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10-04   星期六   农历八月十三   
搜索
论坛
▲作者:马盛德 【摘要】非遗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非遗最珍贵的是文化创造力的体现。我们的先民从对遥远又美好的想象转化为思考与探索,最后形成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给我们中国文化的可知性,这对今天人们的创造,是一个极大的激励。非遗要走入现代生活,这既是非遗保护的重要理念,也符合非遗自身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非遗保护的核心是传承人;要重视和传播非遗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价值。在非遗的活态保护与传承...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摘要:2018年,中原周庄非遗工坊依托非遗项目传统布艺(香囊、虎头靴)设立,由社旗县大冯营镇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杜元敏、王成秀、刘兴荣等牵头,带动本村及周边经培训过的妇女400多人参与,实现年订单1600余单,销售金额220余万元。周庄村还依托“文化周庄”的品牌影响,大力发展布艺、农产品深加工等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产业,使周庄村村民集体收入日益增加,“文化周庄”正向“富裕周庄”“幸福周庄”迈进。 中原周庄非遗工坊位于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大冯营镇...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摘要:2019年,河南省赛山玉莲茶非遗工坊依托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赛山玉莲茶制作技艺)设立,由河南省光山县赛山悟道生态茶业有限公司组织建设和运营。工坊通过茶园改良、手工制茶技能培训、产品设计提升、网络营销能力培训等形式开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采取“公司 + 合作社 + 基地 + 工坊”模式,吸纳11个茶叶专业合作社、2个茶叶家庭农场、36个茶叶加工大户参股经营,依托赛山悟道公司生产车间、管理团队及设计、销售平台,开展公益性技能培训...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摘要:2021年,高密市昌盛泥塑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聂家庄泥塑成立非遗工坊,通过建设基地、合作创新、嫁接机械、扩大营销等途径推动泥塑生产销售,助力和赋能乡村振兴。工坊推行“党组织 + 合作社 + 工坊”发展模式,发挥18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引领作用,吸纳120多名从业者参与,构建产、供、销一体链条。工坊研制专用机械设备,部分生产环节的生产效率提高了10倍以上。与高校建立创新合作关系,开发十二生肖、党建主题叫虎等10多个系列产品...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摘要:2018年,淮阳县金穗子芦苇工艺有限公司依托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淮阳芦苇画制作技艺,设立淮阳芦苇画非遗工坊,通过技艺研究、产品创新、电商销售等形式开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工坊积极开展“非遗 + 残障”残疾人非遗传承项目,带动残疾人通过非遗传承实现就业。根据残疾人群体需求,工坊制定并推广了“非遗 + 残障”残疾人非遗就业运作模式,免费为残疾人授艺,并包吃包住,残疾人学习合格后,可领料代加工、工坊帮助回收,可开门店、工坊帮助铺货,可网络销售、工坊帮...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活态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随着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地实施以及国际社会对于发展定义认知的不...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老字号从来不缺故事,要讲好老字号故事却不容易。老字号也要顺应时代,创新发展。”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前门都一处餐饮有限公司都一处前门店副经理、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一处烧麦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华侠接受中国旅游报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建立国家级老字号数字博物馆,推动老字号博物馆集群式发展,助力实现文商旅融合。 老字号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宝藏”。先去内联升体验纳鞋底,再去广誉远亲手制作药丸,饿了就到都一处品尝烧麦,然后去吴裕...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新文旅发〔2023〕10号 各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新疆艺术剧院,厅属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设,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新疆维吾尔自...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新文旅发〔2023〕10号 各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新疆艺术剧院,厅属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设,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新疆维吾尔自...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3月11日,“同愿共行——壤塘非遗创作特展”在上海宝库文化中心开幕,来自四川阿坝州壤塘县壤巴拉觉囊非遗传习所的非遗传承人们为观众呈现了一场非遗盛宴。 成果展上,传习所年轻的非遗传承人们,带来了他们最新创作的一百余件优秀作品,包括绘画、雕塑、陶艺、织绣、金工等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两大类,这些作品不但展现了传统古老的技艺和较高的审美,还在材料上和创作的内容上,融入了江南的元素,从唐...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