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3 星期二 农历四月十六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苏工美新疆、贵州、重庆传统雕刻技艺培训班顺利结业
2016.11.29
交流培训活动
11月23日下午,由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简称“苏工美”)承办的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人群研培计划-新疆、贵州、重庆传统雕刻技艺培训班顺利结业! 苏工美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曹雪明,苏工美手工艺术学院院长赵罡、党总支书记吴昀辰、副院长钱锦华,班主任仲溪老师以及新疆、贵州、重庆传统雕刻技艺培训班全体学员共同出席结业典礼,结业典礼由苏工美手工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喻琛主持。 传统雕刻技...
查看更多
陈丽华:“浓缩”老北京记忆
2016.11.18
人物
陈丽华(左二)在老北京城门楼制作现场 资料图片摆放在中国紫檀博物馆广场上的“正阳门”模型 资料图片【翘楚】 老北京城门楼,中国古代建筑惊艳与恢弘的代表之作。它涵盖了多少高超的技艺?展示了多少灿烂的历史与文化?承载着多少中国人的梦想?再过不久,北京未来的城市副中心——通州,会出现这样一处文化园区,它将再现老北京城无与伦比的风貌与神韵。而这一切,得益于一位地道的“老北京”,她就是陈丽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檀雕技艺”
传承
人,来听听她怎样讲述自己的心...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遗
传承
人赵如柏:千年楠木刻下写意山水
2016.11.14
人物
美籍华人郑钰舜小朋友正在看赵如柏创作《青山清溪隐菁庐》 原标题为:国家级非遗
传承
人赵如柏木雕新作问世 千年楠木刻下写意山水 核心提示 木雕,被列“扬州八刻”之一,跨越数千年历史,蜚声海内外。记者昨获悉,刚刚由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称号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
传承
人赵如柏,历经三年时间,新近完成一件金丝楠木雕刻作品《青山清溪隐菁庐》,气势磅礴,栩栩如生。 刀锋有乾坤 技法见匠心 清晨,赵如柏一如往日...
查看更多
非遗
传承
人粟田梅:侗锦织出服饰产业靓丽风景
2016.11.14
人物
粟田梅在织机上织侗锦 不久前,在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举行的大戊梁歌会民俗文化展示区现场,一位普通侗族妇女精湛的侗锦纺织技艺和她对侗锦文化流畅细致地讲解,吸引了众多宾客驻足观赏。这位侗家织女就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侗锦代表性
传承
人”,牙屯堡镇香枫村村支书粟田梅。 今年52岁的粟田梅,12岁起就跟着母亲学织侗锦,并与侗锦结下了不解之缘。经过对有2000多年历史的侗锦纺织技艺在
传承
同时加以改进,使诗意盎然的侗锦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家纺行业和...
查看更多
一家四代“廊桥梦”——工匠精神与技艺如何薪火相传
2016.11.10
人物
“其实我的第一件作品是一个木桶,看着简单,但把桶身做圆却不容易。”近日,没有工程任务的杨似玉在广西程阳八寨景区一座侗族民俗工艺馆中,向游客介绍侗族的木构建筑。这个两层的侗族吊脚楼,每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里边摆满了楼桥模型、斧钻刨凿等侗家“宝贝”,游客总喜欢在此听侗家人勤劳与智慧的故事。这里正是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传承
人杨似玉的家。 逢寨必有鼓楼,遇河必有风雨桥。风雨桥是侗寨的标志性建筑。在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景区...
查看更多
民间文艺与艺术人类学研究——刘锡诚研究员访谈录
2016.11.09
人物
刘锡诚,男,1935年生,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历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研究和编辑人员,新华通讯社翻译部、对外部及国内部翻译、编辑、记者,《人民文学》文学评论组组长,中国民间文艺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民间文学》、《民间文学论坛》、《评论选刊》、《中国热点文学》杂志主编,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旅游文化学会副会长,中国俗文学学会第三届副会长、第二届会长。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
查看更多
蒙医薪传的推动者——乌兰
2016.11.08
人物
26年前,国内外还没有一所正规医院拥有蒙医疗术科。今天,掌握蒙医疗术的医生已经达到800余人,遍布国内八省区,以及蒙古国、波兰、俄罗斯的部分医院。这些变化离不开一个人,她就是蒙医药(赞巴拉道尔吉温针、火针疗法)的薪传奖获得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人——乌兰。蒙医是蒙古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源于公元前的北方游牧民族,18世纪,蒙古族医学家伊希巴拉吉尔集毕生行医经验编创了蒙医学巨著《甘露四部》。作为我国四大民族医药体系之一,蒙医药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
查看更多
非遗进清华——佛山、巴蜀地域文化感染清华师生
2016.10.28
成果展示
2016年10月24日上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区一层大厅人声鼎沸。“非遗进清华”展演活动再次启动。文化部选派的20名佛山非遗
传承
人和1名北京非遗
传承
人,2016BMW中国文化之旅发掘的10名巴蜀非遗
传承
人,个个身怀绝技,充满青春活力。一波接一波的校内外师生和特意赶来的手工艺研究者、爱好者们纷纷与
传承
人们进行互动、交流。 清华大学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本届非遗班学员的技艺展演 展演现场...
查看更多
莫让云锦织造成为“绝”技——访云锦国家级
传承
人金文
2016.10.21
人物
金文的云锦作品《万里长城》(局部) “江南好,自出机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这是明末诗人吴梅村在《望江南》中对南京云锦的精彩描述,也是对云锦之美的真实写照。 在我国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南京云锦、成都蜀锦、苏州宋锦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名锦”,而南京云锦又集历代织锦工艺之大成,乃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云锦工艺独特,至今仍多采用传统提花木机纯手工织造,挖花盘织、妆金敷彩,形成了库...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遗
传承
人崔彦生40载情系坠子戏
2016.10.21
人物
崔彦生热爱坠子戏,每一次在舞台上的表演他都精益求精。54岁的崔彦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泽坠子戏的
传承
人,他以振兴坠子戏为己任,四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付出的汗水凝结成了丰硕的果实,他先后获得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燕赵群星奖、首届燕赵文化之星、第三届中国戏剧奖(河北省)选拔赛表演一等奖等。“我将一生交给了深泽坠子事业,振兴深泽坠子戏任重而道远,我会为深泽坠子戏的发展。”崔彦生说。崔彦生热爱坠子戏,每一次在舞台上的表演他都精益求精。 54岁的崔彦生是...
查看更多
1
25
26
27
28
29
4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