人
。鹰爪翻子拳师。出身于武术世家,7岁随祖父陈国庆、父亲陈正耀习武。在掌握鹰爪翻子拳基本要素基础上,发挥自身特长,形成了“稳、准、狠、快”的个人拳术特征。1983年,随父亲赴山东省教武术,收徒千余人。1984年,协助祖父陈国庆整理了《鹰爪翻子拳》一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1996年在电视《疯狂黑蝴蝶》中担任武打设计。此外,还参加了小说《鹰爪拳王》的整理工作。
查看更多
李洳波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9月生,河南省漯河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心意六合拳代表性
传承人
。心意六合拳师,国家一级武术裁判。1962年拜著名心意六合拳师吕瑞芳为师学习查拳和心意六合拳,1990年拜吴氏太极拳师王培生为师学习吴式太极拳、形意拳及养生功。演练的心意六合拳灵活多变、刚柔相济、富有弹性;六合刀攻击力极强,结构合理,动作简单,古朴实用;六合枪刚柔协调,周身之力直达枪尖,使枪身产生很大弹性。曾任漯河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常务副主席,世界武术研究学会名...
查看更多
周昆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5年4月生,福建省泉州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五祖拳代表性
传承人
。五祖拳师。1958年开始随父亲学习五祖拳,后进入泉州武术业余研究社深造,先后拜原泉州国术馆常驻拳师五祖拳教练戴火炎先生、原泉州国术馆六祖拳教练林祺燕先生为师,其间转益多师,掌握了五祖拳三大流派的风格特点,拳械兼备,体用结合,功法拳理自成体系。习武五十余年来,弟子及再传弟子上千人,遍布海内外。此外,还编著有《五祖拳辨》《五祖门研究》等,主持、组织多次国际五祖拳交流表...
查看更多
肖桂森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6年2月生,天津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戏法代表性
传承人
。中国古典戏法表演者。16岁时师从北派戏法表演名家王殿英学习中国古典戏法。始终潜心从事戏法表演实践与研究,以手彩儿(小戏法)见长,手法娴熟、口彩相连。有深厚的舞台表演经验,风趣幽默,深受观众喜爱。代表作有《鸳鸯棒》《六连环》《纸条变鱼》等。积极参加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活动,致力于技艺的传承与传播。近年来,在一些学校设立了不同形式的传习工作室,培训和引领青少年参与到传承...
查看更多
卜树权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9年1月生,江苏省建湖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湖杂技代表性
传承人
。杂技国家二级演员。10岁师从杂技前辈卜金宽、吴一虹等苦练技艺。15岁开始登台演出,不断总结提升,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单人节目《高车踢碗》曾经创下正反扣六个碗的历史纪录。退役转岗成为教练后,先后招培学员百余人。传承和创新的节目屡次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奖,其中《飞翔》获第六届莫斯科国际马戏节比赛铜奖,创意执教的《跳板蹬人》获第八届中国杂技金菊奖银奖,继承创新的...
查看更多
李正丙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6年12月生,安徽省宿州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马戏(埇桥马戏)代表性
传承人
。埇桥马戏驯兽师,二级演员。出身于马戏之家,父亲李同仁是埇桥马戏创始人之一,曾任宿县动物表演团副团长。1974年,随父学习驯兽技艺,打下良好的动物驯化与马戏表演基础,后曾在“五七大学”畜牧兽医系学习动物管理的科学方法。1980年在宿县动物表演团担任驯兽师、副团长,2005年至今担任安徽明星大马戏团团长。从事马戏事业以来,驯兽技艺与表演才能突出,以善驯化大...
查看更多
李义军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5年6月生,2016年12月去世,山东省东明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佛汉拳代表性
传承人
。佛汉拳师,中国武术六段,佛汉拳第六代传人。自幼喜爱武术。1966年开始习练掌拳。1968年,师从佛汉拳第五代传人魏仁方、陈云汉和陈书贵学习佛汉拳。后又汲取其他拳种的营养,融会贯通。所习佛汉拳迅猛刚劲,动作连贯紧凑,结构严谨灵变。注重技艺传承,创办佛汉拳培训基地,培养大批弟子。弟子分布在山东、河南、浙江等六省二十余县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
查看更多
董文焕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3年10月生,2013年3月去世,安徽省亳州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华佗五禽戏代表性
传承人
。五禽戏表演者。15岁时师从武术名师谭继林,习武十年间不仅精通了五禽戏,而且系统学习了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及三十多种刀枪棍棒武术套路,有扎实的武术基础,身形敏捷,动作刚柔并济,力度十足。传承华佗五禽戏六十余年间,培养了以周金钟、马伟财、修海燕等为代表的一批嫡传弟子。打破功法不外传的旧习俗,举办五禽戏培训班推动全民健身,收集整理华佗五禽戏各...
查看更多
沈少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回族,1929年4月生,北京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撂石锁代表性
传承人
。撂石锁技艺表演者。1936年跟祖父沈芳、父亲沈友三学习撂石锁。1947年在开封拜撂石锁传人周凯元、马永庆为师继续学习。不仅掌握了撂石锁翻花、拳、肘、三手指接法等方面的技艺,而且还在传统的单个动作练法基础上创编了成套的连贯动作。技艺具有轻、飘、巧、稳的特点。曾任国家武术队队长。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一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贡献奖章。积极推广撂石锁,授徒达数百...
查看更多
1
406
407
408
409
410
12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