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6 星期三 农历闰六月十三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897)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900)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49)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钱途,才有前途?
2009.06.11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钱途,才有前途? 2003年,为保护“民族的DNA”―――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申报工作,我市一大批民间表演艺术、造型艺术、民俗风情等脱颖而出,成为万人瞩目的“省遗”、“国遗”。 借着“省遗”、“国遗”的光环,有的遗产扶摇直上,得到了有力的保护和发展,有的遗产虽提高了知名度,却终难改变衰落的命运。大体来讲,主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命运的,恰恰是物质―――钱。钱途好的遗产,前途大多光明;钱途不好的,前途大多灰暗...
查看更多
访著名舞蹈家刘金吾:当下民族舞蹈危机重重
2009.06.10
论坛
访著名舞蹈家刘金吾:当下民族舞蹈危机重重 编者按: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的到来,“非遗”保护成为全国热门话题。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我们国家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保护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才能保护得更好?为此,半月谈记者专访了著名舞蹈家刘金吾。 “我们的根应扎得更深些!” 刘金吾,曾任云南省舞蹈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现任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舞蹈的奠基人、开拓者之一。 这位73岁的漂亮老太太,对中国的民族舞蹈总是投...
查看更多
海南非遗保护之路:为提灯人亮一盏灯
2009.06.09
论坛
海南非遗保护之路:为提灯人亮一盏灯 王妚大,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人,6月3日,当得知这消息时,85岁的她正躺在琼中县人民医院的病床上,她是我省11位
传承
人年龄最大的一位。当41岁的刘香兰知道自己被确立为国家级
传承
人时,她正在和她的姐妹在自己的黎族织锦第一村里织锦,她是11位
传承
人之中最年轻的一位。 今年6月,我国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人名单公布,海南省王妚大、刘香兰等5人榜上有名,至此,海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人已经有11人...
查看更多
非遗回“家”的路,再难也要走
2009.06.09
论坛
非遗回“家”的路,再难也要走 羌笛演奏(本网资料图) 第二届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国际论坛的主题是“灾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羌族文化生态的抢救和重建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特别关注。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彩,“5·12”汶川大地震造成的巨大破坏以及政府的集中抢救与保护使它成为非遗保护的典型案例,成为全世界非遗保护专家关注的焦点。 灾难虽然破坏了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同样也是人类重新认识自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契机。灾后5个月――200...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应避免短视化倾向
2009.06.09
论坛
“非遗”保护应避免短视化倾向 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6月1日开幕,这一届“非遗节”的主题是“多彩民族文化?人类精神家园”。“非遗节”期间举办的天府大巡游等活动,集中展示了世界各国绚丽璀璨的民风民俗、民族风情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也让人们再次思考如何更好保护祖先遗留下来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2007年在成都参加首届“非遗节”,两年来,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持续关注过程中,笔者欣喜地看到“非遗”保护日益成为被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
查看更多
“饮食申遗”:文化保护还是商业逐利
2009.06.03
论坛
“饮食申遗”:文化保护还是商业逐利 5月28日,农历5月初五,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城市乡间粽香四溢,纪念活动此起彼伏。中国已启动端午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息,为这个端午增添了别样的气氛。 2005年6月,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截至目前,国务院批准公布了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028项,涉及保护单位2110个。全国省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立工作也在各地推进。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一个...
查看更多
端午申遗先“自我PK”
2009.06.03
论坛
端午申遗先“自我PK” 5月27日一早,与三峡大坝隔江相望的茅坪镇徐家冲港湾岸边,下着濛濛细雨。古老的龙舟竞渡传统依旧浓厚:人们随着龙舟的鼓点,一边深情地唱和着纪念屈原的歌谣,一边缓缓把粽子投入江中。 这是在屈原的故乡――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每年纪念屈原、过“端午”的一幕。一场连绵细雨,满城粽子、艾叶清香,寄托着人们对屈原的无限思念。 而早在5月26日傍晚,远在韩国的江陵市也举行了2009年“端午祭”。在江陵市,人们将传说中的大关岭城隍神...
查看更多
吴钊:中国古琴艺术的过去与现在
2009.06.01
论坛
吴钊:中国古琴艺术的过去与现在 吴钊 古琴演奏家兼音乐史家,自幼受到昆曲、古琴等中国传统艺术的熏陶。1953年从泛川派古琴大师查阜西学琴。1959年大学毕业后,入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历任中国艺术研究所中国音乐史研究室主任,中国艺术研究所研究员等职。2001年起任中国琴会会长。 2009年4月5日,在由北师大文学院分团委、北师大松风琴社、丝桐馆共...
查看更多
守望羌笛声里的灯火
2009.06.01
论坛
守望羌笛声里的灯火董 阳 风中羌笛,是否悠悠依旧?千年古歌,是否悦耳如初?六月的四川,如约迎来“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世界的目光再次投向震后的羌寨,投向一个古老民族的心灵重建与文化复苏。 “羌”,甲骨文中唯一关于民族的文字。羌族,中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汶川大地震让这个历经千年风雨的民族遭遇劫难,在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30万羌族人口近1/10被夺去生命,北川文化馆受损严重、北川羌族研究所的民间老艺人八成遇难。 一部人类文明...
查看更多
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刘魁立谈怎样过端午节
2009.05.27
论坛
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刘魁立谈怎样过端午节 我们该怎样过好端午节?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刘魁立畅今日做客人民网,以“成为法定假日的端午节”为题与网友进行交流。 当有网友问到“转变为法定假日之后,你建议怎样过端午节?你自己准备怎么过?”时,刘会长说,在端午期间,会把我们自己这些文化传统在做一番回忆、整理,同时,会吃粽子,会在手腕上系一个五彩线。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自己会怀着一种深意来尊重我们的祖先所留给我们的这一份丰厚的遗产。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这些形式...
查看更多
1
163
164
165
166
167
18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