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50)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53)
清单
(3477)
资源
(740)
学术
(1076)
百科
(4)
其他
(38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变迁中的活态传承:新时代传统手工艺生产性保护的再思考
2023.02.03
论坛
【摘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中,探索出了生产性保护这一新路径和新方法。农耕文明时代的传统手工艺是在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下产生和发展的,在新时代面临着文化变迁、生产变迁、消费变迁的冲击。正确理解和把握变迁的历史现实,厘清对传统手工艺的影响,能更有效果、更有质量地进行生产性保护,这对于传统手工艺在生产性保护中得到更好的活态传承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变迁;传统手工艺;生产性保护;活态传承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新疆非遗年俗展:多彩非遗闹新春 民族团结情更浓
2023.02.03
地方新闻
“新疆是个好地方——第十届天山南北贺新春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俗展”(简称“非遗年俗展”)于近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开幕,并在新疆14个地(州、市)同步举办。非遗年俗展主会场现场锣鼓喧天、龙腾狮舞、热闹非凡,非遗迎春市集、年货大街、年俗图片展等活动应接不暇,给各族群众带来一场别具民族文化魅力和沉浸式体验的文化盛宴,进一步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自乌鲁木齐陕北社火队的表演者身着喜庆的服饰,跳起欢快的舞蹈,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观看。“我们组织了10...
查看更多
以文化传承构筑生态家园——写在晋中市荣获“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之际
2023.02.02
专题报道
2010年,“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经文化部批准设立,今年1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山西省晋中市)名列其中,是山西省唯一入选单位,也是晋中市捧回的又一块国家级“金字招牌”。 12年来,晋中市委、市政府持续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逐步完善保护传承体系,探索推进多种保护方式,加强传承能力建设,对保护区内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
查看更多
非遗过大年:让传统节日过得生动
2023.02.02
专题报道
如果你几年没回家乡,再回来,乡愁中可能要夹杂一些游客心态了。这倒不是因看得见的建筑或道路变陌生了,而是受看不见的理念和习惯所触动。这是在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一月有余,在外工作的返乡青年的真实感受。 1月14日,农历腊月二十三,传统意义上的小年,接下来一周,家家户户都要忙着过年了。 在山东潍坊,记者在十笏园文化街区非遗空间目睹了人潮涌动的景象。当天小雪当头,气温骤降,人们的兴致不减分毫,细细观摩非遗展演,精挑细选非遗产品,称心年货...
查看更多
仙珠:青海蒙古族达罗牌的活态传承路径研究
2023.02.01
论坛
【摘要】达罗牌是青海海西蒙古族流传的一种传统娱乐器具,其玩法与国际扑克牌、桥牌有相似之处。达罗牌是蒙古族文化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结晶,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文体特色和竞技特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加以传承与保护。使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方法对达罗牌的历史沿革、道具器械、比赛形式、活态传承等的梳理,可以为青海蒙古族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青海蒙古族;达罗牌;活态传承...
查看更多
西藏共设立非遗工坊151家 非遗焕发生机助力乡村振兴
2023.02.01
专题报道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为加强非遗工坊建设,助力西藏乡村振兴,开拓文化致富新路径,近年来,西藏坚持以非遗资源为依托,共设立非遗工坊151家,覆盖49个县,带动6065人学会了技艺、实现居家就业,人均年收入达到3.1万余元。 2018年7月,尼木县被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纳入的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试点县。为找准路子,促进脱贫,自治区文化厅积极组织探索“非遗+扶贫”工作方式及扶贫策略,为尼木县1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20...
查看更多
英歌舞今年为何“火出圈”?
2023.02.01
专题报道
“有劲,看得热血沸腾!”“这才是年味儿!” 兔年春节假期,如同平地一声惊雷,英歌舞伴随着其恢弘的鼓点“空降”网络平台。数亿次的视频点击量,让这一潮汕地区特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真正“火”到了大江南北。更有来自国内外的游客专程来到潮汕,只为一睹英歌舞现场风采。 重回街头和人们视线的英歌舞,在获得了巨大流量和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家的思考:英歌舞为何能在春节档众多非遗民俗中“火出圈”?非遗如何活化创新才能赢得更多年轻人喜欢...
查看更多
发挥民俗文化功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2023.01.31
专题报道
编者按 春节期间,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馆纷纷推出了兔年主题非遗作品展示和体验、兔年文物展览、兔年特色庙会等兔年主题文化活动,从生肖溯源、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维度对生肖文化进行多角度诠释,通过多元形式和丰富内容,展示以兔为题材的珍贵文物资料,表明了十二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和传统年俗文化的象征,让广大观众在欢度春节、享受公共服务的同时对我国悠久的生肖文化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查看更多
非遗兔延续千年传统文化
2023.01.31
专题报道
延续数千年的兔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期间,各地非遗代表性
传承人
设计制作兔元素相关作品,将传统手艺与现代创意相结合,让兔年非遗作品充满观赏性、趣味性、体验性。本版选取剪纸、面塑、泥塑、年画、皮影等领域,听非遗
传承人
讲述创作兔元素作品的创意心得,以飨读者。 跟着“皮影兔”重温神话故事 “皮影兔传说”系列之白兔捣药(北京龙在天皮影艺术剧院供图) 随着农历癸卯年的到来,在北京海淀上庄的...
查看更多
山东:非遗体验乐趣多
2023.01.31
专题报道
香脆的糖瓜、喜庆的剪纸、寓意美好的木版年画、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社火脸谱……春节假期,山东推出“兔飞猛进”传统节日文化沉浸式体验活动。作为2023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之一,活动设置小年、除夕、元宵节、“龙抬头”和冬日雪景5个场景,展现迎春纳福的节日主题,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活动邀请剪纸、面塑、皮影、木版年画、社火脸谱等非遗项目
传承人
进行现场展演展示,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通过与非遗
传承人
互动交流,亲自体验非遗技艺,沉浸式感受传统文...
查看更多
1
197
198
199
200
201
12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