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纪招治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3年生,福建厦门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歌仔戏代表性传承人。纪招治1945年入厦门“福金春”歌仔戏班学艺,先后师承邵江海、洪本忠、方枋桃,为歌仔戏宗师邵江海的继承人。她通过多年的舞台实践和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表演风格。代表作品有:《安安认母》《白蛇传》等。
查看更多
吴兹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8年生,福建厦门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歌仔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导演。吴兹明1959年入漳州艺术学校学习,受教于邵江海、宋尖尾、陈月明等芗剧名师,1964年进入漳州市青年实验芗剧团,1969年至1975年在龙溪地区京剧团工作,1975年至1981年任漳州艺校教师。他掌握了芗剧艺术表演体系及各行当的表演程式,并能胜任芗剧传统戏、历史剧与现代戏的导演工作。代表作品有:《戏魂》《西施与伍员》等。
查看更多
郑秀琴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4年生,福建龙海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歌仔戏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郑秀琴1957年进入漳州市荀仔班芗剧团学习芗剧艺术表演,受教于邵江海、林文祥等名师,全面掌握了芗剧表演艺术特别是闺门旦、青衣的表演程式,继承了邵江海以字行腔的“杂碎调”演唱技艺。代表作品有:《钗头凤》《琵琶记》等。
查看更多
鹿士彬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8年生,江苏徐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泗州戏代表性传承人。鹿士彬1952年底随父亲入蚌埠泗州戏剧团拜师学艺,师承著名生脚演员魏广云,1976年泗州戏剧团恢复后,被调回剧团任演员、业务科长,成为泗州戏的著名生脚。几十年来,他主演了一大批传统剧目和现代剧目,对泗州戏的唱腔也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研究。代表作品有:《小女婿》《十五贯》等。
查看更多
李宝琴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3年生,江苏泗洪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泗州戏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李宝琴自幼随父母学艺,1951年入蚌埠市泗州剧院,1969年被下放到安徽省泗县草沟公社,1972年入安徽省宿县地区泗州戏剧团工作,1974年调回蚌埠市泗州剧院工作。她在继承泗州戏传统表演和唱调的基础上,形成了唱词优美、表演细腻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品有:《小女婿》《拾棉花》等。
查看更多
陈若梅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4年生,安徽雎溪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泗州戏代表性传承人,安徽省宿州市泗州戏剧团团长,一级演员。陈若梅1976年考入淮北市戏曲学校,1979年进入濉溪县泗州剧团,1984年调入宿县地区泗州戏剧团至今。在父母的授艺下,她成为继杨昌文、陈钦山之后的泗州戏第三代传人。其表演风格在泗州戏界独树一帜,擅长青衣,扮相俊美,唱腔抒情,特别是花腔高音更具魅力与特色。代表作品有:《四换妻》《八月桂》等。
查看更多
周洪年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3年生,湖北黄梅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梅戏代表性传承人,黄梅县黄梅戏剧院副院长,一级演员。周洪年1978年进入安庆黄梅戏艺术学校学习,师承陈中元,1980年入湖北省黄梅县黄梅戏剧院工作,师承易春华。他先后在四十多部传统剧目和现代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其唱腔上具有独到韵味,吐字清晰、流畅,声音洪亮、清脆,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和吸引力。代表作品有:《刑绣娘》《秦香莲》等。
查看更多
黄新德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生,安徽怀宁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梅戏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黄新德1965年留安徽省艺术学校任教。在校期间师承黄梅戏前辈胡暇琳、王健峰和著名京剧名家明亮海,1969年调入黄梅戏剧团后师承黄梅宗师王少舫,成为继严凤英、王少舫之后的黄梅戏第二代代表人物。他的舞台形象具有“亮”“醇”“异”的特色,其演唱“行腔委婉、吐字清晰、黄味浓郁、情感真切”。代表作品有:《天仙配》《梁山伯...
查看更多
赵媛媛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6年生,山西太原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梅戏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赵媛媛1979年考入原安庆市黄梅戏一团任演员,1990年至1991年曾在中央戏剧学院进修,2005年12月至今在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任党支部书记。她在老一辈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舫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在丁同、刘广慧等前辈的帮助和指导下,掌握了黄梅戏的精髓,以扮相甜美、唱腔圆润、表演细腻见长。代表作品有《孔雀东南飞》等。
查看更多
韩再芬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8年生,安徽潜山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梅戏代表性传承人,安庆市文化局副局长,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一级演员,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韩再芬1978年考入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任演员,曾受教于京剧老艺人花剑萍、马云鹏、张义侠,黄梅戏老师麻彩楼、张文林、万迪汉等,是继严凤英、王少舫之后的新一代黄梅戏领军人物。其表演具有大家风范,扮相俏丽,嗓音圆润,表演细腻,代表作品有《徽州女人》《女驸马》《公司》等。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