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18   星期五   农历六月廿四   
搜索
非遗影像展
2018年6月9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以下简称“影像展”)在山西省平遥县圆满落幕。影像展闭幕式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兰静主持,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陈通、山西省文化厅厅长刘润民、晋中市委书记王成等出席闭幕仪式。陈通司长代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对积极参与非遗影像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对此次活动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影像展组委会副主任王静宣读非遗影像记录平遥倡议。经...
查看更多
资讯
2009年9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第四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其中,中国申报的22个项目全部列入。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共有166项入选该名录,中国以总数26项名列第一。相关人士估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其他国家很难超越这个数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此大规模地获得世界认可,背后的意味是什么?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
查看更多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歙县      墨的发明是我国先民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徽墨是我国制墨技艺中的一朵奇葩,它特征鲜明、技艺独特、流派品种繁多、科技内涵丰富,在中国制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用传统技艺制作的徽墨精品具有多方面的优点,有的“其坚如玉,其纹如犀,写数十幅不耗一二分也”,有的“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有的“取松烟,择良胶,对以杵力……滓不留砚”,有的“坚如石,纹如犀,黑如漆,一螺值万钱”,有的“光可以鉴,锋可以截,比德...
查看更多
郑志香
2019.12.21
宣纸制作传承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您是怎么开始和宣纸制作有所接触的呢? 郑志香:我是在1992年的时候,因为1992年的时候我就到乌溪(乌溪村:位于安徽省泾县榔桥镇北部,是世界闻名的红星宣纸产地。有两大旅游景区,“中国红星宣纸旅游文化园”和生态旅游“江南第一漂”。),嫁到这边来之后,我老公家是做宣纸原材料的,然后就跟宣纸结缘了。 中心:你后来怎么会想要去学这个剪纸? 郑志香:也是耳濡目染,就喜欢这个...
查看更多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西藏自治区      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西藏藏戏是藏戏艺术的母体,它通过来卫藏宗寺深造的僧侣和朝圣的群众远播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的藏语地区,形成青海的黄南藏戏、甘肃的甘南藏戏、四川的色达藏戏等分支。印度、不丹、锡金等国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戏流传。   藏戏的藏语名叫拉姆,意为“仙女”。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姊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
查看更多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      墨的发明是我国先民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徽墨是我国制墨技艺中的一朵奇葩,它特征鲜明、技艺独特、流派品种繁多、科技内涵丰富,在中国制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用传统技艺制作的徽墨精品具有多方面的优点,有的“其坚如玉,其纹如犀,写数十幅不耗一二分也”,有的“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有的“取松烟,择良胶,对以杵力……滓不留砚”,有的“坚如石,纹如犀,黑如漆,一螺值万钱”,有的“光可以鉴,锋可以...
查看更多
图集
百余件非遗精品  千台无人机助阵 虹口“锦绣文章——纺染织绣工艺专题展”探秘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歌颂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6月12日“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锦绣文章——纺染织绣工艺专题展”在位于北外滩的虹口抱朴美术馆开幕。百余件非遗精品展出和尽显海派旗袍魅力的精美T台秀,为北外滩带来又一场文化盛宴。 据介绍,开幕式前,近千...
查看更多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黄浦区      曹素功于清康熙六年(1667),在安徽歙县岩寺镇创设曹素功墨庄。其制墨技艺有炼烟、和料、制墨、模雕、翻晾、描金等,至今传承十三代,绵延三百余年。   同治年间(1864),曹素功墨庄从苏州迁居上海。上海的大都市环境及海派文化的影响,使曹素功墨锭制作技艺开始创新,发展成具有海派特色的制墨技艺。从第九世孙曹端友开始就为海上书画名家定版制墨,而书画家也纷纷参与绘稿设计。由于墨模的镌模成为二度艺术创作,墨面的艺术...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