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2   星期四   农历四月廿五   
搜索
非遗服饰秀
2018“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将于6月4日至9日在恭王府举行,期间包括6晚11场专业服饰秀展演、2场群众体验的服饰秀以及3场论坛。 在21日的发布会上,恭王府博物馆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孙冬宁介绍了此次活动的整体安排。 6月4日至6月9日,6晚11场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服饰秀展演,选取非遗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实例,展现振兴中国传统工艺、非遗走进美好生活的盛况。分别为:“艺针忆绣——非遗服饰秀...
查看更多
资讯
9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开幕,来自全球114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代表与会。为期3天的会议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其中包括中国申报的22个项目,如端午节、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甘肃花儿、篆刻、剪纸、妈祖信俗等25个项目。 中国此次被批准列入名录的项目,在数量上高居榜首,这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深...
查看更多
曹光华
2019.12.21
宣纸制作传承人
宣纸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而丁桥,这座青弋江畔的皖南小镇,便是宣纸的诞生地。“坑坑有纸槽,户户皆捞纸”,反映的就是丁桥小岭宣纸制造的繁荣。 一般人都知道宣纸产于安徽宣城,但很少人知道泾县小岭是它主要产地之一。 小岭素有“九岭十三坑”之称。岭岭有青檀,坑坑有泉水,山环水绕,具有得天独厚的宣纸生产环境。 宋绍定二年(1229),小岭曹氏始祖曹大三率族人由南陵绿岭虬川迁至小岭,以造纸业为生计,逐步形成宣纸世家。今天我们要认...
查看更多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陈巴尔虎旗      蒙古包是蒙古族和北方游牧民族最有代表性的民居,早在秦汉时期就以“穹庐”、“毡帐”等名称见之于我国史籍,从清朝开始以满语音译和意译的方式改称“蒙古包”。   蒙古包以木头、毛绳、毡子三位一体的材料,“套脑”(天窗)、“乌尼”(伞股式辐射的椽子)、“哈纳”(网格状木围墙)三位一体的架木,幪毡(覆盖天窗的部分)、顶篷(覆盖“乌尼”的部分)、围毡(覆盖“哈纳”的部分)三位一体的苫毡,组合成一种最适合北方...
查看更多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书画出版社      “镂象于木,印之素纸”的传统木版水印技艺源于中国古老的雕版印刷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唐代,木版水印技艺就已经相当成熟。宋元以来,流行木版水印的书籍插图;明代以后,此风更是盛极一时。明末“饾版”和“拱花”等复杂的套版叠印工艺得到广泛采用,木版水印在工艺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一技法随即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用以印制谱笺和民间年画等,成为中国特有的传统绘画复制印刷技艺。   上海朵云轩自清代光绪...
查看更多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西藏自治区      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西藏藏戏是藏戏艺术的母体,它通过来卫藏宗寺深造的僧侣和朝圣的群众远播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的藏语地区,形成青海的黄南藏戏、甘肃的甘南藏戏、四川的色达藏戏等分支。印度、不丹、锡金等国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戏流传。   藏戏的藏语名叫拉姆,意为“仙女”。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姊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
查看更多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      传唱千年的史诗《格萨(斯)尔》流传于中国青藏高原的藏、蒙、土、裕固、纳西、普米等民族中,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讲述了格萨尔王降临下界后降妖除魔、抑强扶弱、统一各部,最后回归天国的英雄业绩。   《格萨(斯)尔》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史诗中演唱篇幅最长的,它既是族群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又是多民族民间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见证。这一为多民族共享的口头史诗是草原游牧文化的结晶,代表着古代藏族、蒙古族民间文化与口头叙事艺术的最高成...
查看更多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绩溪县      墨的发明是我国先民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徽墨是我国制墨技艺中的一朵奇葩,它特征鲜明、技艺独特、流派品种繁多、科技内涵丰富,在中国制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用传统技艺制作的徽墨精品具有多方面的优点,有的“其坚如玉,其纹如犀,写数十幅不耗一二分也”,有的“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有的“取松烟,择良胶,对以杵力……滓不留砚”,有的“坚如石,纹如犀,黑如漆,一螺值万钱”,有的“光可以鉴,锋可以截,比...
查看更多
非遗影像展
2018年6月9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以下简称“影像展”)在山西省平遥县圆满落幕。影像展闭幕式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兰静主持,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陈通、山西省文化厅厅长刘润民、晋中市委书记王成等出席闭幕仪式。陈通司长代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对积极参与非遗影像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对此次活动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影像展组委会副主任王静宣读非遗影像记录平遥倡议。经...
查看更多
资讯
2009年9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第四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其中,中国申报的22个项目全部列入。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共有166项入选该名录,中国以总数26项名列第一。相关人士估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其他国家很难超越这个数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此大规模地获得世界认可,背后的意味是什么?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