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50)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53)
清单
(3477)
资源
(740)
学术
(1076)
百科
(4)
其他
(38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朱顺根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2年12月生,浙江省金华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华道情代表性
传承人
。15岁师从金华道情老艺人夏云登学唱金华道情,从艺五十余年,能演唱一百多部正本、一百多个摊头。代表性曲目有《特价鸡蛋》《琐园新风》等。一直活跃在农村曲艺演出第一线,表演深受观众喜爱,多次在曲艺汇演中获奖。致力于金华道情的传承,培育了一大批年轻的金华道情爱好者。
查看更多
肖顺瑜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6年12月生,四川省成都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川清音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一级演员。师承“下河调”著名琴师罗俊,继承了四川清音《昭君出塞》《思凡》《黛玉葬花》等大、小调传统曲目上百个,功底扎实。嗓音清脆明亮,将美声唱法等技巧运用到清音演唱中,演唱豪迈刚健而又不失华丽婉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作品被录入《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中国艺术家词典》等。数十年来,培养了一大批四川清音继承人,影响遍及四川清音流播地区,多人已成为四川清...
查看更多
程永玲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7年10月生,2021年8月去世,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川清音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说唱文艺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58年就读于成都戏剧学院曲艺班,师承四川清音大师李月秋。长期学习继承“李派”艺术,不断吸纳民歌和戏曲声腔演唱的艺术技法,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独特的演唱特色,既保持了“李派”唱腔的华丽灵巧、字正腔圆,又融入了秀...
查看更多
华国秀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7年8月生,四川省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川竹琴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二级演员。16岁师从四川竹琴名艺人杨裕国学艺,出师正式登台演出后很快成为当时下川东(今渝东地区)名角。唱腔优美、字正腔圆,对传统四川竹琴的“九板十三腔”掌握娴熟。对唱腔和表演进行革新,改坐唱为走唱加表演,将单人演出加上民乐伴奏,改革竹琴乐器,使其既能作打击乐伴奏,又能做道具使用。对竹琴艺术全面创新,将四川竹琴带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代表作有...
查看更多
徐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7年12月生,四川省成都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川扬琴代表性
传承人
。四川扬琴领域的“全褂子”领军人物。师承四川扬琴大师李德才,精通四川扬琴的各类唱腔,演唱时能以扬琴伴奏,并善于根据曲目内容改变传统润腔方式,对传统曲目中的许多技巧性细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改革,形成特色型唱腔,丰富了四川扬琴的润腔手法和艺术表现力。从事四川扬琴演出、教学、创作等工作六十余年,学习、创演曲目两百余个,演出足迹遍及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的四川扬琴传承...
查看更多
魏云彩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3月生,江苏省徐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徐州琴书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作为徐州琴书“柴门”第十八代传人,从小受民间艺人影响,喜欢琴书这门地方曲艺。1981年拜琴书老艺人杨士喜、崔文保为师,深得二人真传。同时又获师叔、师姐等前辈艺人传教,技艺大增。在演唱、表演及乐器伴奏上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代表曲目有《两样心肠》《猪八戒拱地》《刘邦还乡》等。多次参加国家、省、市各类曲艺大赛并获大奖。在提高自身技...
查看更多
刘树根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3年10月生,浙江省杭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独脚戏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一级演员。艺名刘笑声。自幼受家庭熏陶,其父刘剑士系早期杭州独脚戏“剑”字辈艺人,1975年与师伯吴剑伟的弟子朱伟芳合作演出独脚戏,1980年进入杭州曲艺团担任演员,自1995年起担任杭州滑稽剧团副团长,后担任杭州滑稽艺术剧院院长直至退休。从1986年起一直兼任杭州市艺术学校滑稽曲艺班专业教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滑稽演员。擅长“说、学、做、唱、噱”,特别在说表中...
查看更多
王汝刚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2年10月生,上海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独脚戏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一级演员,上海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师承杨华生、笑嘻嘻(阙殿辉)等。1978年任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团长,2018年任上海独脚戏艺术传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书记兼主任。表演自然流畅,节奏感强,雅俗共赏。通晓多种方言并善于运用方言塑造各种性格的喜剧人物。主演的滑稽戏《七十三家房客》获得上海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上海艺术节优秀成果奖。1992年凭滑稽戏《明媒争娶》获上海市文...
查看更多
杨华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18年8月生,2012年5月去世,浙江省绍兴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独脚戏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一级演员。1931年参加上海大世界华光剧社,抗战期间参加了抗敌演剧队,先后在杭州、上海等地演出。1951年后,组建大公滑稽剧团,1978年进入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师承老艺人江笑笑、鲍乐乐,上演了几十部滑稽戏和上百部独脚戏,成功塑造了各种喜剧人物,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代表作有《宁波空城计》《西洋镜》《小菜场》等。出版著作《杨华生滑稽生涯6...
查看更多
徐文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7年6月生,浙江省平湖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平湖钹子书代表性
传承人
。12岁起跟随父亲徐阿培学习,次年便单独表演,常年活跃在农村,1994年开始唱社书。说表功底扎实,“快而不乱,慢而不断”,擅用民间俗语,偏重清唱,长于现编,通俗生动,简练诙谐。代表作有传统书目《红鬃烈马》《白玉燕》《九更天》以及开篇《宠子不法》《长寿仙》《一粒米》等。积极参加各类展演,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志愿者开展培训活动,推动了平湖钹子书的传播。
查看更多
1
676
677
678
679
680
12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