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23 星期五 农历四月廿六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94)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801)
清单
(5305)
资源
(1089)
学术
(1846)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锦绣文章——纺染织绣工艺专题展(上)
2021.06.16
图集
百余件非遗精品 千台无人机助阵 虹口“锦绣文章——纺染织绣工艺专题展”探秘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歌颂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6月12日“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锦绣文章——纺染织绣工艺专题展”在位于北外滩的虹口抱朴美术馆开幕。百余件非遗精品展出和尽显海派旗袍魅力的精美T台秀,为北外滩带来又一场文化盛宴。 据介绍,开幕式前,近千...
查看更多
纸焙
2019.12.21
工具
图1 纸焙 纸焙是晒纸所需的设备之一,由砖和石灰砌成中空墙,焙壁敷石灰与墨汁用铜镜压磨而成。捞出的湿纸,通过晒纸工一张张地贴在纸焙上烘干成纸。宣纸技艺在
传承
过程中,先后有多种不同形制的纸焙出现。最早的纸焙是烧柴式焙,这种纸焙烧薪柴提温。随着以煤作为燃料进入宣纸行业后,将纸焙改成烧煤吸风炉。1990年代,大规模宣纸生产线开始将传统砖焙改成钢板焙,集中燃点,锅炉供气提温;单槽作坊式生产户使用中间贮水的钢板焙,采用烧柴或煤将所贮...
查看更多
哈萨克族毡房营造技艺
2018.12.14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 哈萨克族的毡房营造是一项古老的工艺,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哈萨克毡房与游牧生产生活方式紧密相连,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工具。它采用木结构框架式组合,在民居建筑中独树一帜。哈萨克毡房主要由骨架和毡子两部分组成,整体架构精巧灵活,具有机动性,易搭、易卸、易携带,可防震,可随放牧生活不断迁徙移动。 哈萨克族毡房营造技艺包含雕、刻、凿、编、扎、染等多种工艺,过程相当复杂。毡房营造者自制染料,并染出...
查看更多
雕版印刷技艺
2018.12.14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扬州市 雕版印刷技艺出现于隋唐时期,宋代毕在此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雕版印刷并没有被活字印刷所替代,仍一直在古代中国印刷业中占据主流地位。目前,雕版印刷技艺可在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见到,这里聚集了一批雕版印刷艺人,并存有近30万块雕版板片,因此其技艺被称为扬州雕版印刷技艺。 雕版印刷的工艺流程极为复杂,大致可分四个环节,每个环节又有若干程序。一是备料,即制版、备纸、备墨;二是雕版,即写版、校正、上版、雕刻...
查看更多
藏戏(黄南藏戏)
2018.12.14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 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西藏藏戏是藏戏艺术的母体,它通过来卫藏宗寺深造的僧侣和朝圣的群众远播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的藏语地区,形成青海的黄南藏戏、甘肃的甘南藏戏、四川的色达藏戏等分支。印度、不丹、锡金等国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戏流传。 藏戏的藏语名叫拉姆,意为“仙女”。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姊妹演出,剧目...
查看更多
格萨(斯)尔
2018.12.14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 传唱千年的史诗《格萨(斯)尔》流传于中国青藏高原的藏、蒙、土、裕固、纳西、普米等民族中,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讲述了格萨尔王降临下界后降妖除魔、抑强扶弱、统一各部,最后回归天国的英雄业绩。 《格萨(斯)尔》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史诗中演唱篇幅最长的,它既是族群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又是多民族民间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见证。这一为多民族共享的口头史诗是草原游牧文化的结晶,代表着古代藏族、蒙古族民间文化与口头叙事艺术的最高成就。无...
查看更多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在平遥开幕
2018.06.08
非遗影像展
6月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和中国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在山西省平遥县拉开帷幕。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王静、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委书记武晓花,以及来自学界、业界的专家代表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此次影像展为期3天,以“记忆、生活、传播”为主题,包括优秀影片集中展示展映、学术论坛等内容,展示展映了《手造中国》《最后的大东巴》《黄金之纱》等30部(集)入围影片。活动期...
查看更多
刷把
2019.12.21
工具
图1 刷把 图2
传承
人用刷把晒纸 刷把是晒纸工必备的工具,也是考验晒纸工技术是否全面的基本程序之一。刷把的制作包括选松毛和扎刷把两个步骤。每年的秋季,到山上选择成熟的长松毛,整枝采下,放在阁楼上阴干。使用时,将松毛从松毛支上分开,选一定长度的归集在一起,再扎成规定的圆小束。刷把柄选用桐木,桐木要开槽,两头留1厘米左右不能开透。扎刷把时将圆束松毛放进桐木槽内,排列整齐后用两边竹片夹紧,间隔穿绳固...
查看更多
俄罗斯族民居营造技艺
2018.12.14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流传的俄罗斯族民居营造技艺是在清代咸丰元年(1851)俄罗斯人迁居新疆塔城等地区时传入的。一百五十多年来,俄罗斯族人根据新疆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吸收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文化,借鉴汉族的建筑技巧,发展出独具一格的俄罗斯民居营造技艺,成为中国少数民族建筑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疆的俄罗斯民居营造技艺在房屋结构和装饰风格上的特点最为明显。以这种技艺建造的民居多为砖木结构...
查看更多
雕版印刷技艺
2018.12.14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连城县 福建省连城县四堡雕版印刷技艺起源于宋代,发展于明代,至清代达于鼎盛,它主要流传于福建省连城县四堡乡务各村及马屋村。四堡是明清时期中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明代万历八年(1580),务各村首开书坊。清代康熙年间,四堡雕版印刷逐渐兴盛,到乾嘉和道光时期出现繁盛局面,在我国雕版印刷史上创造了辉煌的功绩。这一民间印刷技艺主要在家族中
传承
,沿袭至今已历十五代。 四堡雕版印刷技艺纯手工操作,制作精巧。其雕版制作大...
查看更多
1
6
7
8
9
10
10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