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29 星期四 农历五月初三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99)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804)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46)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机遇
2020.06.16
论坛
一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一个相当热烈的节庆活动,影响不断扩大,日益深入人心。 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广泛的和前所未有的关注,这是时代的赐予,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幸运。近年来,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领导坚强有力,上下一心,取得可观的成绩,同时赢得许多国家的赞誉。各族人民进一步提高了认识,自觉地、热心地投身于非遗保护
传承
工作。同时,非遗的保护与
传承
越来越积极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掘自身潜力,发挥应有作用...
查看更多
中国艺术人类学前沿话题三人谈:非遗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国际对话
2020.06.12
论坛
非遗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国际对话 An International Trialogue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Fang Lili, Masahiro Ogino [Japan] and Wang Yongjian 摘要:日本是世界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步较早的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积累了丰...
查看更多
刘祯:新世纪中国古代戏曲文献整理出版情况回顾
2020.06.12
论坛
我国传统戏曲的被发现与被重视是从20世纪初期开始的。这与观念思想的革新和戏曲文献的不断挖掘是分不开的。王国维凭借以文献为基础,以文本为论据,在戏曲学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直接推动了戏曲学学科的设立。戏曲作为民间文化的代表,长期处于边缘化与被忽视地位的。自王氏之后,戏曲学科逐渐被关注与认可,成为了严肃的研究对象,纳入到了学术谱系,对其认识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很多大家不囿成见,将自己的学术重心转移到了戏曲,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并...
查看更多
书讯 | 满珂 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
传承
与发展的个案研究》
2020.06.03
论坛
主编:满珂 《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
传承
与发展的个案研究》出版年,科学出版社,2019年5月。 内容简介: 21世纪以来,虽然中国与一些国际组织陆续制定并通过了一系列文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但是要切实推进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就必须对其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具体的实证研究。 本文集从民俗学、民族学的视角出发,进入国家级非遗的生存、展演空间,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
查看更多
王文章:坚定文化自信 推进非遗保护
2020.05.29
论坛
主讲人:王文章,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文化部副部长兼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出版有《艺术当代性论评》《汇真集》等,主编有《昆曲艺术大典》《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等,曾两次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现为全国政协京昆室副主任,教育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顾问,中华艺文基金会理事长。 以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为...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间文艺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内在矛盾
2020.05.26
论坛
摘要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中文译名共同使用了“保护”一词,许多学者误以为这两种保护是同一性质,实际上其英语表述及内涵均有本质区别。前者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导的基于“人类共同遗产”理念发展出来的保护制度;后者是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主导的基于“私有制财产”理论建立起来的保护制度。我国在非遗保护中的杰出成就,以及在“民间文艺著作权保护”领域的踌躇不前,进一步证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共同遗产”理念的先...
查看更多
社区驱动的非遗开发与乡村振兴:一个北京近郊城市化乡村的发展之路
2020.05.26
论坛
摘 要:在近现代以来的政治和文化话语中,“乡村”常被视为现代性的“他者”,是被动的、有待自上而下的努力去拯救的地方,其自身的主体性以及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一般简称为“非遗”)在内的文化传统往往被无视或低估。上述观念应该予以修正。北京近郊高碑店村的个案展现了一个失去土地的城市化乡村积极利用非遗来谋求自身发展的主动实践历程。对驱动其开发非遗以实现振兴的动机、方法和行动主体进行研究,可以发现“社区驱动的非遗开发与乡村振兴”是更根本性的模式。这种模式强调...
查看更多
世界社会的民俗协商:民俗学理论与方法的新生命
2020.05.22
论坛
摘 要:民俗学是随着现代性的全球扩张而发展起来的一门高度国际性的关于民族文化传统的学科,它在方法上采取集体主义,在理论上假设民族在民俗上的同质性。在现代性走向巅峰的时候,同质性人群和民俗传统的快速消逝带来民俗学的危机。面对危机,从日常生活来界 定民俗的思潮兴起,却并不能解除危机。在人口流动、文化杂糅的世界社会,个人与小群体必须与他人协商安排日常生活的细节,这种世界社会的民俗协商正在成为广泛的事实。能够应对这种趋势的民俗学将会获得发展的生命力,这有赖于...
查看更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0.05.20
论坛
导读:文章基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相关定义,就“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简明扼要的解读路径。其中至少有两个基本理念值得认真把握:一个是复数的“人”,即非物质文化遗产“取决于那些一代又一代将其传统、技能和习俗的知识传递给社区其他成员或其他社区的人”,也就是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一个是“过程”,即“保护的重点在于世代
传承
或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及的过程”,而非作为结果的“产物”。此外,文章还从4个层面概括了非物质文...
查看更多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项目的
传承
与创新
2020.05.15
论坛
摘要:“非遗重新进入生活”是传统工艺继续
传承
和发展的必然,在推动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过程中,必须厘清非遗传统工艺及其创新设计与文创产品设计、现代产品设计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才能正确处理好非遗传统工艺项目的
传承
与创新。创新设计的传统工艺能够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并促使其成为当代生活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最好的
传承
发展;而从“传统工艺”文化元素出发进行整合性创新设计的文创产品,源于传统工艺文化元素,以传统文化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将对传统工艺的普...
查看更多
1
49
50
51
52
53
18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