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9   星期五   农历四月十二   立夏 立夏
搜索
徐秀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3年4月生,江苏省扬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拜扬剧著名表演艺术家高秀英为师,并得华素琴等扬剧前辈传授,是扬剧界第一批由专业院校培养的演员。嗓音高亮甜美,唱腔韵味浓厚,形成以唱为主、唱做兼备的鲜明艺术风格。戏路宽广,花旦、青衣、刀马旦、小花旦皆能,并可兼演老旦,反串小生。代表剧目有《王昭君》《罗帕记》《投江》《百岁挂帅》《马娘娘》《巡按还乡》等。主演的戏曲电视剧《王昭君...
查看更多
武道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1年6月生,安徽省和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庐剧(东路庐剧)代表性传承人。1957年进入和县庐剧团从艺,攻青衣、花旦。师承庐剧老艺人王宗海、曹本余、刘春华、汪子水。搜集整理了一批传统折子戏和民间流传小戏,如《麻风女》《秦香莲》《王三姐抛彩球》《蔡鸣凤辞店》《皮氏女三告》等,在保留精华的基础上,剔除了唱词中的糟粕,进行了适合剧情和群众审美的再创作,使其雅俗共赏。培养了张爱华、朱大华、吴南野、肖美义、刘长房、张俊等一批不同地区和行当...
查看更多
彭青莲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7年2月生,湖北省黄陂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楚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71年学艺,攻旦行,师从张漪、张巧珍等,集“沈(云陔)”“关(啸彬)”两派艺术于一身,后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得京昆名家亲授,形成了表演大气端庄、细腻稳健,声腔韵味醇厚、委婉雅致的艺术风格。代表剧目《蝴蝶杯》《珍珠塔》《双玉蝉》等久演不衰。2003年因主演《赶会》《双玉蝉》《逼休》获第二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04年因...
查看更多
钟惠然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1年5月生,2018年3月去世,湖北省黄陂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楚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1岁师从著名楚剧老艺人丁惠然、陶古鹏,18岁挑班组团。在八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以其铿锵激越的演唱风格和真切豪放的表演风格,形成了艺术特色鲜明的“钟惠然表演艺术流派”。戏路宽,花脸、老生、小生三门抱,尤以饰演的包公深受观众喜爱,被誉为楚剧舞台上的“活包公”。曾进京演出过《推车赶会》《山乡风云》。古稀之年参演的现代楚剧《养命的儿子》获...
查看更多
李春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4年3月生,湖北省潜江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荆州花鼓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自幼喜爱花鼓戏艺术,1970年考入潜江县荆州花鼓剧团(今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学习荆州花鼓戏,师从名角杨碧莲、张鸣龙,攻闺门旦,苦练戏曲必备的四功五法。1972年开始担任花鼓戏多部剧目主演,在五十多个剧目中饰演主角,足迹遍及江汉平原二百多个乡村。1982年出演《家庭公案》女主人公李云霞一角,获湖北省演出一等奖,1984年获文化部嘉奖。1991年...
查看更多
杨俊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3年11月生,安徽省当涂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梅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岁进入安徽省艺术学校学艺,17岁从事演员工作,1989年拜余笑予为师。善于展露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不同性格的人物,具有娇、媚、脆的艺术特点。主演的黄梅戏《孟姜女》《双下山》《未了情》《妺娃要过河》等代表性剧目拓宽了黄梅戏旦行表演领域,曾获第二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表演金奖(1995)、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6...
查看更多
辛书善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1年9月生,陕西省商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商洛花鼓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二级作曲。1955年考入商洛剧团,1990年调入商洛市戏剧创作研究室,从事商洛花鼓音乐创作与研究。几十年来,在继承商洛花鼓地域特点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使商洛花鼓在艺术风格上日臻完善。担任作曲的代表剧目有《月亮光光》《屠夫状元》《六斤县长》《大云寺》《泉水清清》等三十多部。先后获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省文化厅、商洛市文化局等颁发的二十多个奖项。发表...
查看更多
李洪湘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0年2月生,江苏省泗洪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泗州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随肖常玉、藏庆銮学习泗州戏。1977年高中毕业后进入泗洪县泗州戏剧团,从事泗州戏学习、表演。四十余年间,一直从事泗州戏的编排和表演,排演了多部大戏、折子戏,演出近千场次。近年主要负责收集整理传统泗州戏剧目、剧照等工作,并组织开展泗州戏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培养了二十多名泗州戏演员,常年参与非遗进校园活动,为泗州戏的发展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
查看更多
陶万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4年7月生,安徽省宿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泗州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出身于梨园世家,自幼随父母学艺,并随团演出。1989年考入宿州泗州戏剧团。主攻花旦、彩旦,兼演老旦,反串小生、老生,戏路宽,行当全。嗓音圆润,刚柔兼备,表演诙谐、泼辣、洒脱。在保持泗州戏基调的前提下,大胆吸纳兄弟剧种精华,所演剧目常演常新。先后出演了《四换妻》《三姐思春》《拙大姐》《爱心如虹》《二嫂挡车》《秋月煌煌》《母亲的嘱托》等众多剧目,屡获殊荣...
查看更多
周斌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2年8月生,安徽省凤阳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泗州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982年考入凤阳县艺训班,开始学习戏曲表演,1984年考入蚌埠市泗州戏剧团(今安徽省泗州戏剧团),师承老艺人吴梓兴,主攻老生、须生。从事泗州戏表演近四十载,技艺娴熟、表演生动,富有创造性地把流传在当地的花鼓灯表演融入泗州戏,使人物塑造更加鲜活,富有地域色彩。在《老王卖瓜》中塑造的老王和在《还牛》中塑造的村长等形象非常经典,多次在省内外获奖。多年来致...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