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50)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53)
清单
(3477)
资源
(740)
学术
(1076)
百科
(4)
其他
(38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奉雪妹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瑶族,1959年生,湖南隆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挑花(花瑶挑花)代表性
传承人
。奉雪妹8岁随母亲学艺,因天资聪慧,且对挑花格外钟爱,不到一年时间已能挑出精美的挑花裙正品,十一二岁就已经是村寨里小有名气的挑花能手了。她在保持花瑶传统挑花风格的基础上,对部分存在缺陷的挑花服饰进行改进,如包头、绑腿和腰带。她的挑花作品以动物图案居多,并且是图案套图案,均衡、对称。色彩对比强烈,主体图案为黑白两色,周围配七彩丝线挑绣的彩色花。奉雪妹挑花以平粗土布作...
查看更多
贺梅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4年生,甘肃庆阳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庆阳香包绣制代表性
传承人
。贺梅英七八岁随母亲学做刺绣,十三四岁已做得一手绝好的女红,作品风格独树一帜。其香包做工精致,针法细腻多变,色彩艳丽,造型独特,而且刺绣所用的绣线均由天然蚕茧抽丝、合线、染色,工艺十分讲究。表现手法上,她把民间传统的香包刺绣和国画的渲染方法结合起来,使其作品雅俗共赏。贺梅英的女儿计清继承了母亲的手艺,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将庆阳香包推向更深层次的发展。代表作品有:《牡丹百...
查看更多
孙森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6年生,北京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象牙雕刻代表性
传承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50年开始先后在陈秀象牙作坊、邓文利象牙作坊学徒,拜牙雕艺人陈秀和素有“美人邓”之称的邓文利为师。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善于雕刻象牙仕女作品。他将传统牙雕技法与中外美术理论有机结合,注重人体的比例与结构,创造了“劈风带仕女”“逆式”仕女造型以及“切块定位”的雕刻方法,创作了大量艺术个性鲜明、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他在牙雕事业上取得的成...
查看更多
王树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3年生,北京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象牙雕刻代表性
传承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树文1959年进入工艺美术学校学习雕刻,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工艺美术厂象牙车间,拜著名牙雕老艺人杨士忠、杨士惠为师,是北京象牙雕刻杨派第三代传人。他将传统工艺美术与西方的审美趣味和雕刻技艺相结合,对牙、玉、珠宝、金银等多种材料的特性了然于心,设计制造出各种工艺和材料巧妙叠用的工艺品。他的制作工艺之精让人叹为观止,1974年主持设计制作的《万里山河展宏图》是一件历...
查看更多
江春源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生,江苏扬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玉雕代表性
传承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春源1963年进入扬州玉器厂后得到诸多前辈指导,后长期坚持自学,练习绘画,深入生活,广集素材,量料取材,因材施艺,特别在花卉、炉瓶、雀鸟、动物、山水品类上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创作理念。作品美观大方,造型典雅,玲珑剔透。代表作品有:《螳螂白菜》《八骏图》《海棠链炉》等。江春源将自己总结的玉雕经验毫无保留地传于徒弟,其中有些学生已经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丰硕的...
查看更多
顾永骏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2年生,江苏扬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玉雕代表性
传承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永骏1962年在扬州玉器厂师从徐荣泉雕刻人物,后又兼学黄永顺大师的技艺。在雕刻车间磨砺十余年,才开始投入到玉雕的创作和设计中。他从1978年开始研究山子雕,从选料、构思到雕刻手法,终于将这项中断了二百多年的技艺恢复成功,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他的作品造型圆浑典雅,构图巧妙,令人赏心悦目。代表作品有:《傣族丰收》《聚珍图》《汉柏图》等。他几十年来不间...
查看更多
王运岫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满族,1957年生,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岫岩玉雕代表性
传承人
,辽宁省优秀民间艺人。王运岫16岁师从著名玉雕大师贺德胜、费永祥,学得一手绝活,成为岫岩玉雕素活工艺的第四代代表性
传承人
。1993年岫岩县玉雕厂倒闭后,他为了留住这门手艺,独自创办专事岫岩玉雕素活的友联玉雕厂,孜孜不倦地传授技艺,徒弟们的技艺正在走向成熟。王运岫仿制秦汉以前的炉、瓶、鼎、薰等古器物,平衡、稳重、比例匀称、圆润、光滑;纹饰古朴、典雅、华贵;技艺上多...
查看更多
李洪斌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9年生,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阜新玛瑙雕代表性
传承人
,辽宁省玉石雕刻大师。李洪斌做活讲究工细,里外皆有活,尤其是“取链活环”的雕刻绝技工序十分复杂、精妙。此外,“打钻掏膛”“肩耳制作”“透雕活球”也是玛瑙素活雕刻中典型的工艺技术。素活中装饰雕刻运用广泛,有圆雕、浮雕、镂空雕、阴线刻等,同时选择恰当的部位施以俏色,使作品更富于变化。代表作品有:《花薰》《花》《链条亭式炉》等。
查看更多
黄越肃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0年生,浙江诸暨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夜光杯雕代表性
传承人
。他1967年参加工作,师从老艺人王三忠学习夜光杯雕制作工艺,对传统的28道工序均能把握到位,雕磨出的夜光杯薄如蛋壳、曲线流畅、光亮似镜。代表作品有:《仿古夜光杯》《高脚杯》等。已培养代表性
传承人
二十多名。
查看更多
卢进桥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7年生,2009年去世,河北曲阳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曲阳石雕代表性
传承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幼承家学,舅父为著名石雕艺人刘东元。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和探索,卢进桥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和创作风格。他既不绘图,也不塑模型,就凭着自己广博的艺术修养和经验阅历,根据不同形状的材料进行艺术构思。他可以从任何一个部位直接雕刻出形象生动、形神兼备的艺术作品,行话称“肚里有活”。他还改变了传统石雕衣饰、飘带、头发、鬃毛呆板僵硬的毛病,增强...
查看更多
1
411
412
413
414
415
12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