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9-06   星期六   农历七月十五   
搜索
论坛
摘要:撒尔嗬作为土家族传统丧葬舞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历了复杂的重构过程。撒尔嗬的重构是民族文化当代重构的典型缩影。本文主要基于田野调查资料和场域理论,通过对不同时期撒尔嗬的文化内涵进行梳理与细分,对撒尔嗬所处艺术场的逻辑关系进行探讨,阐述撒尔嗬重构的实践逻辑。认为位置在人们的意识中被建构出来,并且被争夺与占有,位置优先导致附加值的产生使差异表象化,推动新秩序的产生,使撒尔嗬实现重构。 作者简介...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以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代表,民俗传统上世纪后半叶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文化遗产化的历程。在探索民俗保护到公约形成的历史过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有关“文化遗产”的几个文件,在相关概念的界定和阐释中表现出对民俗传统时间界定上的微妙变化:民俗从具绵延性的历史产生的文化产品变成了与历史以某种方式关联的当下实践。文章通过辨析这些文件形成的社会历史和政治文化背景,探求其演变背后的知识生产及知识/话语相关的权力过程,并指出这一演变与现代化到后现...
查看更多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戈弋,一级导演,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艺术研究所所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
查看更多
论坛
  我们身处21世纪,这是一个高科技、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飞速发展的时代,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社会组织管理方式。因此,有人会问,传统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远离我们日常生活的“遗产”,真的有必要在今天保护、弘扬和发展它们吗?  回答自然是肯定的。传统文化是人民大众在千百年历史进程中经过长期实践发展出来的成果,是他们智慧的结晶。他们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今天还有很大的学术、文化、艺术、情感等价值。      比如,在传...
查看更多
论坛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恭王府博物馆举办非遗服饰秀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上海锦江乐园璀璨灯海展非遗,千年灯雕艺术碰撞现代科技。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原标题:非遗文化如何传之有道目前,我国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达10万项,其中国家级的有1372项,39项非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当下,“酒香也怕巷子深”,非遗传承既需要保护凝聚着先辈智慧的传统技艺,也需要不断拓宽传播渠道,让非遗...
查看更多
论坛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迎面吹来阵阵凉风,我们依偎在祖母的怀里,听她讲那遥远的故事,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天仙配、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一个个好听的故事,构成了很多人儿时的记忆。一些故事被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了下来,但大量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因为讲述人的断代而渐渐失传。那些散落在祖国大地上的民间文学“遗珠”,若不能及时得到抢救整理,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一个个好听的故事,更是民族文化的根脉。  1、民间传统生活的“活化石”  民间文学具有浓厚的生活属性...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作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区域性整体保护的一个创举,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基于公共目的和公共利益建设,由政府主导,利用公共资源,强调民众参与和民众共享建设成果。这使其超越单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属性,呈现出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意义上的公共性。“公共性”可以视为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根本属性。近年来,各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已经在公共性维度下开展了诸多工作,在公共性理念共识、公共性的过程建设和公共性的成果共享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但也仍存诸多不足和空白。进...
查看更多
论坛
项兆伦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8年6月8日) 同志们:   这两天,我们深入分享了各地在非遗分类保护、研培工作和调查记录等方面的经验和案例。大家对非遗工作和提交会议讨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稿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这里我讲几点意见。    一、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形成新的气象和格局  ...
查看更多
论坛
  “传承人就是站在今天坚实的土地上,左手拉着历史,右手又伸向未来。”我觉得这话有点不一般,能讲出这样话的人不是一般的人。他也许是随口一说,也许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但能说出这番话,说明内力深厚,功力非同一般。   说这句话的是刘魁立先生,一位80岁老人,有着一头有点飘逸的白发,智慧、谦和、严谨,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我辈看来有点“显赫”的头衔下,是一位谦谦君子,是一位真绅...
查看更多
论坛
    传统工艺工作站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功能?是一个展示平台,一个联络机构,还是一个培训机构?近些年我们一直在思考。我的理解,传统工艺工作站要切实发挥作用,必须从驻地的需求出发,帮助当地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倘若仅从驻站单位的业务能力和业务范围来思考工作站怎么搞、怎么建,难免过于局限。    因历史、地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不同,传统工艺的发展近年来在我国也呈现出不同的趋势。以江苏苏州为代表,一些传统工艺比较富集、发展势头较好的地区,应该聚焦推动当地传统工艺在...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